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少议题,在经历了社会经济变迁,尤其是政治版图的巨大重组后,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容易辨识黑白。没有经过更严谨和细致的学术研究,是不能依照以往的经验来做分析,更不要说马上就做定论了。
ADVERTISEMENT
近期华社开始重视学术研究,拉曼大学设立了一个以大马佛教为关怀焦点的佛教研究中心,华社研究中心在新领导人的领导下也开始活跃起来。
佛教界洪祖丰居士为佛教研究中心下了很好的定位,即成为马佛教知识库,建立马佛教话语权,从上到下发展佛教,也同时提高佛教形象。相比过往华社对学术研究的冷漠,现在部分人士已经理解深入研究,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必要基础之一。
一般华裔民众把精力放在个人经济成就的打拼上,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商家和饮食业小商无不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寻找商机,而上班或自雇人士,也孜孜不倦为生计操劳。再来就是人数不多的艺术创作者,比如文学家、画家、戏剧家、舞蹈表演者等等。华社现有的知识界,主要是围绕在媒体的评论员,缺乏针对个别课题,学有专长的学者和研究员。近期遇到一位熟悉台湾媒体生态的新闻工作者,他告诉我说,要做课题采访,大马华社主要是有很多评论员,而不是学者或研究员。
国内不少议题,在经历了社会经济变迁,尤其是政治版图的巨大重组后,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容易辨识黑白。没有经过更严谨和细致的学术研究,是不能依照以往的经验来做分析,更不要说马上就做定论了。
而在知识观点的接轨上,也异常缓慢,甚至有很多遗漏之处。这是一个很吊诡的问题。原本随着中国和台湾中文知识界逐渐强大,而且在互联网链接的便利下,大马华社和全球最新的知识传播理应更密切。可惜,现实并非如此。
首先是人才流失的问题非常严重。不少高级知识分子,由于全球人才的流动,选择移居他方。华社并没有维持基本的学术环境让他们不受干扰的专心做学问。到了他国,学术的兴趣因待业机构的需要而转变,造成了以大马华社作为思考的学术课题也直接减少了。所以,在国内设立学术研究中心是有必要的。
另外,在本地私立和公立大学的学术人员,由于当前处在一个期待非常高的教职要求环境中,他们的职业发展是要满足国内学术鉴定机构和国家高教排名的需要。多数人在水深火热中,只能把剩余而有限的精力放在比较容易达标的研究上,争取个人在薪资和职务的晋升多于真正的学术成长。
他们原本是大马学术的希望,但在那种高度要求的环境中,生产出来的往往是技术性的学术文章。翻看以前的文章,惊喜多于当前的喜悦。这造成了很多迫切需要反思的课题,并没有真正获得关注,因为在以排名绩效的要求下,大马学术人员没有多余的奢侈时光,慢慢地创作学术作品。
整体而言,虽然大马有很多文章在学术期刊发表,但在人文议题上并不比以前来的进步。所以我认为,大马华人并不比以前更聪明,顶多只是有更多消化不良的资讯,在思辨能力和对自己的理解则有待加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