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常菜在许多人心里,独有一份在其他地方都尝不到的“家的味道”,而家常菜贵就贵在家常二字,通过美食将家庭成员联系在一起。
本期社区报的《私房好菜》将为读者介绍蔡蕙霞与罗春生两夫妇的拿手好菜:潮州红桃粿、咸菜鸭汤以及自制玫瑰鲜花饼,听他们分享满是儿时味道的家常菜故事。

童年被各式潮州美食围绕
蔡蕙霞本身是潮州人,加上父亲以前在俗称“三楼”的士都兰达拉组屋区经营杂货店,那一带的居民也大多数是潮州人,所以她的童年总是被各式各样的潮州美食围绕,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潮州红桃粿。
红桃粿是潮州人拜神祭祖的必备品,但她的父母那一辈不会做传统潮州糕点,外婆则是做粽子比较多,也没有做桃粿这类糕点,所以家里没人传承到这个传统糕点的制作。
她记得小时候家里吃的红桃粿是跟一位住在附近的老阿姨订购的,而且每一次订购就是三四十片的量。这让她认定了红桃粿的味道,就应该像那位老阿姨制作的那般皮Q料香。
但随着那位老阿姨退休不再制作红桃粿,她在市面上遍寻不获口感一样好的红桃粿。抱着这么好吃的红桃粿就这样失传很可惜的想法,她萌生了自己把小时候的味道复刻出来的想法。
行管令期间与夫研发红桃粿
在行管令期间,蔡蕙霞与丈夫一起研发,想要凭记忆中的“小时候的味道”,模仿出当年吃到的粿皮质感和内馅糯米饭的香气。他们决定从红桃粿的炒糯米内馅开始着手,先把糯米和配料的比例找出来,再来寻找粿皮的制作方法。
她开始在上网寻找制作红桃粿的食谱,由丈夫跟着食谱上的材料把馅料炒出来。开始时试了几次她一直觉得味道不对,与记忆中的儿时味道相比仿佛少了什么。经过各种不同的尝试及煮法,才终于让他们找到了最完美的黄金比例。

罗春生接口道,他们最后是用洋葱炸出葱油,接着把香菇、虾米、花生等配料与糯米一起下去炒,过后盛上来再去蒸。这样配料的味道就能与糯米的香气融合,品尝的时候也能吃到每样配料各自的独特味道。
“单是作为馅料的糯米饭,从开始准备到完成蒸制,就需要耗时2个半至3小时。”
他说,以前看妈妈包粽子的步骤也是这样,把糯米与各种配料一起炒成馅料后,再包成粽子拿去煮,因此他觉得红桃粿的制作原理应该也差不多,而他直到自己尝试制作后,才知道原来事情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容易。
内馅的部分解决了,他们可以开始研究制作粿皮。原本他们以为红桃粿的馅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没想到看似容易制作的粿皮才是他们觉得最难、最挫败的部分。
耗半年掌握粿皮技巧
蔡蕙霞说因为一直觉得粿皮的口感不对,从开始尝试到成功制作粿皮,他们共耗费了半年的时间。
她指出,也是在自己制作后,她才明白当初老阿姨因为年岁渐长选择退休不做红桃粿的原因,原来要把粿皮做得Q弹有韧性又不硬,需要花费力气及手工去揉面。后来,她得到制作红桃粿的师傅指点,并且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才终于找到自己想要的口感。
“反正行管令期间只能待在家,刚好就拿来研究红桃粿的制作。我不怕做失败了丢材料,只是想要找到自己要的那个味道和口感。”
罗春生:想念妈妈煮的菜时就下厨
另一道要介绍给读者的咸菜鸭汤,同样是潮州名菜之一。
蔡蕙霞说,这是潮州人逢年过节家里会煮的一道家常菜肴,她在结婚后第一年回婆家过年时尝到了家婆煮的这道汤。因为以前家里没有煮过这道菜,她到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潮州人有这样一道菜。

