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发布: 2:17pm 01/04/2024

预制菜

林锦耀

李丽燕

古早味菜式

苏祈纶

高温杀菌

预制菜

林锦耀

李丽燕

古早味菜式

苏祈纶

高温杀菌

【焦點/預製菜(1)】疫情催生預製菜, 滋養食香味生活

报道:本刊 张露华 摄影:本报 黄冰冰、黄玲玲

“預製菜”──馬來西亞人更常稱它為“懶人包”,符合懶人的要求,方便、快捷,甚至可以吃到一些高難度,自己無法駕馭的“功夫菜”。

業界給予預製菜的標準定義,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醃製、成型、調味)等完成的菜品。通過中央廚房按現代化標準集中生產,隨後採用急速冷凍技術或真空技術保存,以保證菜品的新鮮度和口味。

ADVERTISEMENT

因為食材受限制,林錦耀生產的預製菜都是以肉類為主。
嚴格來說,預製菜不是新東西,只是換個包裝方法而已,原理與罐頭食品一樣,只是預製菜現在已經進化至多姿多彩,各家口味的菜餚都有,處理方法也同樣是把食物煮熱就可以上桌,甚至一些高溫殺菌,可以直接食用,不需要冷凍收藏或加熱。
預製菜的興盛始於冠病疫情,中國預製菜的大勢不在話下,本地的預製菜也乘勢而起,家庭式、餐館式、工廠式的各類半製成或熟食預製菜,在行動管制令期間被推上高峰。
 
 
中國的預製菜市場,從2023年開始就躋身中國消費者新春禮盒十大選擇類型之一。根據《2023年中國新春禮盒消費者行為洞察報告》顯示,有26.91%的受訪者選擇購買預製菜作為年貨,銷售額約1307億元,成為華人最注重的團圓飯主角之一。
 
科技打破包裝限制
 
預製菜的受落,與現代生活模式改變是相應的。雖然預製菜與罐頭如出一轍,但科技的發達,打破了過去很多熟食包裝的限制,以前沒有想過的古早菜或功夫菜都可以在彈指之間吃到,攻佔不會下廚,或不愛做飯的年輕人市場。
 
 
儘管大多數預製菜都是我們常吃的菜式,但它與傳統現煮現賣的模式不同,最講究的就是標準化的食材前期準備與處理過程,以及高科技的密封包裝,才能確保預製菜可以在收藏或待售期間不會變質或變壞。
 
在疫情期間,酒樓餐館都一窩蜂推出預製菜,疫情過後就鳥飛不留影,畢竟大馬食客仍然偏好堂食,尤其是中餐更喜歡聚在一起“點菜吃飯”。
 
耀師傅是其中一家仍製作預製菜的中餐館,預製菜更成為他們的暢銷商品,設置中央廚房生產預製菜。
 
耀師傅這個品牌有兩位創辦人,男主內(製作),女主外(市場)。林錦耀就是那位主內的大廚。
 
他14歲入行,至今入廚已36年,2018年告別打工仔身分,自己開了第一家店肥龍海鮮飯店。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翌年就暴發冠病疫情,鎖國封城,令本想大展拳腳的他陷入窘境。
 
李麗燕(左)與林錦耀以預製菜在疫情下開拓新商機。
 
 
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他遇見了也是經營餐館的李麗燕,彼此都面對同樣問題,剛好那時候預製菜熱潮興起,李麗燕建議不如也試一試吧,於是兩人合作開發了“耀師傅”這個品牌。
 
 
林錦耀對於預製菜是毫無經驗,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所以就憑著自己幾十年的廚藝,研究如何把堂食的傳統菜變身為包裝預製菜。
 
 
剛開始也毫無頭緒,有什么方法可以讓煮熟的東西在不加防腐劑之下短時間收藏,兼且食物味道可以保持,研究了很久才終於摸出頭緒。
 
 
李麗燕列出了百多道傳統菜式,讓林錦耀選擇可以做成預製菜的菜單,最終他選了21款。
 
 
食材處理過程講究
 
 
他強調,除了包裝講究之外,食材衛生處理過程也非常重要,否則即使煮熟及包裝好,食用時也可能已經壞掉。
 
“肉類的鮮度有一個期限,也就是從冰箱把肉類拿出來後,必須在特定的時間烹煮,不能長時間攤放在室溫,不然的話未烹煮食材就已經壞了,所以食材安全非常重要。”
 
 
他強調,該餐廳的預製菜是需要冷凍的,肉與汁分開包裝,所以也準備了一張說明書告知客人要如何食用,最重要的是解凍時間,在享用之前半個小時拿出來解凍就好了,太早從冰箱拿出來解凍,會影響食物味道。
林錦耀表示,預製菜的食材主要以肉類為主,海鮮或蔬菜類都不適合。
 
“也因為我們沒有加防腐劑,所以保鮮期只有1至3個月。”
林錦耀表示,預製菜的食材主要以肉類為主,海鮮或蔬菜類都不適合。雖然他已經研發了21種懶人包,但顧客口味變化很快,不斷要求新口味。
 
