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3日綜合電)臺灣週三上午7時58分左右發生7.2有感地震,全臺明顯搖晃,但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規模則為7.4,中國地震臺網測定7.3,日本氣象廳則則由原本的7.5上修為7.7。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主因地震使用的規模單位不同,臺灣是以“里氏規模”計算,日本、美國則是以“震矩規模”來看,另外,各國接收到的波向也不同,因此暫時不會調整。
吳健富指出,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現在還是用規模7.2定義,因為臺灣是以“里氏規模”來看,且臺灣比較靠近地震,接收到的波向,與分佈在全球后接收到的波向已有不同,甚至有一些波已經被地層吸收,所呈現的規模就會不一樣。
ADVERTISEMENT
吳健富表示,簡單來說,臺灣測得規模與其他國家不同,主要是因為看到波向不同、地震規模的單位也不同,在不同方法計算上,呈現的結果就會不同。
根據地震測報中心說明,地震規模會因不同的觀測及計算方式而有不同的名稱和數值,在地震報告中所指的地震規模是用來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臺灣使用里氏地震規模
,也稱為近震規模,是在1935年為了研究美國加州地區發生的地震而制定。
地震測報中心指出,到了21世紀初,地震學者採用更能直接反應地震破裂過程物理特性(如地層錯動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的表示方法即地震矩規模來描述地震大小。
地震測報中心指出表示,地震矩規模現已經取代里氏地震規模,成為全球地震學家估算大規模地震時最常用的尺度。像是美國地質調查所監測全球地震活動,對於規模大於3.5的地震幾乎都已使用地震矩規模來描述地震大小。
另據《聯合報》報道,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饒瑞鈞指出,臺灣氣象署指出地震里氏規模為7.2,實際上地震規模有幾種算法,例如考量斷層滑動面積等,如果用地震波震幅來計算,規模可能會到達7.4左右,計算結果會不太一樣。
饒瑞鈞表示,受到歐亞板塊、菲律賓板塊的運動方向影響,本次地震具有方向性,受創最重的花蓮以北往西邊約30、40度的方向會是震度最大的,相對往西邊、南邊的震度較小。許多距離震央100多公里遠的臺北民眾也感覺地震很大,饒瑞鈞說明,臺北屬於盆地地形,地震能量進入盆地後會在內震盪,持續時間相較其他地形會比較久。
饒瑞鈞分析,一旦發生大地震,附近的斷層都會蠢蠢欲動,地震愈大、餘震持續的時間就愈久,但餘震的數量也會愈來愈少。至於有沒有可能發生更大的餘震,他坦言因為地質構造、條件複雜,所以“很難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