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愚人節網絡上少了張國榮的緬懷貼文,卻多了許許多多的議論和謠言,乃由鬼才創作歌手兼網紅黃明志的大搞作所致。這其實對應了目前冥王星入水瓶座的運勢能量,現在就從這起事件中梳理出來的 10個要點,去一 一窺探該星象能量的意涵吧!
1, 冥王星“秘密、未知、死亡”;水瓶座“突然、大開、大量”
愚人節公佈出來的告別式貼文,沒有寫明告別什麼或清楚交代事情,卻運用了一般上給予逝世者寫法的“1983-2024”字眼。此舉給人感覺摸稜兩可,故作玄虛。這突然也大勢地引起坊間的各種猜疑與猜測,到底他是否真的離開了。
2, 冥王星“死亡、欺騙嫌疑”;水瓶座“新”
在愚人節開這個玩笑,有很多人直覺式認為那是應愚人節來開玩笑或是要宣傳新歌而已;但也有很多人認真地對待此事,覺得玩笑怎麼開都好,都不能用死亡來開。
3, 冥王星“要探索背後真相”;水瓶座“網紅、自媒體“
以上第 1、2 點結合起來,就引人遐想,坊間議論紛紛,以致許多媒體、自媒體、網紅、粉絲以及民眾來到靈堂參與告別式以及求證。
4, 冥王星“未知”
據說告別式中有家屬哭泣,但儀式卻草草結束。連黃明志本人在告別式結尾時,都沒有親身站出來說明那是“生前告別式”而已,未證明自己仍然活著,這就引起了更多遐想和議論。
5, 冥王星“勇敢面對生死離別“
直至告別式當晚網絡炸開來,黃明志才說是生前告別式而已,不是真死亡。他也想借此機會提點希望大家輕鬆看待這告別式,勇敢面對生命和死亡,要做好生前計劃,不讓活著的人為自己身後事操心云云,才是他和團隊策劃此告別式的目的。(至於是否真有此目的,只有當時人們自己心知肚明。)
6, 冥王星“未知“;水瓶座”鬧劇、討伐”
普通會員 | VIP![]() |
VVIP | |
---|---|---|---|
星洲網平臺內容 | |||
星洲公開活動 | |||
禮品/優惠 | |||
會員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動/特級優惠 | |||
電子報(全國11份地方版) | |||
報紙 | |||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延续2023年3月25号刊登之上篇)
过去2年内,【冥王星入水瓶座】的能量和主题也体现在以下2大方面!
【4】人我关系迎来全新态度、模式与领悟
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命、爱与性、婚姻关系、性别议题、感情价值观的回归上。
一,生命:面对生死的新态度
近年来,关于生死的讨论逐渐走出禁忌,成为许多人勇敢直视并主动规划的人生课题。
数位永生的崛起
在中国,AI复活逝者的“数位永生”服务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情感慰藉,也有人质疑这是否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台湾资深音乐人包小柏在一次访谈中坦言,自己曾用AI还原已离世的女儿,只因他无法放下对女儿的思念。这一举动引发了关于“情感寄托”与“自我疗愈”之间界限的讨论。
自己勇敢直面终点的选择
2024年年初,知名好莱坞女星香侬·道荷堤(Shannen Doherty)在确诊第四期癌症后,亲自安排葬礼并列出“黑名单”,禁止某些人参加。
在新加坡,有人提前安排自己远赴欧洲接受安乐死。
生前规划,不再是禁忌
在马来西亚,鬼才黄明志在去年愚人节预告自己的“生命告别礼”,引起社会轰动。如今,越来越多长辈主动购买自己的墓地、灵位等,为身后事提前做好安排,减轻至亲的负担。
二,爱与性:情感模式的变化
人际关系和爱情观也在悄然改变。
爱情观的变迁
开放式爱情的现象日益增多,传统爱情观正在被挑战。社交媒体上与“小三”、“外遇”等话题相关的网络公审和舆论风波屡见不鲜,成了吸引大众围观的“流量密码”。
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
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女性选择单身,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
AI伴侣的崛起
部分两性调查更显示,一些女性对“机械人男友”的兴趣甚至超越了现实中的男性,显示出伴侣机械人在未来可能具备的市场潜力。
对性爱的扭曲与偏差
关于性爱的话题也频频引发争议。尤其是在社媒“脆”(Threads)上,许多渲染性服务而自豪的贴文屡见不鲜。有女性因男友出轨而怀疑自己腹中的胎儿非亲生,这种荒诞的猜测令人唏嘘。一则关于女性在整形手术后,将取出的阴唇冷藏于前男友冰箱的新闻更是引发网友热议。在美国,甚至传出正值青年的孩子替母亲拍摄性爱影片,上传至OnlyFans平台的离奇事件。
性爱与健康的关联
研究发现,女性长期缺乏性生活,可能影响健康,甚至提高死亡风险,提醒人们关注自身的情感与生理需求。
三,婚姻关系:挑战与重塑
婚姻关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
离婚、二婚不再稀奇
离婚率持续上升,婚姻难题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且平常话题。就连二婚也不再是问题,只要遇到知心且可以相伴下半辈子的对象。
更有甚者,竟传出“前妻变炮友”的事件,反映出感情界限的模糊化。
奇闻轶事引发争议
美国一名网红与其母亲竟在同一时期怀孕,且孩子的父亲竟是同一人,这种惊人的家庭关系令人震惊。澳洲也有网红跟继弟结婚产女。近亲结婚和乱伦争议似乎有越来越频繁之势。
四,性别议题:争议与反思
性别平等与多元身份的讨论仍在持续。在此,特别要提到一个重要社会原则术语 – “多元、平等和包容 “(英文即”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简称 DEI)。
政策的转向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强调仅承认男性与女性两种性别,并积极推动反对“觉醒文化”(Woke Culture)和多元平权政策(DEI)。
