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鼓犹如一场胆量试炼,只见抛旗者大脚一踢,站在对立面的旗手早已准备就绪──弯曲双膝,头部略微仰起,目光紧盯着从天而降、重五六公斤的竹竿。随后,嘴巴自然张开。碰!竹竿与旗手下颚的牙齿发生剧烈碰撞。旗手接旗后,迅速稳住身子,最后成功接住了!
正逢2024年新春元宵文化大游行暨大汇演,槟州大旗鼓公会派了3支大旗鼓队到怡保大草场参与游行。抵达现场后,看到大旗鼓队教练李国恭与旗手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包括将竹竿底部裹上一层又一层的厚塑料,以确保旗手用额头、牙齿顶着竹竿时不被割伤。
ADVERTISEMENT
据悉,大旗鼓竹竿事前需要经过十多天的加工处理,中间必须挖空,再磨平断口处,确保没有任何缺口。接着以火烧方式将竹竿“扭”直,再反复清洗、打磨和油漆。为了延长竹竿寿命,还要撒上防白蚁药。
“以前竹竿会浸泡海水,现在没有了。(记者:因为不耐久吗?)嗯,也没有什么差别啦!放白蚁药最好。”说完,李国恭又叹说,以前保存了二十多支竹竿,可惜全遭白蚁侵袭,最后被迫丢弃。
槟州大旗鼓队的竹竿皆来自浮罗山背,若处理得当,一支竹竿能耐八九年。有时运气不好,购买的竹竿品质不佳,出现裂痕,他们只能从中挑选。槟州大旗鼓公会主席黄天发说,有时购买50支竹竿,却发现只有七八支能够使用,其余已经裂开,不适合制作大旗。
“我们是将大旗竹竿分成三段(接起来的)。能用的竹竿我们就拿,不能用要丢掉。有些只有前半段可以用,有些是后半段,之后我们再接起来。”为什么不用其他代替品?他回答,对比塑料杆子,它是死物,而竹竿是活物,会有灵性,旗手抛掷时会得心应手。
至于旗帜的材料,他说,以往采用的布料很厚重,难以控制大旗的方向。为了更容易操控大旗,后期改用轻薄和透风的旗帜布料,有利于旗手平衡旗杆。
玩出新高度,牙齿接旗才是真功夫
本以为大旗鼓队是用额头、肩膀、胸口接大旗,看到他们拿出楼梯后,赫然发现,原来他们的大旗技艺一点也不简单,似乎有点“玩命”。
迎合时代变革,为了让表演充满刺激,大旗鼓队融入了杂技元素,以突破旧有的表演形式。比方说他们模仿踢毽子的形式,一人踢旗杆,另一人则坐在楼梯上面,用额头接住大旗。
又或者“头部传旗”,即一个人躺在地上,用脚尖送出旗杆,另外3人就排成一排,前面旗手用额头接旗后,再将身体一蹬,大旗便传给后方的旗手。李国恭笑说,以前还有叠罗汉,把旗手扛起来接旗。
最为惊险的是用牙齿接旗,旗手都胆大包天,没有任何牙套保护,只见他们张大嘴巴,轻易地接住队友抛过来的大旗。
当中肯定有秘诀,赶忙向李国恭求教,他直言这个动作很危险,必须懂得弯身减缓竹竿降落的力度。不能动到嘴唇和下巴,一定要瞄准竹竿,用下颚的牙齿咬着。如果与竹竿硬碰硬,吃亏的只会是牙齿。
“他们接到怕,因为受伤太多次了,很多人牙齿断过。如果受伤了,一个星期不能吃东西,因为牙齿(被撞到)软。额头就不怕,有厚布垫着,牙齿是没有任何保护。我们试过放牙套,结果不能(意即接不到大旗)。”
究竟要用多久时间才能练就铁牙接旗的功夫?李国恭直言,你敢不敢?一切胥视旗手的胆量,有些人看到大旗迎面而来就胆怯,根本不敢练这门功夫。“其实你越怕会越危险。”
“(记者:这些大旗特技要练多久?)要看你个人悟性了,我们已经练了二三十年。”他自豪地笑出来。
马来同胞也爱玩大旗鼓
