我期待《星洲日報》能走得更遠,邁向百年永續經營。我更期盼馬來西亞不會再有種族與宗教糾紛,各族人民並肩搞好經濟,而不是每天好像仇人那樣地針對各種偽議題爭吵不休。
一年級華巫新生手牽手步入校園的背影,不僅僅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體現,更是一場震撼。這對小朋友展現的純潔與童真,直擊了那些長期以來對華、淡小展開無知、缺乏包容心和惡意攻擊的大人們。那些以“團結之名”在破壞國民團結的無恥政客,在如此純真的場景面前顯得何等卑劣。
ADVERTISEMENT
這一幕完全勝過千言萬語,也是一圖勝千字的力量。
這張被譽為“開學日最美畫面”的照片一經刊登在《星洲日報》封面,立刻引起了共鳴、話題和感動。
這正是《星洲日報》存在的價值所在。
作為華社的四大支柱之一,星洲日報責無旁貸,肩負著站在最前線為華社擋風遮雨的使命;在面對重大課題時,更要毫無畏懼地為華社發聲。
今年是《星洲日報》創刊95週年紀念,我們會繼續與華社同在,與其他華團、華商和華教三大支柱攜手共進,守護馬來西亞這片多元的福地。在華裔人口比例日愈下跌的今天,我們需要更有智慧的帶領族群和其他友族共存共榮,堅決抵制相互傷害的零和遊戲。
《星洲日報》於1929年創刊至今,走在歷史的長河上,我們從不在原地踏步,因為這從來都不會是我們的選項;《星洲日報》一直在扮演觀察者、記錄者、報道者,以及引領讀者尋找真相,向當權進諫和捍衛族群權益的角色。
同時,《星洲日報》也是馬來西亞這片福地的守護者。
作為《星洲日報》的總編輯,我希望看到各族人民安居樂業、共同繁榮、互相包容、尊重與扶持,所以我將這理念貫徹在編務方針上。
我於2016年受委為總編輯後深感責任重大,立刻著手重整編務方針,明確寫下辦報理念。
以下是星洲日報的編務方針:
正派辦報,追求新聞公信力;
堅守良知,引社會正向輿論;
積極領航,暖心推動正能量;
擁抱華社,為百姓分憂請命;
立足大馬,作團結全民橋樑。
採編團隊根據以上的編務方針,將其精神貫徹在《暖勢力》、《求真》及《我們》等專版,同時也作為日常處理新聞的原則與標準。我更主動聯繫本地另外4家不同語文報章和電視臺的總編輯組成媒體聯盟,以共享資源的方式合作進行新聞和專題的規劃、採訪和報道,不定期為讀者帶來更具全民視野、有深度和廣度的內容。組成聯盟的媒體是《星洲日報》、英文《星報》、國文《陽光日報》、Astro Awani和淡米爾文Malaysia Nanban。
5傢俱公信力和創新思維的的媒體,資源共享、互補長短,我們相信會走得更遠、更穩健,也為各族讀者帶來更豐富與專業的新聞內容。
《星洲日報》有別於其他語文報章,我們不僅致力予傳播資訊和報道華社所關注的政經文教、族群平等課題,更肩負著傳承中華文化、反映華社民情的使命。
我期待《星洲日報》能走得更遠,邁向百年永續經營。我更期盼馬來西亞不會再有種族與宗教糾紛,各族人民並肩搞好經濟,而不是每天好像仇人那樣地針對各種偽議題爭吵不休。
另一方面,自從新媒體崛起以來,傳統媒體如今都在為生存而戰。曾經一度,大家都以為數字化是媒體的未來,可是走到今天,媒體人終於也認清了事實,即無法在新媒體平臺找到大量的黃金。黃金都被開發平臺的科技巨人拿走了,使用平臺的媒體只能彎腰拾起散落滿地的金屑。
這是悲哀,也是媒體業者的困境。
更悲哀的是,許多媒體人在轉戰網絡平臺之後,為了流量以色羶腥標題或內容來吸引讀者,本末倒置的犧牲媒體專業與道德。媒體人迷信於流量能帶來更高的收入,結果在追逐流量的過程中,丟失了媒體人該有的高度與尊嚴。
我在接手管理星洲網之後嚴禁同事碰觸低俗的情色內容,時時提醒小編們不要為了流量而自毀《星洲日報》公信力;正派辦報的媒體要通過優質內容,以及最快速度推送讀者關心的重大新聞手法來換取流量,而不是付諸於旁門左道的方式。
對我來說,以八卦或羶色腥內容換取的流量,如果不能變成黃金,也只不過是將一堆垃圾帶回家。有要求、有品牌的商家,不會將大量廣告投入在這類媒體的身上,以免影響自身的品牌。家長們更不會放心地把這樣的報紙帶回家讓孩子閱讀。
我在許多場合中不斷地提醒,媒體要有靈魂、有生命力,有價值觀。公信力更是媒體的生命。媒體工作者要為所服務的媒體創造價值,強化自身的公信力,做社會的明燈,不是在網海中隨波逐流,迷失自我。
在假新聞、深度偽造四處橫行,欺詐案層出不窮以及無孔不入的今天,這個社會更加需要可靠、有為的媒體。然而,優質的媒體也必須要錢來養家與生存。
因此,在營運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我們被迫於今年4月1日再次調整報紙的零售價格,即從2令吉增加到2令吉50仙(西馬)。
今年,《星洲日報》迎來95歲的生日,再多5年就100歲了。
華總總會長吳添泉於今年2月出席世華媒體新春團拜暨《星洲日報》95週年報慶推介禮晚宴上致詞時呼籲華社,包括個人、家庭、公司企業和社團組織等,繼續給予華文報章,包括電子報強而有力支持,以最實際行動購買報紙或訂報,發揮“有一份報,發一份光”的聚沙成塔精神,來支持我國華文報社和中文報章。
吳添泉總會長的呼籲來得正合時宜,因為我們不能讓更多華文報倒閉或熄燈,走向歷史的盡頭。
如果有一天,華文報因經營不下去而消失了,那將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當印刷機上的油墨乾涸了,紙媒變成純網絡的媒體,它們還具有影響力嗎?
過去,華團的活動與節目都有大批華文報記者出席採訪,如今已變得罕見,有時一個記者都沒有。當《星洲日報》也失去派記者出外採訪的能力時,意味著華社的四大支柱開始出現了缺口。這會是華社之福嗎?
一個沒有華文媒體支撐的華社還能走得多遠?我無法妄下結論,只能留待歷史來評述。
《星洲日報》95年週年報慶的主題是“我們一起守護”。守護甚麼?一起守護馬來西亞、守護華社、守護母語教育、守護社會公義、守護文化傳承、守護人間溫暖,以及守護新聞倫理。
《星洲日報》會堅持守護到最後一口氣。
同樣的,華社同仁如果珍惜華文報章,能理解《星洲日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就將華總總會長吳添泉的呼籲放在心上。
我懇請華社一起來守護華文媒體尤其是《星洲日報》,別讓華文報失去支持的力量。從今天起以行動來支持,即在《星洲日報》刊登廣告,購買《星洲日報》或網上付費訂閱,同時鼓勵與引導孩子瞭解閱讀報紙與新聞的重要性。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守護和發展華文媒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