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不開的董總緣
去國半年,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探望舊同事、校友李萬千。
同行的,還有柯嘉遜博士和夫人。
ADVERTISEMENT
一進入屋裡,映入眼簾的是飯桌旁邊顯眼處,擺著去年10月在文冬度假村時,我為萬千和莫生哥兒倆拍的放大照片,心裡不覺一愣!
不一會兒,相約的舊同事周麗娟,也從加影獨大辦事處趕來相聚。大家來到熟悉的地方、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可惜呀,就是少了一個人,就是那位被譽為“華教園丁”,剛與我們永別兩個月的莫泰熙,老同事、老友。
在我們這幾個人當中,順序加入董總的,首先是李萬千、然後是莫泰熙(1981)、柯嘉遜博士(1982)、周麗娟(1983),下來是我(1984年)。
雖然,我們先後離開了董總,欣慰的是,40年來,我們曾經在這個華教機構建立下的情誼(注),卻不曾因時光的流逝而減弱、消失,相反的,簡直可以用“形影不離”加以形容。
1983年,李萬千和莫泰熙兩人,結伴南下麻坡小鎮,盛意拳拳地邀請我上來吉隆坡加入董總。當時我們只是租用教總大廈兩層樓作為辦事處,全部職員,只有二十來位(與現在的一百多位簡直是天壤之別)。我們這些外地來的職員,包括有家眷的,都被安排住在由天台改裝的五樓宿舍,雖然空間有限,但大家融洽相處,其樂也融融。
過後,李萬千將蕉賴丘必花園的房子退了租,建議我成為下一個租戶。
原來他已經和莫泰熙商議好,在康樂花園附近置下新居,兩家人特地選了遙遙相對的單位,不僅是同事,還成了好鄰居。
兩年後,我也在租住處附近新住宅區,訂了一個單位,就是目前居住的房子。有件往事不妨提一下,原本我和柯嘉遜博士可以成為對面看過來的近鄰,沒想到一個飛來橫禍,他成了“茅草行動”中的階下囚。
也許註定我們友誼緣分未盡,再後來,他總算在我家附近花園住宅區,找到一個頗為理想的住房,兩家相距不遠。
這就是我對前面說的“形影不離”的詮釋,這不僅是董總情、華教情,更是經過40年淬鍊的真摯友情。
老話常說: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在我看來,萬千和莫生之間的情誼,可以說比手足還要手足。就在去年當我們得知萬千健康欠佳時,莫生比誰都著急,但又不想過於干擾他,只能默默地透過萬千長女欣葵,互通有無,告知父親治療過程和進展,然後與我們分享,以慰大家對他的關心(5年前萬千已經搬離原來的住處)。
我們3人,萬千、莫生和我,我為之名為“3老”。
3人之中,我居長,與萬千相差一歲,莫生小萬千兩歲,誰也沒料到,那個年紀最“輕”的,竟然撒手先離我們而去,讓人情何以堪啊!
那天聚會過後,一如既往,我們就到經常光顧的附近某家餐館用餐,餐後,也許是觸景傷情,萬千憶及往日時光,座中少了一人,一個鐵錚錚的男子漢,不顧周圍的目光,悲從中來,突然失聲痛哭、淚流滿臉。一時間,大家不禁愕然,但也禁不住淚水,對故人的驟然離世,懷念特別深。常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第一次看到我心目中的鐵漢子,竟然動情如此之深。
柯嘉遜夫人立即走了過去,圍著他的肩膀,不斷地輕聲安慰。
莫生在國內外主講的華教故事,深受歡迎,少說也有千遍以上,聽眾更是難以數計。莫生曾告訴過我們,早些年受邀到中國做巡迴演講時,由於舟車勞頓,氣候變化,對他這麼一個年過70的老人,無疑是一種體能的極大挑戰,幸好有剛在南京大學修完博士學位的林敏萍校長一路陪伴、照顧。但他從不喊苦,不說累,聲言一定要講好我國的華教故事,讓國外人士理解,我們現在能讀華文、說華語,絕對不是必然的。
去年新年過後,有一天在閒談中,莫生以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語氣對我說:
“愛薇,你是我老同事,又是老友,我講了二十幾年的華教故事,你一次都沒有來捧場。今年6月,我將會在循人中學做一個3天的華教課程,主要內容是有機制地培訓講華教故事的接班人,針對那些有‘民族愛、華教情’,有熱情、有激情、有使命感的人。你再不來聽,可能以後就沒機會了。”經他這麼一說,再也沒有拒絕的餘地,立刻報名參加。想不到是,竟然被他一語說中,從今往後,再也沒機會聆聽他的華教故事了。
大半時光奉獻給了華教
我想對那些曾經聽過莫生華教故事的,不論是莘莘學子或公眾人士,都算是有福的人。如今,這些“小樹已經”“成林”,應該可以告慰這位“園丁”於九泉之下。
回國之後,我仔細地翻閱友好為我留存有關莫生生病、往生後的種種新聞報道,一切是如此虛幻,如此不真實,令人難以接受。歸來時,那個想見的人,已經不在了。
“感謝每一個好人”這是莫生最後的遺言,可他卻忘記感謝自己。
79年的崢嶸歲月,他將大半時光奉獻給了華教。死,固然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之分,但作為一個堅定的華教捍衛者的莫生,他應該可以說走得坦然,問心無愧。
莫生次子,莫澤林這段話,應該能充分表現其父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和地位:
“這幾天看著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前來的悼念的人們,有白髮蒼蒼拄著柺杖步履蹣跚的老者,有朝氣蓬勃十幾、二十歲的青年人,我們不禁感慨父親的交遊廣闊;望著大家悲傷流淚不捨的神情,我們才知道父親這麼多年來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值得的。我們為自己能作為您的孩子您的孫兒,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
莫生:您已經鞠躬盡瘁了,您就安息吧,不少跟隨者將會遵照您的遺志,一定講好華教故事。
注:《美好的記憶——我們在董總和新院的日子》一書,出版於2020年。這是在莫生建議、主催、邀稿下,由我負責主編任務,作者多達近百位。每個人抒發了曾經在這兩個單位服務期間的感受。這是一本交織著不捨、感恩、相互理解和濃得化不開的華教情,充溢著暖情懷的好書。
稿於莫泰熙逝世雙月忌日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