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发布: 5:02pm 30/03/2024

援助金

津贴

星期天头条

PADU

数据安全

援助金

津贴

星期天头条

PADU

数据安全

PADU民调分析(三)| “不懂怎么填写看不明白” PADU问题太多 民众头痛

“不懂怎么填写”、“问题太多”、“填到一半卡住了”、“孩子的身分证号码填不到”、“问题看不明白”、“不善于使用电脑……”

Mk04 28032024 Padu
公众担心没有注册PADU拿不到援助金,在注册截止最后几天才涌到UTC处理注册事务。(马新社照片)

报道/摄影:郭秋香

ADVERTISEMENT

“不懂怎么填写”、“问题太多”、“填到一半卡住了”、“孩子的身分证号码填不到”、“问题看不明白”、“不善于使用电脑……”

这些问题都是民众注册主要数据库()面对的问题,想要注册又感到束手无策。

为了鼓励民众注册,全马900间数字经济中心(PEDi)、城市转型中心(UTC)和乡区转型中心(RTC)和60间的乡村图书馆充作PADU的临时注册中心,协助民众注册和输入资料。

记者在PADU截止注册数天前到沙亚南UTC观察,发现很多人涌到PADU注册中心求助。

根据记者向民众了解,他们求助的原因包括:

自己不会填,问题看不明白;

在家里尝试填写,但是问题太多,一些问题不会回答;

-填写大部分资料后,孩子的身分证却无法输入;

-填到一半卡住,需要官员帮忙完成;

-不善使用电脑,需要假手于人;

-马来文太难,问题看不懂。

穆迪:官员助填写只花30分钟

在现场完成注册的印裔穆迪说,他只需提供身分证和银行户口号码,官员就协助他完成填写,只花了约30分钟。

很多民众不是不想填报PADU,而是很多资料填写不到,有不少人进入确认程序时被拒绝,试了几次不果,最后只能放弃。

彭顺强:不会填担心不获援金

本报读者彭顺强(79岁)就强调,他不是不想填,而是不懂得怎样填,孩子也帮不到,如今担心拿不到,不知如何是好。

住在吉隆坡的彭先生致电反映心声说,尽管孩子也想协助他,但是一直无法登入他的户头,最后只能放弃。

他曾向其选区乌拉港州议员服务中心要求协助,却被告知没有这项服务,打电话到政府部门又没有人接。

他自前首相纳吉年代就开始拿援助金,如今听说没有填PADU就拿不到援助金很着急,最怕的是不能享有汽油

他说,一些上了年纪的朋友也有同样烦恼,看到PADU 40条问题就头痛,有一些问题根本不晓得如何回答,觉得很麻烦,不填又不知道面对什么后果,眼看着截止日期接近了很纠结。

官员:修改资料要总部处理

记者只能建议他到PADU临时注册中心,向官员求助。不过,并非所有难题可以在PADU的临时注册中心获得解决,尤其填错资料要修改的话,还是要交由PADU总部处理。

沙亚南UTC一名官员受询时指出,他们接获不少民众投诉,指无法修改或者填写家人的资料,尤其是2024年出生的婴孩,对于这类技术问题,PADU的临时注册中心也没有办法处理,官员只能协助民众拨打PADU的热线号码。

如果民众投诉无法填写孩子的身分证号码,PADU中心会向投诉者核对身分证号码后,开放权限让民众调整,民众稍后就可以重新填写资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8:00pm 23/04/2025
侯雅伦.火熄了,火还在烧

昔日美丽的家园,如今已成断垣残壁。与此事无关者继续生活,受灾者却深陷困境。此事绝不能随时间流逝而被淡忘,责任方必须承担法律后果,给居民一个合理的交代。

布特拉高原气爆事件发生至今已超过三周,从最初的熊熊大火到如今的无声无息,当时铺天盖地的报道热潮逐渐消退,公众视线转移到其他事件,但受灾家庭仍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家园的毁坏、生活的不便、财产的损失、心理的焦虑以及漫长的等待,还在煎熬着他们。

事件爆发初期,各界人士争相前往现场视察、关心和慰问,显现出马来西亚是充满爱心的社会,只要发生天灾人祸,民众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当时可见企业机构、民间组织与个人团体纷纷提供粮食、衣物、交通工具及金钱援助,帮助流离失所的居民度过紧急难关。

然而救急容易救贫难。虽说布特拉高原住户多属中高收入群体,但家园毁损的困境,并非短期内能解决,更不是一千数百令吉援金可弥补。当社会爱心的紧急援助告一段落后,灾民仍需独自面对日常生活上衣食住行的种种不便,以及未来房屋重建的艰钜挑战。

国油公司的应对态度引发诸多不满。此次事故源于该公司地下天然气管问题,姑且不论肇因为何,在履行社会责任上,于情于理都应立即担起责任,为受害者提供实质援助以平息民怨,以及安抚无助和愤怒的情绪。然而国油首份声明竟优先通报周边油站天然气的供应状况,没有以较人性手法处理问题,对民众最关切的爆炸原因与责任只字未提,将回应责任由政府部门来担当。

迟至上周,国油气体公司才宣布成立独立工作小组,来监督气爆事件后续调查、善后复原、输气设施安全等事宜。该公司虽然强调已提供120万令吉援助金,但若分配至各受灾家庭,平均也仅获得数千令吉,对于实质需求无异于杯水车薪。

除受灾户处境依然艰难外,调查结果亦令人好奇。雪州警方虽承诺本周公布初步报告,但截至今日仍未见下文;完整报告更需等到5月中才公布。

根据一名经验丰富的建筑业前辈分析,爆炸原因调查确实存在技术难度。尽管事发前有人拍摄到发展商越界施工,另有第三方维修工程正在进行,但都无法直接证明与气体泄漏及爆炸有关联。

不过,根据他的实地视察,商店与住宅虽建于地下输气管缓冲区外,但也仅符合最低安全标准,所以他认为相关审批单位有必要重新检讨现有的标准作业程序,对安全性的要求绝对不能仅达最低标准。

据了解,调查延宕除了证据搜集困难外,二十多个涉及部门的协调欠佳,也是警方取证困难的重要因素。这点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减少繁文缛节,才能尽早解决问题。

目前受灾户不仅在居住上面对不便,更苦候州政府提出完整的重建方案。另有部分居民反映,虽然之前多方承诺发放援助金,实际上却分文未得,这种情况更让他们怒火中烧。

昔日美丽的家园,如今已成断垣残壁。与此事无关者继续生活,受灾者却深陷困境。此事绝不能随时间流逝而被淡忘,责任方必须承担法律后果,给居民一个合理的交代。

现实中的大火虽已熄灭,但何时才能浇熄受灾民众胸中的熊熊怒火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