她品尝过后就被这道汤的鲜香味美给俘虏了,她和丈夫担心以后吃不到这样的好味道,于是决定将这道菜学起来。
她的家婆是被广东家庭领养的潮州人,平时家里煮的多数是广东及客家菜系。这道汤品是她印象中家婆煮过的唯一一道潮州菜。家婆也把做法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儿子(她的丈夫),成为了他的其中一道拿手好菜。
“咸菜鸭汤使用的是番鸭,因为番鸭的肉质紧实油脂较少,其他的配料也很简单,包括咸水梅、番茄、白萝卜以及用来祛除鸭肉寒性的姜,需用小火慢炖,上桌前用一点盐调味就可以了。”
她说,丈夫小时候,这道汤常在家里的饭桌上出现,现在丈夫也很常在家里煮这道汤给家人品尝。
罗春生表示,他从小在家里看妈妈下厨,看久了多少也能比划出来,加上自己原本就对尝试新的料理有兴趣,所以对妈妈以前煮过的“大菜”,他都很愿意学和尝试,尤其是结婚后他们就搬出来自己住,不能一直回去吃饭,偶尔想念妈妈煮的菜时,他就会自己下厨解解馋。
改良云南鲜花饼
玫瑰鲜花饼馅香可口
最后一道要介绍的是甜点——从云南鲜花饼改良而来的玫瑰鲜花饼。

蔡蕙霞说,当初是因为想要制作一款不一样的年饼,于是她开始在本地寻找可食用的玫瑰花瓣作为馅料,腌渍后包入饼皮内再烘烤。
她分享这道甜点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去除玫瑰花本身自带难以入口的天然苦涩味。她也是经过多番尝试,才找到了克服的方法。
她最后制作出来的这款玫瑰鲜花饼,外皮有浓厚的牛油香气,内馅香甜可口,吃完齿颊留香,广受亲朋戚友的好评。
罗春生指出,美食很多时候也成为联系父母与孩子的其中一种方式,就像孩子在回家的路程中就已经开始想回家要吃什么,父母也会在知道孩子要回家的前几天就忙着张罗食材,孩子一到家就忙前忙后准备一桌子孩子爱吃的菜。
家常菜维系家庭关系
“这些都成为家常菜维系家庭关系的一种方式。”
蔡蕙霞搭腔道,就像他们的大儿子之前在新加坡工作,每次回来之前都会先打电话“点菜”,他们也会满足孩子的要求,特别准备他爱吃的菜。

她说,她与丈夫也鼓励孩子学下厨,不求精通,最重要是学会,煮出来的食物自己吃得下就好。她笑说,学会下厨至少以后不会饿死。
大儿子吃厌外食学下厨
蔡蕙霞有两个儿子,她说大儿子在新加坡工作的时候,因为吃厌了外食,被逼着学习下厨,两夫妻也曾接过儿子打回来询问他们某道菜的煮法,或者食材要怎么料理的求救电话,后来慢慢的他也学会了下厨。
她语带自豪地说:“他会煮亚叁鱼。”
另外,由于大儿子同样很喜欢吃红桃粿,小时候也吃过那位潮州老阿姨做的红桃粿,所以成为她在寻找儿时味道时的帮手,会在尝过他们炒的馅料后给出意见让他们参考。
除此之外,为了家人的健康,蔡蕙霞坚持在家烹饪不使用味精,只是以盐简单调味,让家人吃得美味也吃得健康。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减肥,是许多女性一生的目标,而俗话说“三分靠练,七分靠吃”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一顿营养均衡、搭配得宜的健康餐,绝对是健身与瘦身路上的强大助力。
在柔佛州居銮,有一位靓妈张婉婷,她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甚至健身伙伴,长期坚持准备健康餐。

本期《私房好菜》,就带大家一探她如何透过各种巧思,让健康餐不再单调,而是变得色香味俱全,令人无法抗拒。
张婉婷自两年前开始投入健身,就深知饮食对健身和体态管理的重要性,于是从健身教练那里学习如何合理分配餐点中的碳水、蛋白质与纤维,也积极在小红书等平台研究各种健康餐的食谱与制作方式。
为了让健康餐更好吃,张婉婷坚持使用优质食材,例如糙米、优质蛋白质如鸡胸肉、鸡腿肉(去皮)、鱼虾等,并搭配富含纤维的时蔬如西兰花、萝卜等。