一些企业例如沃尔玛(Walmart)和麦当劳也相继放弃DEI政策,推动回归传统价值观的风潮。
DEI争议引发灾难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洛杉矶大火肆虐,部分声音指责由于DEI政策导致消防员团队缺乏专业能力,延误了救火行动,进一步激化了关于“多元与能力”的争议。
运动与安全的考量
美国共和党大力推动阻止生理男性参与女性运动竞赛,强调维护公平竞争及女性在卫生间的安全。尽管民主党强烈反对,但特朗普团队正致力于推动以传统家庭观念为核心的改革。
五,感情价值观的回归
经历种种极端现象后,社会逐渐意识到,两性之间的差异值得理解与珍惜。在这种反思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平衡尊重男性与女性,以及维护彼此的需求和权益,找回健康的两性人际互动模式。
【5】新时代工具与心灵领域的风口:机遇与风险并存
在当下快速变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各种新时代(New Age)工具与方法,以进行自我探索、自助与疗愈。可以说,凡是触及到内在成长与心灵觉察的领域,便是踏入了“心灵圈子”。
一,心灵领域崛起的趋势
东方命理学中早已提到“九紫离火运”,示意心灵圈子的兴起将成为社会风潮,这也正正呼应了占星的【冥王星入水瓶】所带来的集体意识转变。的确,近年来人们对内在成长、身心疗愈的兴趣激增,相关课程、疗法、工具层出不穷。然而,当众人一窝蜂地涌入这个领域时,盲目跟风反而容易导致市场混乱,甚至带来潜在风险。
二,心灵圈子乱象的浮现
近年来,心灵圈子的弊端逐渐显现,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长久累积的结果。类似“业力炸开”,迫使人们正视并反思其中的问题。
去年2024年1月,大马爆出通灵师侵害粉丝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去年马来西亚爆出塔罗公司诈骗内幕被爆料。
今年2月第2周,身处台湾的优管博主锡兰(Ceylon)揭露名为“Ask心灵三阶段课程”的恶劣操作,导致部分学员深陷情绪勒索与精神操控的困境。
就连中国社媒应用程序小红书都有很多帖文显示心灵疗愈是下一个风口,尔后又很快地说没戏了。中国的政府机构从二月份开始严打心灵领域。
今年3月初,台湾艺人李威被指涉及台北市精舍杀人命案,成为被告之一。该案件揭示了某些打着“灵修”旗号的团体,实则存在严重的人身伤害问题。
这些事件不断提醒人们,盲目追求心灵成长而缺乏分辨力,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三,科学新发现:人类通灵能力的探讨
与此同时,科学界也在不断探索人类意识与灵性潜能。
加拿大科学家近期提出惊人发现:人脑似乎具备通灵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种“灵能抑制机制”,防止人类随意接触未知力量。这一发现激发了更多人对大脑潜能的兴趣,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开发内在力量,以探索超自然现象与灵性成长。
四,新时代工具的正确运用:筛选与觉察是关键
尽管心灵圈子有乱象频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时代工具、心灵课程、疗愈方法本身不可取,或者是人们不需要。
毕竟,面对新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例如 :AI快速发展对经济和人性的冲击、工作压力、裁员潮带来的不安感、个人生活中的情绪波动和压力等,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正面临严峻考验。
此时,适合的新时代工具、正向且健康的心灵课程、正确的疗愈方法,便是帮助人们重建内在力量、提升心理韧性的关键。然而,关键在于:
- 学会筛选课程与导师,确保选择真正专业、负责任的引导者。
- 厘清自己的真实需求,避免盲目追风或过度依赖。
五,心灵成长的核心:回归个人自身的内在力量,才是长远之道
真正有价值的心灵探索,不是盲目追随潮流,而是帮助人们学会面对人生中的挑战,从各个人生经验中修炼和调整,以活出更真实、稳固的自己。在面对生活种种考验时,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在之心,才是安然穿越风暴的最大力量。
总结
过去2年里,无论是AI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大量崛起、星际旅行与空中交通的日益成熟,还是人我关系模式的转变和新能量,以及新时代和心灵领域的兴起,这些呼应冥王星入水瓶座的趋势和发展都已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轨迹。
你需要知道的是,这股星象持续到2044年1月。面对这些无法阻挡的20年潮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动规划自己的人生,学会随机应变,用以下做法往前走:
- 将AI正面融入生活,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
- 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在未来引入机器人来协助家务、照护或陪伴;
- 考虑是否采用空中交通工具来改善出行便利;
- 在不断变化的人我关系互动中,学会珍惜、沟通、理解与包容;
- 最重要的,是持续修炼自己个人的心灵素质,培养内在的稳定与力量,以成为更好的人,且从容应对和跨越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拥抱20年时代的变迁,以积极、健康且务实的态度走出属于你自己的路,才是迎接未来最明智的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