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发布: 7:00pm 04/04/2024

艺术

吉祥物

大自然

画展

观音

京都

神社

天皇

隽衡

御苑

京都御苑的守護貓/雋衡(怡保)

作者:隽衡(怡保)

二條城位於二條町,離我們下榻的四條町不遠,步行約半小時可以到。我們選擇搭電車節省體力,從四條站上車,烏丸御池站下車。其實走個10分鐘就能抵達,但要命的是我看錯地圖,錯過了二條城唯一的入口處,帶著W繞了二條城的外護城河整整一圈。

後來發現,還有一個更方便的方式,就是在烏丸御池站換車,乘搭市運地鐵的東西線到二條城前站,能節省多10分鐘的腳程。

ADVERTISEMENT

錯有錯著,設若我們一開始參觀內部,是無法欣賞得到外護城河的景觀的。這是我們在京都的第二天,前一天我們下機後在白天時段只參觀了伏見稻荷大社,之後睡倒酒店床上直到傍晚,還未真正探索京都的景緻。我們是自由行,不趕行程,路上起的風是冷爽的,即使套著外套也不熱,因此即使我們知道兜了遠路,還是饒有興致地信步河畔,看看左邊的護城河,看看右邊的日式平房。護城河包圍的二條城,地基是用方塊狀巨石鋪墊,呈不均勻的黑色,似乎是1788年那場大火所燻烤留下的。二條城四周原本眾多的櫓樓被大火燒燬,僅存東南隅櫓和西南隅櫓兩座,至今各自獨守城隅。

繞了接近一圈,終於找到二條城的入口處。循著指示牌,我們跨過前後有唐破風、捨棄銅和瓦而採用檜柏樹皮製成的屋頂的唐門,兩側柱子上雕刻著鶴、松竹梅和獅子,其中獅子據說是二之丸御殿的守門神。站在唐門望去,二之丸御殿看似只有一前一後的兩座大小御殿,實則後面尚有連接的建築物,一共有6棟,在鳥瞰圖看來,建築物自東南往西北逶迤蜿蜒,如一尾肥碩的蛇。御殿建起之初是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到訪首都京都、參見的居住地,這個位置可說是毗鄰天皇的居所,京都御殿。二之丸御殿在之後十幾代幕府將軍的手中轉折,直到1867年上演日本史上重要的事件“大政奉還”,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在“尊王攘夷”運動的壓迫之下將政權交還給天皇,在他的手裡結束江戶幕府統治的時代。

二之丸御殿內有33個房間,33這個數量,應該與京都另一個著名景點三十三間堂一樣,參考了觀音菩薩三十三身這個數字。日本是神的國度,國人普遍信奉神道教,對佛教諸神也持有深刻的信仰。《昭南》記錄一則發生在昭南時期的故事,日本士兵看見李玉波父親家中供奉的觀音菩薩神像後,對之深深鞠躬後,提醒李父絕對不要現身軍政部傳喚的登記處,因而李氏家族逃過了男丁被誅殺的厄運。

我們買的票沒包含參觀畫展,因此無法進入二之丸御殿內的特設畫展。兩人缺乏藝術造詣,決定當個打卡拍風景照的普通遊客好了。就這樣,我們錯過了入內欣賞寬永時代留存至今,三千六百多件障壁畫的機會,也無緣踏上那條據說會發出黃鶯鳴叫般聲音的黃鶯走廊。二之丸御殿左側有一隅只有松樹,樹下置放兩尊鈞鍾,任其日曬雨淋,相信是仿製品。順著松樹底下那條小徑,會來到一處為了迎接後水尾天皇行幸,而經小堀遠州特別改造的二之丸庭園,該處景緻綠意盎然,即使我們欠缺日式庭院藝術鑑賞能力,也不禁駐足欣賞,多拍幾張美照。遊客人數多,但不至於擁擠,耐心原地稍等還是能拍到無人在後面走過的照片。

小徑盡頭是本丸櫓門,被政府列為重要文化財,當年後水尾天皇曾走在這條從御殿到天守閣、用榻榻米鋪墊的走道,跨過這座自寬永三年就矗立至今的防禦之門。我們和其他遊客踏在細石鋪滿的小徑,感覺特別紮實。腳底發出的窸窸窣窣,令人遙想當時天皇率領一眾隨從大臣,浩浩蕩蕩踏在榻榻米上發出的聲響。