今年30岁的莫哈末·沙鲁尔·哈菲兹(Mohd Shahrul Hafiz)是槟州大旗鼓队的巫裔成员,他在叔叔的影响下,9岁开始接触大旗。
他分享说,叔叔和哥哥都是大旗鼓队的队员,叔叔逝世后,只剩下他和哥哥继续耍大旗。反倒威省的大旗鼓队比较多巫裔成员,但他们无法像槟州大旗鼓队能表演特技。
在大旗鼓队,基本功夫要学会用胸口、肩膀、额头接住旗杆,如果是特技表演就集中在额头和牙齿。他坦言费了很大功夫才学会,用了至少3个月时间来掌握耍大旗技巧,而且是每天不断练习才能抓到窍门。
加入大旗鼓队后,他自然也面临过同胞的质疑,声称大旗鼓与华人庙宇有关。“我的答案很简单,你跟着我们学,看回这些历史,我们的祖先也是有玩的,看你要不要玩而已。不要以为有神庙标志就认为是跟神庙有关,其实不是。”
“我们全部种族都可以玩在一块。”他直言,要懂得判断,亲自查证才下定论。
计划复办比赛,培养大旗鼓人才
一旦大旗鼓游行入遗成功,大旗鼓队就要有进一步计划去推广和发展大旗鼓技艺。槟州大旗鼓公会副总务黎维雄透露,他们有意复办大旗鼓比赛,通过比赛挖掘和培养更多大旗鼓人才。
实际上,早在1980年代,槟州曾举办过大旗鼓比赛。然而在2000年之前,由于裁判评分问题而停办。直至2018年,槟州大旗鼓公会和北马大旗鼓公会联办仁孝杯全国大旗鼓锦标赛,吸引了10支队伍参赛。可是后来章程引起风波,比赛再次陷入停办。
黎维雄称,目前需要重新规划章程,培养专业的评审团。因此,今年不会有任何比赛,而是专注于召集教练团和评审团。“如果没有一个正规(考核出来)的裁判团,比赛会变得没有说服力。”因此接下来,他们将设立认证考核制度,让评审团获得认证。
赛制也会有所不同,他举例,现阶段会计划初级组、高级组和专业组。这三组的顶旗秒数也会不同,如初级组要1秒、高级组要3秒、专业组要5秒。只有达到这些秒数的旗手才能获得分数。
除了比赛,黄天发认为,在参与大旗鼓游行时,希望政府能为大旗鼓队提供保险。若旗手不幸发生意外,他们也能索赔,而不是自己支付医疗费用。
“所以(旗手)不可以做太危险的动作,毕竟他们没有购买任何保险。”
产学合作,让大旗鼓文化走得更远
与众多大旗鼓前辈聊天时,大家都不禁感慨,现在很少年轻人加入大旗鼓队。拉曼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金宝校区系主任杜忠全博士称,产学合作是一个发展方向,将大旗鼓文化带进校园,让更多年轻一代认识这个独有的民俗文化。
“产学合作就是学校和外面产业合作,但这个产业是没有经济资源的,而是去推动民俗艺术。学校没有损失,反而多了一些课外活动选项;至于资金和器材,就要有外面组织去赞助。”
假设大旗鼓队成功入校变成课外活动,接着又有计分,那么可能会吸引年轻人参与和学习。
对此黄天发回应,目前已有计划将大旗鼓推广至学校,且竹竿长度会设置在20呎,方便学生掌握和学习。现在需要筹备企划书和师资团,准备充足后才向教育部和校方申请。
相关报道: 【舞动大旗/01】大游行?大旗鼓?探究Chingay起源与演变 【舞动大旗/02】踏上申遗之路,大旗鼓文化要如何传承创新? 延伸阅读: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姓氏溯源/02】一座宗祠,凝聚一个同姓村落 【姓氏溯源/03】“我从何处来?”跨海寻根,拼凑遗落的家族故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