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已經夠難了,政府更是要落實針對性津貼,弄了個系統,卻沒有一個完整的配套措施,為人們創造信心,而是不斷為自己找理由開脫,很難不會讓人聯想到,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這件事情。
ADVERTISEMENT
近年來,雪隆一帶的中低收入群體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他們既要應對高昂的租金和房貸,又要應對遲遲無法上漲的薪資。這種情況讓人聯想起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的那個玩笑:“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在當今的生活中意外地適用。
根據國庫研究院去年的調查顯示,高達70%的國內大專生月薪不到2000令吉。這一現象的背後是我國長期以來採取的經濟政策,通過壓制員工薪資成本來促進經濟增長,長期引進外勞來降低生產成本,導致了員工們長期無法獲得薪資提升的局面。
政府債臺高築,今年首季的發債規模更是超越國行,高達500億令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經濟部急於要推行主要數據庫(PADU),以儘快落實針對性津貼,但是民間卻冷待PADU,過了截止日期仍有高達40%的人民尚未註冊。
經濟部長拉菲茲卻表示,非巫裔較少註冊PADU並不是因為他們對團結政府產生“信任赤字”,而是因為非巫裔沒有拿政府津貼的習慣,這反映了政府官員和民眾之間的脫節。然而,實際上,沒有人會拒絕讓自己生活更舒適的津貼,只是視乎其代價是否遠超於他們能得到的利益。如果要說非巫裔不習慣拿津貼的話,那麼每年的華小免費課本家長就不會搶破頭去申請了。
政府在宣導政策不利的情況下,並沒有好好反省汲取教訓,改善其流程,反而為自己做事情不利找藉口,認為人們不註冊是他們習慣問題,這讓人覺得是不是我們非巫裔的選票已經被視為理所當然,無需多費心思就可以輕鬆得到。
生活已經夠難了,政府更是要落實針對性津貼,弄了個系統,卻沒有一個完整的配套措施,為人們創造信心,而是不斷為自己找理由開脫,很難不會讓人聯想到,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這件事情。
人民確實在苦苦掙扎當中,有人為了省下昂貴的租金,需要居住在郊區,長期忍受塞車通勤之苦;有人連開齋食物都只能吃白麵包果腹;也有人沒有辦法負擔自己孩子的開學所需要的制服和文具,這一切切高官們都沒有實際解決方法。
雪隆這個1000萬人口的生活圈,看似機會很多,收入也比鄉下高,但是其生活素質和條件,很多時候比鄉下還要不堪。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