本丸櫓門本有另一個守在西邊的兄弟,名叫本丸西櫓門,不過已在1788年燒燬,獨剩本丸櫓門看守東邊。兩道櫓門的前方原本有一條跨越內護城河的木橋,在戰爭期間守軍可以緊急拆毀木橋,阻止敵軍入侵,如今使用巨石鋪墊變成永久石橋,方便遊人出入。後水尾天皇親臨過的本丸御殿不對外開放,我們兜轉對面的本丸庭園,攀爬幾十級階梯,來到二條城的最高站立點,這就是曾經傲視京都、如今僅存殘垣的天守閣遺蹟。依憑殘留石牆,可以環顧護城河畔宛如精緻盆栽的護城林,無風的時候可以清楚看見嫋娜樹影倒映在水面上。4月末的京都,已過春季上旬櫻花盛開的季節,離秋季又太久,無緣親見春櫻秋楓的美景。大風偶爾吹過,撥開樹牆的枝葉,就能窺探隱藏在裡面的本丸御殿、本丸庭園。

在天守閣遺蹟看風景,很容易產生蒼涼之感,彷彿昨日天守閣猶存,今日就消失殆盡,歷史就這麼恍惚地過去幾千年。歷史上那些大人物,宛若存在過,又宛若不曾存在,如今連當年的古建築物也不復存在。若天守閣在1750年遭遇雷擊後得以及時復建,或許今日我們能夠高登這座城堡的屋根,用後水尾天皇和在他身後的德川家康他們的視角,俯視這座古今迥異的古都。

離開二條城,我們在堀川丸太町店吃親子丼當午餐,小憩個半小時補足體力。正午的太陽依舊涼爽,你可以感覺到陽光照射在皮膚暖洋洋的觸感,不熱,一點也不似南洋毒辣辣的烈陽。沿著丸太町通,我們筆直走著約10分鐘,來到京都的外圍。搭乘電車的話,可以從京都市營地鐵烏丸線的今出川站下車,那裡也最靠近京都御苑的核心,京都御所的入口處。

京都御苑佔地65公頃,除了京都御所,那裡也是大宮御所、仙洞御所,以及其他的所在地。作為歷史悠久的古都,京都是一座神社之都,也是一座古樹之都。走進蓊鬱樹木包圍的御園,會有一種分不清古今之變的錯覺感。銀杏、朴樹、櫸樹、糙葉樹、樟樹、黑松等古樹在這片區域安然無恙茁壯生長了百年,成為京都御苑與外圍樹林鄰接的樹牆,成為文明與的一道界限。

天皇似乎平易近人

走入京都御苑南邊的堺町御門,一隻橘尾白貓驀然竄出草叢,悠閒懶散在前方打滾翻身,胖鼓鼓的身體,閉著的眼睛似彎月,相當討喜。W磨蹭它的肚皮幾下,它站直身子走幾步,再回頭看我們,似乎有意當我們的導航貓,於是我們尾隨它,慢慢走入更深的樹林,無意間來到宗像神社和白雲神社。神社無人看管,任人參觀,我們驚歎於那些垂掛在神社屋簷和石造鳥居底下的注連繩、雷電造型的御幣,卻渾然不知,主祭宗像三女神和配祀宇迦之御魂神的宗像神社竟有超過1200年的歷史。白雲神社創建年份遲一些,也有800年。宗像神社有一座亭子,正中央置放巨樹樹根的一節,遠看似一手撐著腦袋、身體側臥著的武士,近看狀如恐龍頭骨,饒有藝術觀賞性。亭子下沒有文字記錄樹根的歷史來源,我猜測是宗像神社建立之處,從土裡挖掘出來某棵神樹的樹根吧。

從宗像神社走出來,那隻白貓已然靠在其他遊客的腳邊,撒嬌討摸。W跟它拍了幾張照片後,依依不捨地被我拉走。

在御苑的遊客不比二條城的少,但御苑的景點星羅棋佈,沒有固定的參覽路線,人們是各走各的。這時,我們的腳底開始傳來一些痠痛感,但我們還是往北的方向蹣跚而行,總算來到京都御所位於西南方的泥造外圍牆隅。一棵大樹用4組雙木柱子撐住樹枝,從遠處看去宛如大地伸出4雙筷子從四面八方夾住這棵樹,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那棵大樹,令我想起太平湖畔有“翠臂擒波”之稱的雨樹,它們伸向湖水的大樹幹同樣裝上了支柱避免斷裂掉落。

桓武天皇於794年、從奈良平城京經長岡京遷都到平安京以後,京都御所就成為歷代天皇居住之所,直到明治天皇於1869年遷都東京。若論同一時代擁有相同規格和地位的帝王宮殿,當屬大唐盛世的大明宮,但大明宮的瓦樑柱臺早已隨著戰火灰飛煙滅,只留下西安市城區北郊的那一片遺蹟。唐朝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根基,影響極深,因此參觀京都御所,亦可視作窺探失傳已久的唐文明。

