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聽話,小心Bengali捉你啊!”這大概是許多華裔朋友小時候最怕聽到的一句話。然而,這也是對錫克人最常見的雙重誤解。
馬來西亞錫克青年組織(Sikh Naujawan Sabha Malaysia,SNSM)助理秘書長賈斯比爾星(Jasbir Singh)說,Bengali是來自印度東北部的孟加拉(Bengal),而早期的錫克人來自旁遮普,位於印度西北部。“人們要拿錫克人嚇唬小孩,但我很肯定,錫克人都很好的。”
ADVERTISEMENT
高大壯碩的身材,用頭巾纏繞長髮包成一個大包頭,和一臉大鬍子,是一般人對錫克人的印象。“應該是因為滿臉鬍子看起來很可怕吧……”賈斯比爾星記得小時候,人們看到錫克人都覺得害怕。“其實,錫克人都很友善,時刻保持謙虛、冷靜,不隨便發脾氣。”
“也有女性把頭髮纏起包起來,通常比較圓。”不過,本地常見的錫克女性多數露出頭髮,或披上頭巾。賈斯比爾星說,正因頭巾,有時她們會被誤認為穆斯林。他說,印度旁遮普除了有錫克人,也有穆斯林,在那裡人們有著相同文化,只是宗教信仰不同。
錫克人名字來源──翻經典取名
古代旁遮普屬於印度,以前盛行種姓制度。賈斯比爾星解釋,錫克教規定男性都為Singh,女性都為Kaur,因為家族姓氏能讓人追溯到原本的種姓階級,並不符合錫克教追求平等的教義,因此,錫克人只在名字後加上Singh或Kaur,至多再加上父親的名字。
另外,錫克人取名字的方法也很特別。一般上嬰兒出生,父母把孩子帶到錫克廟祈禱。他們會隨意翻開經典《Sri Guru Granth Sahib》,翻到某一頁的首句完整詩句的首字母,就是孩子名字的首字母。若翻開那一頁不是完整詩句,則往前一頁追溯句首。
例如賈斯比爾星,當時翻到的首字母是旁遮普文的“J”。父母替他取名Jasbir,Jas意為讚美,Bir意為戰士。“我們的名字都是來自經典,經典是我們的活導師,是唯一指引我們,給予教誨的導師。”
分佈4地生活,獲政府支持
在馬來西亞,目前錫克人群體人口大約佔8至10萬人。他們主要分佈在檳城、怡保、雪隆地區和柔佛州,這與過去英殖民時期的發展有關。海峽殖民地如檳城、新加坡以及礦場怡保、吉隆坡有較多錫克人,柔佛則因與新加坡非常靠近。
賈斯比爾星說,馬來西亞政府對錫克群體非常支持,錫克廟有需要時都能獲得撥款。但,因為不同族群對錫克教認識不深,錫克人有時會遇到一些棘手的情況。
例如,教育部其實已經頒佈指南允許錫克裔學生留長頭髮、鬍鬚,以及佩戴手環,最近又發生一名錫克學生被校方要求剃鬍子。賈斯比爾星說,他們就出示教育部指南,解決這件事。“我們只是想提醒大家,請理解為什麼錫克人要蓄髮。”
開設學院傳承旁遮普語,讓下一代莫忘自己的母語
錫克人大部分來自印度旁遮普,慣寫旁遮普文,說旁遮普語。而我們熟知的另一印度群體則是淡米爾人(Tamil),來自印度南方,他們使用的語言和文字是淡米爾。這和本地華裔的祖籍概念相同,福建人、廣東人、潮州人各有自己的祖籍傳統文化與方言。
賈斯比爾星和太太都能說旁遮普語,孩子的讀寫沒有問題,但說得沒像父母那般流利。馬來西亞的錫克族群在各地開設旁遮普語言學院,讓小孩都能接受有系統的語言教育,掌握聽說讀寫。“而且我們還有學生報考SPM(大馬教育文憑考試)旁遮普語科,令人欣慰。”
馬來西亞錫克青年組織每年還會舉辦旁遮普語言比賽,項目包括新聞播報、辯論、即興演講等,北中南馬三區的學生會聚在一起比賽。“不過我們的目的不是競爭,而是希望讓孩子相互比較欣賞,看到其他演講表現精彩的朋友,也能有動力推動自己進步。”
相關報道: 【錫克精神/01】Vaisakhi豐收節慶祝什麼?──先從錫克教創教歷史說起…… 【錫克精神/03】吉隆坡警察錫克廟──細說錫克人的警察故事 延伸閱讀: 【十五碑小印度:一】慢步小印度──聆聽它的歷史故事 【十五碑小印度:二】敦辛班丹路(Jalan Tun Sambanthan):藏匿在小巷的花環檔口 【十五碑小印度:三】柏哈拉路(Jalan Berhala):隱藏在十五碑的印度藝術文化殿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