用擂茶来当健康餐
因为从小就喜欢妈妈煮的擂茶,张婉婷的其中一个招牌菜,就是把这道传统客家料理融入健康餐中。
她说自己是在机缘巧合下,开始用擂茶来当成健康餐。
她介绍道,擂茶以蔬菜为主,如菜心、菜豆、树仔菜配上用蒜炒的豆腐,膳食纤维非常足够,是融合了香、浓、清新等独特感受的一道传统客家美食。
至于擂茶的汤底,则由九层塔、花生、芝麻等磨成的酱料调制而成。

“我会先将九层塔炒过,让擂茶汤更有香气,加入热水后的擂茶汤入口有浓郁的花生芝麻香气和微微的药草清香,再搭配蒜香豆腐与多种绿叶蔬菜的自然甜味,层次分明、回味无穷。”
为了以更健康的方式呈现擂茶风味,她选择在擂茶里加入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鸡胸肉,以符合健康饮食的需求。

九层塔腌鸡胸肉别有风味
她特别分享自己的小秘诀,她所使用的鸡胸肉也会用九层塔来腌制,让鸡肉入味后再稍微煸炒,意外的和擂茶饭菜的味道十分搭配。
“九层塔为鸡肉带来淡淡香味,配合咸香的汤头,令人一口接一口。”
这样一来,这道擂茶不仅有足够的膳食纤维,还营养满满、风味十足,一点都不用担心少了重要的蛋白质。
好油少调味 保持食物原味
健康餐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使用太多调味料。张婉婷说,她会避免使用过多油盐糖,只选择用海盐、胡椒、香料粉等简单调味,让食物保有原味,同时也很少使用发酵的酱油、糖等调味料。

“很多人觉得健康餐单调或没味道,其实只要用好的油、适量的香料调味,味道也可以很好。我喜欢去有机店买调味料,像是香料粉、九层塔等,用来腌制肉类,让它们不再单调。”

她也建议大家,健康餐的菜单要丰富多样,可以加上干煸西兰花、糙米炒饭(加虾和少许橄榄油),或是香煎鸡蛋(用不粘锅喷少许油煎)、咖哩鸡、三文鱼等,这样即使是一星期吃6天的健康餐,也能保持新鲜感。

“每次烹煮,我都会想办法让健康餐不一样,让孩子也爱吃。我认为,只有吃得满足、开心,才能坚持走得长久。”
很多人说吃健康餐不能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因此炒饭等食物是大忌,但张婉婷的餐单中却包括炒饭。

她说,用糙米饭来炒饭,加入优质蛋白的虾仁,萝卜、蔬菜等膳食纤维,并且用橄榄油来炒饭,炒饭也可以很健康。
张婉婷煮的咖哩鸡,则除了有大量的蔬菜如羊角豆等外,还会加入南瓜来增加甜度,这样就可不必添加白糖,配上糙米饭,就是元气满满的一餐。

健康餐配合健身 体脂降精神好
从坚持吃健康餐再到配合健身,张婉婷不仅自己的身形有了变化,体脂大幅下降,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有活力。

“要减肥塑身,饮食占70%、运动占30%,只靠运动效果不大,饮食一定要配合。长期吃健康餐,排便顺畅,皮肤状态好,精神也比较好,不容易疲惫。”
在疫情期间,她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便当,每天早上5时就起身,为孩子和家人准备一天所需的餐点而忙。
如今她已习惯亲自打点三餐,确保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受到保障。
就算偶尔外食,她也不会太苛责自己,但若有得选择,她会选择较为均衡的搭配方式,这已俨然成为她的习惯。
健康餐成亲友美好连结
有趣的是,张婉婷的健身伙伴也受到她的影响,开始重视和控制饮食,健身友之间互相鼓励,一起坚持。


“有伙伴真的很重要,尤其一开始不容易,但看到身形的变化后,就不想放弃了。”
张婉婷说,她的夫家十分注重饮食健康,她因此在结婚后开始学吃糙米饭,家婆也会帮着她一起准备健康餐,一起为奔赴健康饮食而努力。
她相信,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坚持下去,就一定会看到改变。
“吃得健康,也吃得快乐,这才是我想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