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管理与人生

|
发布: 7:50am 10/04/2024

陈芳龙

管理与人生

安华

李光耀

邓小平

蒋经国

陈芳龙

管理与人生

安华

李光耀

邓小平

蒋经国

陳芳龍.影響世界的政治領袖:鄧小平、蔣經國、李光耀

新加坡所以成為世界頂尖的強國,主要是靠5大核心競爭力,亦即人才、經濟自由度、國際金融中心、高效率廉潔的政府、嚴謹的法律和完善的制度,而3R從來不是問題,反觀大馬呢?

ADVERTISEMENT

這麼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怎麼討論起3個政治家來了?沒什麼,因為煩透了阿克馬糾纏不清的14雙襪子!

環顧近些幾年,這世界所以亂,始作俑者正是荒腔走板的政客,這一下就讓我回憶起3位在位掌權時間重疊,最終影響世界深遠的已故華人政治領袖。

中國鄧小平、臺灣蔣經國、新加坡,他們在位時擬定的大政方針,對於國家(地區)往後的產經發展、人才養成、政治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改變了國家(地區)的命運,也奠定了自己的歷史地位。

鄧小平改變中國命運

ChatGPT說:“鄧小平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他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中扮演推手的角色,進而開啟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新時代。”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提出一系列以經濟為主軸的改革措施,可總結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

那時離四人幫垮臺、文化大革命結束才兩年,中國一切百廢待舉。如果,當年鄧小平只想當個過度時期的政治領袖,中國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不會有深圳、上海浦東、珠三角經濟特區、重大的基礎建設、“985與211重點大學工程”,以及與美國抗衡的經濟與科技實力。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反映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的次年(197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2637億美元,國民年均所得272美元;43年後的2022年,GDP成長67.5倍來到17.81兆美元,僅次於美國名列世界第2,人均年所得增加47倍達到1萬2741美元,超越世界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經濟體的門檻,這是鄧小平紥下的基礎。

鄧小平的治國理念“剛柔並濟”,他曾在1979年中共理論工作會上說:“我們要有計劃、有選擇性引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其他對中國有益的東西,但不引進資本主義制度,同時要批判資本主義反動和腐朽的思想……,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是的,在大方向上,今天的中國並未悖離鄧小平當年的論述,且對資本主義“去蕪存菁”的活用。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上評價:“鄧小平帶領中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人唯才,沒有地域與派系之分;心機不復雜,不懷恨報復,是一個嚴厲、急切、要求高但講道理,治國方式始終如一的政治人物。”如果他用人存有私心或治國方向搖擺不定,中國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所以說鄧小平改變了中國的命運,而“不思改革的社會主義”?朝鮮就是反面教材。

蔣經國推動臺灣改革與發展

臺灣部分民眾對“蔣家”(尤其是對蔣介石)不太諒解,間中的“恩怨情仇”很難一言以蔽之;不過對蔣經國,沒有人會對他口出惡言。蔣經國自1978年起出任臺灣地區總統,直到1988年初於任內逝世;他在中美斷交、國際地位被孤立的局勢中,大力發展經濟,推動民主政治,進而成就臺灣今天的產經地位。

清廉、勤政、用人唯才,所以蔣經國主政期間的內閣官員全是頂尖人才,包括李國鼎、孫運璿、俞國華、趙耀東、錢思亮、吳大猷等人,人才決定未來命運,在臺灣發展過程中得到驗證。

在蔣介石時代(1975年之前),臺灣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國防預算佔財政總預算比率高達60%至70%,佔GDP比率10%上下;在今天看來,這是匪夷所思的天文數字。當國防經費佔了過半的財政預算,談何發展與建設?

1974年至去世為止,蔣經國調整國防預算的比重,轉而朝向民主改革,以及為產業升級而推動一系列重大基建工程,包括10大經濟建設、發展科技產業、解除戒嚴、開放報禁(媒體與言論自由)、黨禁(成立政黨自由)、兩岸三通、總統與立委全民直選……,這些全是蔣經國在任內規劃或完成的。“改革”加速經濟及社會發展,創造了之後的臺灣經濟奇蹟。

臺灣與新加坡情況一樣,沒有天然資源,所以只能培育人才、發展尖端科技。1970年代末,臺灣推動傳統工業升級轉型的同時,也積極發展電子資訊(電腦與半導體)產業,包括鴻海、臺積電、和碩、華碩、廣達、仁寶、緯創、聯發科、日月光……,這些企業在全球資訊市場上擲地有聲!

今天的臺灣,排名世界500大的6家電腦資訊相關產業年產值3700億美元,約為大馬GDP的96%。2022年國民生產總值7627億美元、人均年所得3.3萬美元;更重要的是長期培養的高端人力資源,決定了臺灣產業國際競爭力與續航力。

李光耀打造新加坡奇蹟

“世界越亂,新加坡越強”是事實,而新加坡的基礎則是李光耀紥下的。寫稿時新幣兌令吉匯率1:3.52;1965年新加坡獨立時,雙方匯率1:1;當年兩國的國民年均所得相去不遠,今天大馬只有新加坡的15%。

2022年新加坡全球人才競爭力排名第2;他們各行各業從頂尖人才到基層勞力已連成牢不可破的防線,是全球人才集中地。政府機構的人才養成更是竭盡心力,內閣官員專業且清廉,足為大馬楷模。華為的任正非說:“華為儲備人才,不儲備美元,最終儲備出自己的人才庫。”新加坡正是如此。

再來就是經濟自由度,《2023經濟自由度指數》新加坡排名全球第1(大馬第42)。所以,Google母公司Alphabet、Meta、微軟、阿里巴巴、騰訊、TikTok等科技巨擘,都把新加坡做為自己的區域或全球總部。為什麼?大馬的營運成本不是不到新加坡的30%?讀者自己去反思吧!

2022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4668億美元,人均GDP8.28萬美元,全球排名第5。新加坡沒有天然資源、沒有土地、連淡水都靠大馬供應,那麼靠什麼而起?話題還是回到李光耀一開始就堅信的“人才立國”原則,靠錢賺錢太慢了,只有人才方能推動發展。

新加坡所以成為世界頂尖的強國,主要是靠5大核心競爭力,亦即人才、經濟自由度、國際金融中心、高效率廉潔的政府、嚴謹的法律和完善的制度,而3R從來不是問題,反觀大馬呢?

鄧小平、蔣經國、李光耀的遠見與雄才大略,決定了中、臺、新的國際競爭力與持續發展。希望首相安華也能在大馬的政治、經濟、族群融合、社會發展、人才養成方面進行改革;中、臺、新的翻身用了40多年,所以只要動起來,為時不晚!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