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被称为AI爆发元年,随着运算能力提高,大数据普及,AI可从大量数据中自主学习,进而影响整个社会,音乐产业便是其一。
ADVERTISEMENT
The Beatles最后一首歌〈Now and Then〉利用AI技术把John Lennon于1970年在家弹唱、充满杂音的录音分离出干净的声轨,遂能让另3位团员在歌里与他“重遇”;AI也被训练成模仿孙燕姿,翻唱周杰伦〈发如雪〉,掀起一番热议;也是拜AI所赐,朱浩仁创了一首“周杰伦风格的歌词”,再谱曲录唱;黄明志仅仅花了600台币,便完成了第一支AI生成的MV。由此可见,AI改变未来的音乐制作方式,也有可能让“专业制作工艺”陷入青黄不接的苦况。
最近,我尝试用AI创作歌词,实验平台如Lyricist、HIX AI和ChatGPT,此为免费或试用版本,大众可用于文字创作,但以现阶段来解析“AI歌词”,其实并没有想像中惊艳。使用者可选择“文案风格”、“文案情景”、“文案生成的方式”(一般生成/指定韵脚/指定韵脚与字数)、“歌词风格”等等,但结果却像初学者入门的成品,陈腔滥调,情绪欠奉。以朱浩仁〈周懂吗?〉为例,看过歌词都觉得这不是方文山的风格,根本差了十万八千里,系统不过是在大数据中推测词人惯用,或可能会用的文字风格或文字用法,再堆砌形容词,辞藻华丽却废话连篇。
填词人须留意押韵及旋律的高低起伏,配合旋律的音高,再填入音调起伏相符的字词,以确保歌手演唱起来才会顺畅。这些技术考量,AI在未来或许会迎刃而解,但有什么是AI做不到的呢?我想是创造“歌词的口气”。就像〈给自己的歌〉,唱的是“往事并不如烟/是的/在爱里念旧也不算美德”,“是的”两字,不只是歌词,也是歌者独有的歌唱口吻,是魅力的一部分,那是AI模仿不来的。
另一首歌词是李宗盛给杨宗纬写的〈怀珠〉。里头“酗新欢”和“煨出热泪滚烫”的“酗”、“煨”字自带情感,是AI最不擅长的。AI绝对想不到把“酗”和“新欢”联想在一块。而“操练几夜温柔”和身体情欲有关,也是AI不懂的东西。这其中还包括“句子结构”,比如“(却我)拧头看”、“(便宜除了)心痛难挡”、“(敢冷眼)对如箭的嘴”,我想,以现阶段来说,这是AI想不出来的。
我对科技抱持开放态度。但我希望以上提到的,AI永远都学不会。
更多文章: 林佚/如何定义“本地创作”? Tom Phan/你去过Zepp了吗? 林佚/流行歌曲的机密文件:分轨录音档 林佚/唱首情歌给谁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