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學院的品牌形象、課程規劃(與產業接軌)、師資素質、就業機會(與企業建教合作)、教學媒介語,都是華裔生選讀技職學院的主要考量因素,如果人力資源部能滿足 這些條件,相信技職體系的華裔生會大幅增加。
ADVERTISEMENT
星洲日報日前針對華裔學生報讀技職教育的課題,與人力資源部長沈志強進行深度訪談,發現2021至2023年之間,報讀人力資源局培訓機構(ILJTM)技職教育課程的華裔畢業生人數竟然只有1%,也就是說在1.56萬名的畢業生當中,只有156名華裔青年,這個數據教人匪夷所思。
依部長的說法,此一現象主要是來自民眾對技職教育的刻板印象、宣傳不足與教學平臺缺乏吸引力所致。部長說,很多人至今對技職教育還存在“鑽車底”、工作骯髒的錯誤印象。其實,今天的技職教育早就不拘限於修車、水電工、修理機器等“黑手”工作;今天的技職體系已經與時代產業的演進接軌,包括電動車、無人機、半導體、航天、電腦通訊,都是技職教育體系中,極具就業前景的課程。
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國內除了公辦的技職學院,也存在很多小型,在店屋樓上開班的私立技術學校,這些畢業生也能參加政府的證照考試,但以華裔生佔絕大多數。
為什麼華裔生不報讀人力資源局培訓機構的課程?據瞭解對語言掌握能力不足是主要因素,所以會選擇離家就近的學院,選讀電子、電腦資訊、汽修、烹飪與烘焙等以華語為媒介語的課程,所以,實際上從技職體系畢業的華裔生,會比部長認知上來得多。
此外,從2015至2021年的7年間,赴臺灣就讀“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的人數合計5851人(年均836人),如果加上在國內私立技術學院畢業的技職生,每年華裔畢業生應該有2000人之譜。
華裔青年是否應該報讀人力資源局培訓機構的技職教育課程?這是家長與學生的選擇。但對人力資源部積極與多家來自中國、歐美跨國公司洽談,協助塑造工業培訓學院的品牌形象、並與華團合作以推廣技職教育,這些做法我們都樂觀其成。確實,很多華裔可能不瞭解,國內有600多家政府技職學院提供免費教育及至少每月100令吉的津貼。
我們認為,技職學院的品牌形象、課程規劃(與產業接軌)、師資素質、就業機會(與企業建教合作)、教學媒介語,都是華裔生選讀技職學院的主要考量因素,如果人力資源部能滿足這些條件,相信技職體系的華裔生會大幅增加。
高中畢業後,應該不只有就業或升大學“二擇一”的選項。無一技之長提早進入就業市場,或沒興趣唸書卻硬著頭皮上大學,二者都不是好事。所以,選擇“實打實”的技職教育,用兩年光陰認真學習一套有專業基礎的課程,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以臺灣為例,技職教育是臺灣今天產業不斷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尤其早年的臺灣技職教育非常成功(後來很多技職院校轉型為大學,反而傷了臺灣技職教育的基礎),5年制工專、大學技術學院、高工(高級工業技術學校),都是以技職教育配合產業發展需求培育人才,透過具實務經驗的師資,施行實務教學及學生實作學習,以“實務教學”及“實作與創新能力培養”作為技職教育的核心價值。這些畢業生很快就與產業接軌,成為應用型專業人才,是帶動產業升級與創新的重要人力資源,也是造就臺灣產業實力具全球競爭力的重要元素。
所以,當我們一再強調教育能逆襲貧窮,反轉人生之餘,更應該接受“因才施教”的觀念,而技職教育正是符合因才施教的精神,不想念大學卻能在技職學院學得一技之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