京都御所有6道門,但僅有清所門開放用作出入口,最靠近我們的是建禮門和宜秋門,但兩者皆緊閉,後來才得知建禮門僅在紫宸殿舉行即位大典等重要儀式時才打開。我們對著兩道門看得咬牙切齒,只得繼續跨多幾步。御所內部面積廣袤,但僅開放下半部區域供遊客遊覽。我們依據手冊上的遊覽路線,從清所門右轉,直走到御車寄、諸大夫之間、新御車寄、建禮門內部、紫宸殿、日華門、清涼殿、御池庭、御內庭,再從御常御殿和御三間旁的小徑走出去,就回到清所門的出口,臨近該處的御臺所跡是一大片空地,遊客可坐在大涼棚裡的塑膠椅子上歇息。

我們遊走二條城外圍和內部各一圈,再從二條城走到京都御苑,在繁多蔥鬱的樹林裡迷失一段路,小腿早已痠痛不堪,因此遊覽御所的時候不似遊覽二條城那樣興奮專注。雖是走馬看花,並非沒有留下感想。

紫宸殿前方兩側種有“左近之櫻”和“右近之橘”,古樹點綴正殿的庭前頗有雅意。清涼殿為10世紀後天皇日常起居的宮殿,雖圍起欄杆不能湊近觀看,但也能看出宮殿的內部樸素淡泊,整體色調低調隱晦,感覺讓人很親近,天皇似乎沒那麼高高在上。

離開京都御所,我們返回之前的路線,回到堺町御門。W四處張望,想是跟白貓做一聲告別,卻不見那隻白滾滾、搖擺著橘色尾巴的胖貓。或許,守護這座御苑的貓完成了它今日的使命,就回到石牆縫裡、石燈籠旁、涼亭之下,或者是任何它認為舒適的地方,繼續它的酣睡去了。

我們乘搭烏丸線的電車到四條站,徒步到錦市場,也許是腳底傳來悶悶熱辣的痛感,也許是商品的價格昂貴得有點離譜,我們草草走過這座由紅黃綠3種霓光色玻璃窗鋪成的屋頂的錦市場。離開那裡,我們偶然闖進河原町OPA購物廣場,在那裡解決了晚餐,從Bookoff二手店抱回一隻可愛的新葉喵。新葉喵遍體青綠,是一隻會散發薰香的貓科寶可夢。設若官方以京都御所那隻橘尾白貓作為,推出相關的周邊商品,它的玩偶說不定會是暢銷品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9:00am 04/04/2025
李恒义/夜访观音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如斯虔诚崇拜一切过去
努力规划遥不可及的生命
绿色叶子 依附在石岩
翠嫩叶尖 盘旋着鼓动双翼的蜻蜓
缆车顺着陡峭山坡往顶端攀升
红色莲花是绽开的庙檐
观音俯视着尘下的众生
净瓶 明珠
留学 打工
铜铸的观音长袖依旧飘卷若云
炙热的气候被圆形伞盖遮撇
芸芸众生 双手合十
祷告千万种福报
悬挂几十行红灯笼 测试风速
有人在数千里外书写一张明信片
苏格兰正酝酿着零下五度的冬季
世界在颤栗 俄乌继续点放贺节的烟火
东瀛第一朵初樱 尝试
用最锐利的艳红
抵御看不到的冠状病毒
从牙牙学语开始
默记一切拉丁名词
第二十三节骨骼嵌装在铜像左边
面临寒风刮雨 酸痛尤如针刺
中医师或推拿可防治五十肩肆虐
逃不过观音垂目的视角
红蜻蜓如导弹流窜
宛若无人机 轰炸四大名著的诡谲铺排
山岚呼号 从莫名黑暗中踹出一头猛虎
洞开的净瓶泅泳着破茧而出的猴子
右方默立着守护的僧伽蓝
金铜色外层倒映着天光
耳边依稀传来爆竹的喧哗
在岛屿四周栽种玫瑰花
有几个僧侣向铜像指指点点
登山的缆车标示成人八块
小孩三块的票价
等明信片完结它的旅程
推开的缆车门 鱼贯而出的游客
会看到身披白袍的女医生
或伫立山崖间的观音
山岚疾急 晚归的游鸟在啁啾

晚归的游鸟在啁啾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
则生实相
当知是人 成就第一稀有公德

相关文章:
李恒义/肺试人间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