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沿海小鎮的李嘉玲和賴志合夫婦,在小小的工作室內創作一個又一個的木製玩偶。從樂樂、蘑菇樂到小龐,可愛小巧的模樣安撫成人的心靈。他們說:“之所以把玩偶叫‘小龐’,其實源自美國的龐克文化,最深沉的意義就是不被社會束縛的自由。”
ADVERTISEMENT
在名為Karen Handmade的手作攤位上,擺放著許多玩偶,而最顯眼的莫過於龐克機器人。住在柔佛豐盛港的李嘉玲和賴志合,北上擺攤是日常。
每個龐克機器人都不重樣
四方頭、齒輪眼、電阻器四肢、鐵絲網髮型……名為“小龐”的龐克機器人擁有不同模樣。李嘉玲說:“它們可以滑稽、嚴肅、搞笑,眼睛也可以只有一隻。”李嘉玲和賴志合不特意限定機器人的模樣,從設計上探索自由,正符合美國龐克文化提倡的自由精神。
賴志合的父親退休前以修理電器為職業,因此家裡可以尋獲不少電器零件,“除了電阻器、電容器外,手錶裡的齒輪和彈簧,也是製作龐克機器人的主要配件。”他們將這些零件設計成鬍子和眼睛,慢慢地機器人的模樣更多元。
惟李嘉玲表示,每個龐克機器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用來製作機器人的木頭,都有不一樣的花紋和顏色;每個龐克機器人也會不一樣的創作故事,有跳舞的、爆炸頭的,還有配合新年製作的,所以賣完就沒有了。”
除了龐克機器人,樂樂是李嘉玲一眾手作品中,最先有名字的手作品。
看著樂樂的微笑模樣,任誰都不自覺被療愈。她認為,或許是現今生活步調過快,“快節奏的東西太多,偶爾看到賞心悅目的小東西,就覺得舒服。”慢慢地,樂樂開始多了“新朋友”——蘑菇樂。
她表示,顧客喜歡將樂樂擺在辦公室,當心情浮躁時看一眼,心靈瞬間獲得療愈。
手作品受肯定開展手作之路
而住在國境以南的賴志合和李嘉玲,在當地開了名為“聚樂部”的工作室。
除了是製作手作玩偶的基地,也是李嘉玲教畫畫、舉辦工作坊的空間。在這之前,她是一名民宿管理者,閒暇之時都會以為廢物利用的概念製作手作品,慢慢地做成吊飾,當作擺設品放在民宿裡。
“那時我還不懂什麼是手作,只是喜歡做一些小東西擺在民宿的房間。那時就有外國旅客說可以拿來賣,我還反問:怎樣拿來賣?因為當時只是我自己喜歡,單純佈置而已。”直到民宿結業前夕,她邀請好友舉辦市集。最初的想法是為民宿生涯做個完美結尾,殊不知攤位上的手作品幾乎售盡,李嘉玲說:“原來真的是有人懂欣賞的。”
於是,夫婦倆在2017年正式加入手作人的行列,店鋪取名為Karen Handmade。
兩人各司其職創作慢生活
李嘉玲從作畫中獲得內心的平靜,“我一開始也不知道會做出什麼的東西,就一直畫……慢慢變成這些小東西。”
當腦海中靈感浮現,她便著手嘗試,“也不會因為‘錯’了而放棄,“它(玩偶)出來就是出來了,不會有感覺不對拆掉的狀況。按照當時做出來的感覺,不會有第二個類似的它了。”構想是李嘉玲負責的部分,而賴志合則負責鋸木的硬活。
兩人合作無間,平淡、漫步調的生活,彷彿就是他們嚮往的日常。
“我們住在豐盛港,沒有大型購物商場、沒有娛樂,但我們也多出很多自己的時間。”工作以外的時間,兩人就是“自由身”,“比起活躍的運動,我們更喜歡待在海邊,靜靜的就很舒服。但靜靜的時候,我們很喜歡想東西,又會有手作的靈感了。”
說看海就看海,她笑言,周遭有人都會羨慕夫婦倆“安逸”生活。賴志合在一旁補充說,“或許是我們的物慾比較低,每個人追求生活要的不一樣。”
“要活得自在,是否關乎取捨?”脫口而出這樣一句,李嘉玲卻不這麼認為,“也不是說取捨,就是我本來就不需要這些東西。假設要喝咖啡,我可能選擇kopitiam兩塊錢的,或自己泡。”
從手作品可感受到創作者的情緒
取名為Karen Handmade的手作小店,累積了一定的顧客群,從最開始只有實體攤位,到詢問度日益增加,李嘉玲只好開設粉絲頁面。
“最早的時候,我們很瘋狂到處擺攤。現在比較慢,可能一個月一次或幾個月一次。每個禮拜都擺攤的話,其實就是逼自己出來,那個心是不開心的。”不開心的情緒無意流露作品中,賴志合說:“她之前心情不好,顧客一看到我們的作品也會感受到,他們會特別私信跟我們聊。”
因此,對於Karen Handmade手作,李嘉玲只想將它成為日常的一部分,她說:“我想所以我做,不是說為了擺攤才去做,我沒有那麼高的期望,就讓它隨緣吧!”
正如兩人選擇了過得簡單、過得慢的生活態度一樣。
相關文章: 椰棗(Kurma),穆斯林最佳開齋食物 帶你認識大唐盛世的服飾演變 RR Rhapsody(人人日記)/我們家的包都是全球獨家限量版 手工制鐵絲籃子 就快絕跡的傳統手藝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