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琴不字禁

|
发布: 7:10am 08/04/2024

杨丽琴

琴不字禁

亲人

AI复活

生前告别

杨丽琴

琴不字禁

亲人

AI复活

生前告别

杨丽琴.亲爱的,AI把你“复活”了

如果动机纯正,“”和并非是全然不能探讨的禁忌课题。也许,不是人人能接受“AI复活”和生前告别,但随着时代变迁,它会越来越普遍。不管你愿不愿意,或许有那么一天会接触到……

刚过的清明,天气燥热,人心更躁热。

ADVERTISEMENT

祭祀纸扎品推陈出新,以假乱真。祭祀者借由焚烧祭品,表达思念,或弥补心中遗憾。祭品成灰,随风飞扬,往生者是否能享用,已不是那么重要,它抚慰的是生者的心灵。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大势崛起,以AI“复活”,则成了清明节新商机。

只要一张照片,支付约32令吉,照片中人就能开口说话,据说,“AI复活”询问度极高,催生了流水线式生产。

近日,更有网民以AI技术“复活”了李玟、高以翔等艺人,对艺人的家人造成了二度伤害。

有人抗拒AI复活,有人却在泪眼婆娑中,迎接亲人的“重生”。

艺人包小柏的爱女两年多前去世,他一夜白发,一直走不出伤痛。后来,他投身博士班,钻研AI技术,利用女儿的录音档,复制女儿声音,更在太太生日当天,一家三口“一起”唱生日歌,也因此让包小柏和长达半年不说话的太太破冰。

包小柏表示,研究“AI复活”技术,是想让和他一样有切身之痛的人走出内心伤痛,舒缓思念之苦。他和太太也因而互相勉励,往后要活得更好。

“AI复活”技术掀起极大争议。有人认为,它踰越伦理、法律,让死亡不再严肃,也可能让在世者沉耽于亲人还活着的假象,走不出来。

惟一些心理学家却认为,善用“AI复活”技术,可帮助人们得到心理慰藉,走出伤痛,尤其是那些无法在亲人临终前陪伴在侧的家属。

不管你认不认同“AI复活”,相关技术和概念将会持续升级,日后或和扫墓、焚烧祭品般,成为缅怀已故亲人的新方式。

本地一些殡葬业者已表示,日后或会大胆尝试,通过AI技术,以人性化形式举办追思会,让逝者在屏幕上“复活”,还原音容,仿若仍在人间,让告别仪式充满温情与感恩,正面面对生命的终结。

和“AI复活”一样,近来引发两极争议的是生前告别式,或所谓的活人葬礼,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场生前告别式。

2016年5月29日,在一位报馆长辈的邀约下,我出席了天使义工郑靖翎的祝祷会。郑靖翎对很多人而言,是个陌生名字,但在一些人心中,她是善良和坚毅的代名词。

她把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慈善义行,甚至在助人时,被人误伤,险些丧命,但她没有退缩,在痊愈后继续其义工生涯。

直到她身患癌症,行动不便,她还参与了“无语良师”计划,死后捐出大体。

其实,我不认识郑靖翎,而所谓的祝祷会,就是一场生前告别式,但通过许多人的讲述,我知道她瘦弱的身体里,藏着大爱精神。

2018年5月29日,即祝祷会举办两年后,郑靖翎去世,得年38岁。她不算长但有意义的一生,正好诠释了一句话:“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能决定生命的广度与深度”。

人生无常,天灾人祸频密,无人可预知自己何时和如何死亡,因此,举办生前告别式,或许能让人预习死亡,但未必会让人们真正渗透生死。毕竟,只有如郑靖翎般,身患绝症,自知余生不长者,对人生的感悟才会是真实的。

如果动机纯正,“AI复活”和生前告别并非是全然不能探讨的禁忌课题。也许,不是人人能接受“AI复活”和生前告别,但随着时代变迁,它会越来越普遍。不管你愿不愿意,或许有那么一天会接触到……

然而,别以为只要有了“AI复活”,我们就可以忽视眼前人,也别以为办了死前告别式,人生就会无憾。真正的生命教育课,永远都是“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