 
“不過,我還是專注在,也就是所謂的老菜,家庭式的菜餚。”
 
 
李麗燕則說,開始製作懶人包時也是抱著孤注一擲的心理,不敢做太多,曾經在運輸上栽了跟斗,當時用普通貨車送貨,結果貨物因為沒有冷凍而壞了,整車貨都丟掉,之後就用冷藏貨車送貨。
 
 
“我們在2021年推出,開始時是自己做,自己送貨,當時是行動管制令期間,即使顧客只訂一兩包我們也送,送貨到半夜,也試過冒雨送貨,慢慢的才做出口碑。我們用了兩年時間推廣,現在也設立了中央廚房生產。”
 
 
雖然中、港、臺的懶人包做得非常火紅,大馬則處於起步階段,而且形式上也大有不同。李麗燕表示,大馬懶人包以肉類為主,不像臺灣會配上米飯。而且大馬人習慣堂食,尤其是要吃點菜吃飯的中餐,都會想到直接到餐館吃更方便。
 
 
雖然本地懶人包熱潮看起來好像退了,但是從銷售量來說,李麗燕看到了懶人包的趨勢,未來也許會如中國般成為佳節送禮的禮品,適合忙碌但又想吃到家常菜的家庭。
 
 
 
素食預製菜開拓新市場
 
雖然肉類的預製菜的主流,但近年來也吹起吃素風潮,所以素食預製菜也成為一股新力軍。
 
 
蘇祈綸與父親,一個負責科技包裝,一個專研如何讓素食做成預製菜也不失去口感,從不斷失敗中找到成功方向。
 
 
蘇祈綸表示,他們家原本是經營有機餐廳,疫情期間禁止堂食,餐廳生意嚴重受挫,一些熟客上門來打包,感嘆出一次門不容易,如果能夠有懶人包就可以買回家慢慢享用。
 
 
於是父親就開始研究食譜,如果把平時堂食吃的素食變成預知菜,最大的挑戰是久收口感也不會改變。
素食預製菜在本地預製菜市場闖出一片天。
 
蘇祈綸表示,父親做預製菜可說是從零到有,開始時完全沒有概念,慢慢摸索,不斷嘗試,花三個月研究口味,三個月調味,半年之後才做出成品,2021年才推出市場。
 
 
“如今吃素的人越來越多,只是素食要做得好吃不容易,更何況是做預製菜。解決了食譜,還有包裝問題,要選擇怎樣的包裝才能確保食物安全與不變質,剛好我是念科技工藝的,所以我就負責包裝這方面。”
 
尋找高溫殺菌技術
 
高溫殺菌之後,蘇祈綸把熱燙的預製包放在托盤冷卻,避免堆壓。
 
 
蘇祈綸從一開始就打算用高溫殺菌的包裝方法,如此一來顧客買回去就不用放在冰箱佔位子,當時本地預製菜市場也沒有這樣的包裝方法,於是他上網搜尋高溫殺菌的機器,花重本投資在設備上。
 
 
“這個決定在當時看來很冒險,畢竟素食預製菜在本地並不常見,也擔心顧客的接受度。但現在的業績證明當初的決定是對的,接受素食預製菜的人越來越多。”
 
 
他直言,製作預製菜的挑戰在於在高溫殺菌過陳中,味道與顏色可能會改變,所以要調配至不跑調,製作時間控制很重要,父親反覆的嘗試不同的烹煮時間,最後才拿捏到最佳的製作時間。
 
蘇祈綸經過無數次嘗試之後,才研究到最適合的殺菌溫度。
“食物煮好後,我們會放在室溫,讓食物溫度下降至50度才進行高溫殺菌的包裝步驟,而且是使用4層次的鋁袋,隔絕空氣與細菌,確保食物在不需要冷凍也不會變質,收藏期可以長達1年。”
 
 
 
“雖然有了機器,但剛開始還是失敗,因為機器不知道你的產品需要多少度的高溫,太高破壞食物,太低無法完全殺菌,所以我們也是經過無數次的調整之後,才研究到最適合的溫度,那就是121度,如此一來不用冷凍,倒出來加熱,甚至不加熱也可以即食。”
蘇祈綸與父親為了製作可以常溫收藏的預製菜,使用高溫殺菌機器以121度的高溫殺菌,確保食物安全。
 
蘇祈綸表示,他們生產的預製菜都是本地風味為主,如肉骨茶、豬腳醋、仁當雞等12種素食,主要材料是猴頭菇、杏鮑菇與蛋白粉,少用麵粉做成的素料,才能維持食物的口感。
 
 
他透露,除了猴頭菇之外,很多都是特製的,不用市場上的素養肉、素魚、做到無蛋和無五腥。
 
 
“其實,我父親開始研發素食預製菜時,完全沒有想過這方面的知識與概念,只是純粹以顧客想吃的想法去做。而採用高溫殺菌包裝,是因為我們想到顧客可以多買幾包回家收藏,不佔冰箱位置,而且採用高溫殺菌方式,也不必使用防腐劑。這兩年來顧客的反饋都很不錯,現在平均每個月都賣出1萬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