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31日综合电)宝林食物中毒案至今仅在患者体内验出“米酵菌酸”,粿条、香兰叶、在来米粉等皆未被验出含米酵菌酸。在上周六(3月30日)通报案例中,新增食用非粿条或河粉食品,为“咖哩仁当椰香饭”,料理使用到的“椰浆”恐成新的疑似污染源。专家指出,椰浆非发酵品,产生米酵菌酸的机率相对低,不过仍无法完全排除可能性。
台湾联合报星期日报道台北荣总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表示,宝林中毒案已经可以确定是“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毒素必须要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如椰子、玉米、木耳、银耳等,并处于中性pH值、低盐以及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才能大量孳生。
ADVERTISEMENT
杨振昌表示,过去发现米酵菌酸的食物,都是“发酵”的产品,如发酵的椰子或玉米等,而咖哩仁当椰香饭所使用的食材几乎没有发酵制品,即使椰香饭有用到椰浆,初步了解非发酵品,除非制造时就已污染,否则椰浆开罐后使用再引起米酵菌酸的机率低,而咖哩属于高盐食物,米酵菌酸也难生成。
杨振昌表示,食药署未搜集到患者当时食用炒粿条等检体,导致目前被高度怀疑污染米酵菌酸的食材,采检结果都是阴性,也让民众恐慌。他认为,有一定的机率会在食材中找不到任何米酵菌酸,环境采检也可能因为采检时间较晚,或米酵菌酸在环境中浓度不足,最终也采阴,使这起事件成了只有患者体内有米酵菌酸的悬案。
有关咖哩仁当的检验结果最快会在星期日出炉,台湾卫福部次长王必胜指出,整起案件虽扩及分店,但仍属宝林体系案情未外扩。
王必胜指出,这份报告相当关键,若没有验出米酵菌酸,会倾向认为是另外的事件,但若有验出,就要厘清是店中哪里出问题。
王必胜说,米酵菌酸无法用下毒方式处理,仍待检方侦办厘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