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這本書的體驗中,讀者不僅能感受到語言的輕巧,更能在其寫作中發現作者是如何發現文字堆中的秘密、新世界。例如,劉以鬯的小說〈花魂〉如何在面對不同刊物、讀者與時間壓力下,二次創作成了〈藍色星期六〉……
ADVERTISEMENT
2023年,在【讀家】的十大選書中,其中一本是《南洋書話:香港、南洋、民國舊書刊記述》,讓人為之眼前一亮。一直以來,馬華出版品的非文學類選書中,大部分是學術研究的成果。而《南洋書話》一書是作者蕭永龍在不同發表平臺上的文章彙集,不僅豐富了馬華在寫作耕耘的類型,也讓讀者得以一窺在藏書中所發現的文字秘密——即在書刊的南洋記述中,挖掘尚未被發現的故事。
《南洋書話》以談論對象作為分成三輯,分別是香港、南洋、民國,以及無法納入其中的附錄一輯。而誠如作者序中所提及,本書的寫作是“多了幾分考證”的另類學術式書話,同時作者又堅持“嘗試在前人基礎上,提出新觀點”。如此寫作所需耗時自不需多言,而且並非每一次的嘗試都有成果。故此,市面上缺乏這種類型的寫作是可想而知,但卻也凸顯了作者如何將學術語言轉化為一般大眾所能接受的寫作能力。我想,這是此書的最大特色。
在閱讀這本書的體驗中,讀者不僅能感受到語言的輕巧,更能在其寫作中發現作者是如何發現文字堆中的秘密、新世界。例如,劉以鬯的小說〈花魂〉如何在面對不同刊物、讀者與時間壓力下,二次創作成了〈藍色星期六〉;在〈秧歌〉的創作過程中,張愛玲是如何在不斷酌字修改、符號調動,才符合與成就張所期待的完美小說。這些考據不僅在在考驗作者的文本細讀(包括不同版本的比較),也盡現如何講述及有理有據地說出,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除了偵探辦案式的推理鋪墊,作者從舊刊物中重新描繪某個時代的景象,讓我們得以認識歷史。比如,在1952年發行的《我的教學生活》這一刊物中,作者發現,原來早年就有禁止辦公室戀情的社會風氣;60年代的《發展月刊》以及《馬來語月刊》各別呈現了刊物不同的社會功用——前者是以人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樑為其宗旨,但卻淪為一言堂的政治宣傳平臺;而後者以華、馬為其語言媒介,讓讀者能從中瞭解馬來同胞所處的社會環境、生活習慣,達至文化交流的可能。
雖然作者說自己的書話寫作“少了幾分抒情氣息”,但卻感受他對於藏書滿滿的愛意。舊書刊哪怕是圖書館都可能收藏不齊全,而這自是會為考據、版本比較、文本細讀,帶來困難。可是,作者對藏書的愛,經由跨國移動、郵寄以及花錢收藏,反倒讓這些書話成了珍貴的人文資產。
除了期許這一類的寫作可以吸引其他人投入之餘,也冀望作者能夠持續為讀者帶來不同的書話。
相關文章: 【馬華讀立國】葉福炎 / 微型小說的生命力 【讀家說書】葉福炎 / 你也中了殖民遺緒的圈套嗎? 【馬華讀立國】葉福炎 / 詩人的感受練習之書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