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将教育视为丰富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强制灌输的过程,那么完全统一就不是目的地,因为马来西亚在世界眼中如此独特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多元之美。
从简陋的私塾到雄伟的建筑,教育机构的存在,不分贫富,都聚焦一个目标——教育。
ADVERTISEMENT
教育有多种定义和解释。学者们认为,教育的主要部分是知识从源头向接受者转移和引导,这引发了对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以及通过教育要实现什么目标的更深入的讨论。
教育是否仅仅被视为形成个人知识基础的过程,抑或还包括不断努力建设个人智力、哲学、原则、信念(Aqidah)和完美的精神?
幸运的是,关于教育定义的争论并没有导致分裂,相反,它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关于教育概念、过程和目标的教育学,因为如果将教育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地,那么国际社会一定会想知道这个过程的终点在哪里,结果是什么,结果背后我们能观察到、感受到的启示(wahyu)是什么。
在国家背景下,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界普遍的理念是“没有一刀切的方法”,每一组学生都需要不同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性格和习惯都不同。虽然“统一”这一要素对于建立纪律、资源管理和评估的基础仍然很重要,但要在各个方面实现统一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一个初步适应和发展多元化理念的教育体系中。
所以问题是我们的优先事项在哪里?如果我们想要完全统一,那么我们就会倾向于一种促进同化的公式,即拒绝所有与主导核心不同的元素,并将教育体系建立在“零和游戏”原则的基础上。
但如果我们将教育视为丰富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强制灌输的过程,那么完全统一就不是目的地,因为马来西亚在世界眼中如此独特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多元之美。
这种独特的多元有许多美丽的例子,不仅在教育方面,而且在文化、语言、生活方式、服装、习俗、美食、政府制度等等方面。
没有人尝试或仍然想要否认建国支柱,特别是王室机构、国家原则、联邦宪法和伊斯兰作为国家的官方宗教,因为这四大支柱是各族及信奉各种宗教的人民的保护伞。事实就是如此。
然而,对于一些像八哥一样还活着、不停发出噪音的政党来说,找茬、试图分裂社会是他们议程中永不褪色的使命和愿景。和谐不是他们的归宿,一切与他们狂热不同的因素都是“零和”,即使是欺骗和诽谤也必须予以反对。
由于政府最高领导人足够宽容,为了要前进,所以实践了“可以原谅但无法忘记”的原则,八哥鸣声不断回响,直到分散了老百姓对政府规划的政策的注意力。
也许这一切都是斋戒月考验的一部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丹斯里古润金在2024年6月宣布捐款5000万令吉给新纪元大学学院,同一时候又各捐100万给两所大学和三所中学。几位朋友发来短讯表示敬佩,他们退休后甚少臧否人物,知我常遇古润金,仿佛要传达:华社某个角落有人因见善举而内心感动。
上有五个哥哥、五个姐姐,家里古润金最小。十三口挤在小木屋。“父亲是烧焊工人,母亲帮人割胶,家境困难,天天早起,小学时用一小时派完80份报纸后方上学,中学时为免学费,担任图书管理员,放学后留校,傍晚才回家。”
其父在他12岁去世,母亲在他高中时去世,升学不可能,进入社会是唯一选择。三十多岁时用多年积蓄,到中国做生意,以祖籍地中山为基地。
光阴似箭,枝枝节节省略。他和朋友开创完美集团,2024年6月在吉隆坡举行30周年纪念,一万名员工及伙伴同一时间到马来西亚,空前人数让旅游部喜出望外。
无缘正规的高等教育无妨,社会大学的磨练一样可以发光发热。古润金在企业界表现标青,难得是心中有自我也有他人。他说:“在事业稍微起色后,我决定投身公益事业。”截至2025年1月,完美公司在中国捐助总额超过10.9亿人民币,在马来西亚他特别关注独中和民办大学。铿锵有力的话是:“我们这一代很多人没有机会受高深教育,但是我们会确保下一代路子走得顺畅,更有信心。”
不只亲戚受惠,外人一样涵盖在内,个人遗憾转化成动力,大我情怀不言而喻。《论语·学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可以一引。“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够,理想社会是“贫而乐,富而好礼”。好礼包含秉承文化传统,实践良好的价值观念。
待人处事 不忘初衷
古润金时常提孙中山、陈嘉庚及陈六使,超越一己的精神资源推他向前。企业家的内在升华值得注意,前仆后继构成一条有意义的价值衔链。《吕氏春秋》提供一个正能量故事。在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众多,国君下令有赎奴隶者,可向国库报销赎金。子贡赎人,不要补偿,以为居功不受禄是美德。不料老师孔子持异议,他认为报销程序并不损个人名誉或行善动机。孔子认为像子贡般富裕者不多,不愿报销举止若成榜样,为奴隶赎身者必然越来越少。孔子提子路曾救意外落水者,被救者以牛相赠,子路没有拒绝。此事一传开,鲁国人后来都勇于搭救落水者了。意思是广为流传的行径会影响民间思维。
2019年在中山举办的完美公益影像节,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赵阳发言时以“用力、用心、用情”形容古润金为人,古润金对公益事业的持续精神让他感动。赵阳发言时间不长,可帮他进一步说明其中含义:要将企业做好,必须经过一番努力。用心就是用脑,做事要有策略,要有方法。用情,指真诚,待人处事,不忘初衷。
我借几位在大学担任行政工作的学弟学妹之便,举办以“情在马来西亚”为主题的研讨会,古润金从中山回来开幕,“用力、用心、用情”让我想起学者在书房或研究室工作处境,成功的学者一样贯彻相同主张,不努力不可能出现好的研究心得。不用心则成果矛盾百出,害人误己。不用情则动力全无,路不可能走远,也不能发挥影响力,贡献苍生。
参与“情在马来西亚”研讨会资深学人很多,比我年长且默默付出的学人包括丹斯里蔡贤德、陈忠登医生、林水檺老师、文平强主任、陈志明老师、庄国土兄、何启良兄、顾长永兄、永乐多斯大姐及李元瑾大姐。其中两位“非人文学者”蔡贤德和陈忠登分别以“马来西亚华人社群在高等教育中的贡献:以拉曼大学为例”和“华研,情在华社”为题作报告,二人跨越自己学科,以情和理性让华社心悦诚服。二人环节由我主持,他们的付出我知之甚详,当他们提群策群力经验时,我为他们无私过去百感交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治骨器时,切了还要磋,治玉器时,琢了还要磨。不要期待不劳而获,要情不冷却就要保温,如此未来会好,下一代可以接受更理想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当古润金说经常与我及学者朋友吃饭,“不知不觉也受他们启发,促成他捐献华教。”那一刻我倍觉温馨。吾道不孤,心系马来西亚华社者绵延不绝,一路有凉风,一路有热情。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