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7日訊)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說,看待中國一定要用“慧眼”。
他今日在通商中國與《聯合早報》共同主辦的“慧眼中國對話”上,回答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提出關於中國信心的問題時,借論壇的名字“慧眼中國”說,看中國一定要用“慧眼”。
ADVERTISEMENT
李慧玲在對談環節的第一個問題中說,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中,信心不足是一個突出的點,而中國處理問題的方式也讓不少外國人認為中國越來越難以理解和預測,中國該如何挽回投資者信心?
劉建超回答說:“今天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叫慧眼中國,我想看中國一定要用慧眼。”
說到這裡,他又立即也借提問人李慧玲的名字說:“也就是慧玲的眼睛。”他的快速反應和幽默逗笑了現場的與會者。
劉建超隨後解釋,所謂慧眼就是獨特。
他說,如果大家都這樣看一件事情的時候,也許形成的觀點也未必是正確的,就需要一個獨特的切入點。
他指出,現在對中國經濟的一下看法比較悲觀,是在跟過去幾十年中國的表現對比。但是,中國現在這麼大經濟體量,保持那樣的增長是不現實的。
至於難以“難於預測”的問題,劉建超解釋說,中國經濟正在轉型,這是世界政治地緣格局發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科技發展創新的需要。他說,全世界的經濟都在調整,美國、歐洲都在調整,新加坡也在尋找新的擴大持續增長的路徑。
他說,大家在調整的過程中,“誰對誰都有一些新的認識,這就是現在可能出現的一種難以預測”。
他也問:“大家想到沒有,大家對美國的預測是正常的嗎?”
劉建超也解釋,世界在變化,中國也在變化,中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尋求高質量發展,需要有一些創新,要有新質生產力,並依然要保持傳統的產業,以及加強和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合作。
他說,國際上一些企業到中國去,可能會遇到一些和過去不一樣的東西,這需要重新認識中國,因此對話特別重要;而中國調整發展戰略需要時間,中國自身也在適應。
他在回答最後,也介紹了中國的五大優勢,第一是有非常強而完整的工業基礎;第二,中國的工業體系是完整的;第三、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有14億人,這個市場在世界其他地方短期內很難找到,是永遠可以持續的;第四、中國人極其努力工作。
劉建超說:“包括青年人,我的兒子一代,過去我們擔心一個孩子政策會使這一個孩子以後不願意勞動,靠父母,現在看來他們非常努力,所以這是中國的未來。”
他說,再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中國有一個經過歷史長時間檢驗為正確的制度和道路,也包括經濟發展與政治發展的理論;有一個強大的領導力,中國有強大的領導保證了中國的政治與政策的連續性,也保證了它的可預期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