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名擅長運用木箱和玻璃製作藝術品的意大利當代雕塑家Mario Ceroli,在1966年製作了一對由俄羅斯木箱做成的可穿戴翅膀,並且命名為“New York”。47年後,當他76歲高齡,他又重新制作了另一對木箱翅膀漫步於意大利小鎮Fregene海邊,延續他的飛翔夢。
ADVERTISEMENT
我們不時會在網上看到類似的激勵文,告訴我們在世界的某一處依然有不少人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堅持和奮鬥。回到現實本質,夢想似乎都是“別人的事”,而我們依然過著起早貪黑,上下班堵車,週休兩日的生活,說不上什麼夢想,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已得花上我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工作上的大小瑣事和緊湊的生活步伐就像趕驢子般,如果我們步伐不夠快,就可能被社會淘汰。
疫情開始後第四年,一切似乎慢慢迴歸到原本的軌道。我們失去的那兩年就像從未發生過一樣,但總隱約覺得某一部分的我們徹底被改變了。更注重衛生和健康?更珍惜生命的無常?而我學會了更勇敢——就像Mario Ceroli,無懼年齡和其他外在條件的束縛,勇敢地打斷重練。
以前我不時閃過回到校園進修的念頭,但日子一天一天過,工作一個接一個,令這個念頭每次都稍縱即逝,總會給自己一個藉口,等有時間再說吧!這一等,就等到了35歲,也就是離開大學10個年頭了。疫情讓一切如此措手不及,全部工作被迫按上停頓鍵,每次看著14天又14天的“假期”,終於有個空檔期讓我好好地思考和自省。百年一遇的疫情都出現了,我告訴自己,我的進修夢如果不現在展開,那還會是在何時呢?
疫情使我們的韌性提升
讀碩這兩年,聽得最多的是“實在太佩服你了”“如果是我一定辦不到”“你太勇敢了”等。我並不是提倡每個人都必須去進修,畢竟大家的境遇和理想並不相同。願意攜手同行,共築家庭的人,很勇敢。願意毅然離開新加坡迴流馬來西亞發展的人,很勇敢。願意在這個茫然的大環境裡選擇辭職去創業的人,很勇敢。為每一件不合理的事情站出來說不的人,也很勇敢。換作是我,也未必辦得到。
我們總是說要踏出舒適圈,因為人多傾向自己習慣和舒服的領域,因為我們知道在這個領域內自己可以掌控並且表現良好。但是,一個人長期沒有犯錯很可能是兩個原因,即是你一直在重複做同一樣事,或者你在進行著並不需要太多思考的任務。我們害怕那個未知的領域,但當一個人很有韌性,就能從每一個挫折、逆境、犯錯裡快速調整心態,並且恢復常態來應對。原來疫情讓我領悟的還有人的韌性。不是嗎?我們大家都是疫情下熬過來的勝利者!
達爾文的演化論提過,一個物種能生存下來不一定是最聰明和最強壯的,但一定是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新的一年裡,希望大家增強生命的韌度,坦然面對生活裡的高山低谷。能確定的是未來的挑戰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的能力也必須越來越強。在這個越來越包容的時代,更不應該被所謂的年齡、性別和其他外在條件束縛。記得,老了也要勇敢的飛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