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在大是大非應當決斷之即又擔心顧此失彼,讓改革契機流失,既便三年後繼續掌政,不能果敢勇於向前,大馬的經濟仍然難有翻身的機會。
ADVERTISEMENT
1980年代末我國經濟開始復甦,亞洲四小龍的產業升級,讓這些國家的民營企業紛紛把勞力密集及高汙染的產業轉往東南亞和中國大陸。我國就這樣趕上經濟飛躍成長的列車。1997金融風暴前馬幣兌換美元的匯率是2.5比1。27年後的今年則跌至谷底,目前的兌換率約4.8比1,馬幣下滑幅度達90%。相較之下,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卻不降反升。1997金融風暴前新幣當兌換美元為1.40比1,目前為1比1.36。
1997金融風暴前,大馬曾是亞洲四小龍之後亞洲最具潛力晉級先進國的國家。然而四份之一個世紀已過去,大馬經濟轉型未成是擺在世人面前的事實。我國經濟是否有再度起飛的可能?這不光是信心的主觀因素,還涉及其他外在客觀因素,以及政府有沒決心落實改革議程。
就客觀的外在因素而言,攸關世界秩序的國際緊張關係的緩和,有助於推動全球總需求的增加,將會刺激經濟成長。當然,要搭上這一班列車,必須要有有穩健的基礎,例如基礎的工業設施、完善的運輸系統、充足的勞力供應。倘若生產線仍然仰賴大量勞力投入加工作業,缺工問題持續未解決,要從全球經濟復甦中分一杯羹,也會被嚴重打折折。
要在全球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尤其面對印度、泰國、越南和印尼等勞力充沛的國家,我國在勞力密集產業的競爭優勢明顥不如人。若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科技產業又被中國、臺灣、韓國甩在後頭。如果沒有新資源的發現或者發明突破性的新技術,要讓經濟再起飛的困難度不小。
經濟制度全面革新,不受政治因素牽拌,這或是務實的政府所能實踐的任務。過度的偏頗某方,折損效率再所不惜。行政偏差的決策下,不只浪費國家資源,也讓競爭力倒退。政府應讓績效來說話,改善經濟體質為要務,讓外資恢復信心、讓馬幣回彈,經濟自然會愈來愈好。
最後是勇於做出政治改革,讓市場效率優先於一切,同時兼顧社會公平,剷除裙帶關係,避免腐敗導致市場效率降低。這一點考驗安華的魄力和決心。倘若在大是大非應當決斷之即又擔心顧此失彼,讓改革契機流失,既便三年後繼續掌政,不能果敢勇於向前,大馬的經濟仍然難有翻身的機會。
減少不合理的津貼,讓市場效率說話,這是理想的經濟模式。減少壟斷、破除朋黨文化,實踐公平競爭的經商環境,這是歷任首相都喊過的口號。不分敵我加大肅貪力度,贏取外資信心。倘若是選擇性的肅貪,很難給投資者建立信心,加上任由政客借特定課題大事炒作撈取政治資本,這經濟再起飛的美夢恐怕很快就破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