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人愛吃點心、喝茶,跟其他地方的人喝的茶品種比較,有不少人在上茶樓時尤愛六堡茶。喝六堡茶之於怡保人,除了是一種生活習慣,更是因為它跟怡保曾經的“世界錫都”身分,有著密切關係。
隨著1880年代,怡保開始大量引進中國廣東沿海一帶的華工前來開踩錫礦,這些來到赤道國度,需要在蠻荒、溼熱的雨林等惡劣環境下冒著被毒蟲野獸襲擊,長期在烈日下、腳浸泡在水中作業容易中暑、染痢疾、風溼等風險而努力開墾的苦力,因為帶了在兩廣地區盛行的六堡茶(原產地是廣西梧州六堡鄉,現為六堡鎮)飲用,無意間發現這些較平價、帶有檳榔香的茶飲竟能讓他們免於疾病之苦,尤其對於初到南洋、水土不服的華工非常有效,這也讓六堡茶被視為礦工的“保命茶”。
ADVERTISEMENT
這種能夠生津消暑、解毒、調理腸胃的茶飲,不管是開墾的男性華工,或在金山溝、沿河地區負責洗琉瑯的“琉瑯女”都愛喝;因為俱備藥用價值,在當年更是錫礦家是否能招攬到礦工的重要誘因。為了能夠提升招募能力,錫礦家無不大量透過“茶船古道”從廣西梧州購入六堡茶,好讓礦工能夠無限暢飲。
這些六堡茶不僅從兩廣地區購得,也有些來自香港等地製作的六堡茶。由於製作六堡茶需要14天的發酵期及長達半年到1年的“陳化期”,馬來西亞潮溼的氣候條件無形中變成製作六堡茶的優勢,風味甚至更勝中國,這也讓一些本地茶商直接購買茶葉、在怡保發酵製作六堡茶,當年怡保冒起不少知名六堡茶品牌,當中包括目前還屹立在怡保舊街場的梁瑞生茶莊。
六堡茶因為錫礦的發展,由工地流傳到家家戶戶,成了百姓家中的用茶,包括祭拜祖先、清洗傷口、除臭、用作農耕的肥料等。史料記載,1930年代以前,中國進口到南洋的六堡茶達到300噸;1960年代達到350噸;1980年代達到500噸以上;儘管1985年錫市崩盤,加上六堡茶價格逐年升高,六堡茶的需求已大不如前,但由於近十年來,老六堡茶的價格卻在茶市場走向普洱之路,被炒得越來越高。年份越久、保存良好的老六堡就成了茶收藏家、茶商的最愛,一簍老六堡的價格可達數百萬令吉;因為一段百年的錫礦歷史,也讓許多茶商不遠千里而來到怡保找尋老六堡的蹤跡,怡保更因此成為中國政府認可的“六堡茶的第二故鄉”。
命運總是不可測,如今錫礦業早已沒落,卻帶動了六堡茶行業的興盛;儘管廣西梧州和怡保也沒有結成姐妹市,六堡茶卻成了連結兩地重要的關係信物。下次如果你來到怡保舊街場,不妨找一找六堡茶莊的蹤跡,或者到茶樓吃點心,點一壼六堡茶,用茶香來跟怡保連結。
延伸閱讀: 卓衍豪/每一個老地方,都是一本教科書 卓衍豪/一起用行動改變地方 卓衍豪/走進生活,才能發現新的視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