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人們是時候不要太認真,把娛樂界的歸還娛樂,把真相留給法庭和議會殿堂就好。那裡有著很多更多人們極想知道,卻又無法追尋的真相。
前陣子網絡吵架,雖然通常熱度最多三天就退了,但是潛伏在留言區往往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言論,也或多或少反映了發言者的素質和知識基礎。
ADVERTISEMENT
無可否認,這世間很多時候都存在著一些客觀條件的影響。雖然大家都在致力消除各種形式的歧視和偏見,但是外貌身形、性別印象、階層背景等等都會成為外界對某些衝突事件未審先判的刻板印象。
比如咸豐年間的“拖車姐”事件,大聲尖銳的聲量,再加上當時的政治氛圍,很快就被路人們斷定為護主心切,進而打上無理取鬧的標籤。
哪怕那名姐姐當時可能因為執法太嚴而陷入困擾引爆情緒,失控的背後可能還有值得檢討的原因,可惜都被帶偏節奏成為一場鬧劇狂歡。
大鬧靈堂要真相,或許用詞激烈,語氣聲調更激烈。再加上包括你我他在內的網民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八卦心態,如看直播般湧入圍觀,這才引起各種關注和話題。
情緒失控,大聲就輸了,是很多人給下的負面標籤,卻少有人去探討失控背後的原因所在。比如,對於網紅的prank惡作劇吸引流量的行為是否累積到了忍無可忍無法再忍的反感?
那些大批支持尋求“真相”的網民,未必是漠視採訪專業,很可能是對炒作手法的厭惡和厭倦。
每個人都有喜好的自由,就像一些人看到某個品牌就會預設它的立場,某些藝人的人物設定也是過濾受眾的市場手法而已。
在娛樂至死的年代,真相重要嗎?特別是一個娛樂圈的人,就像前幾年華人圈一位經典歌手“被證實”去世後,幾乎所有媒體都給了點版位貢獻了流量,不料一覺醒來,他的經紀人再出來澄清他並沒有死。
這樣的鬧劇,傷害性不大,對於公信力的侮辱卻極強。也許人們是時候不要太認真,把娛樂界的歸還娛樂,把真相留給法庭和議會殿堂就好。那裡有著很多更多人們極想知道,卻又無法追尋的真相。
網絡讓人們更靠近,毫不認識的人們可以被聚集在一個留言區熱烈討論或激烈吵架。資訊量爆炸觸手即得,只有不想要知道的,從來沒有不能被知道的。
就像不久前的馬來網絡社群吵架吵大了,就去肉搜對方的SPM成績單掛上網加以羞辱,雖然那真的不是一份好看的成績單,雖然很多人都當作小孩子玩泥沙般的鬧劇來笑過就算了,但是事件的背後也體現了政府機構對國民隱私和個人資料保護的缺失。
為什麼沒人去反思一個陌生的網民可以肉搜打印某個陌生人的成績單,而且不需要本人驗證?
成績單事件讓人細思恐極的是,只要到相關單位輸入全名,是否就能無須驗證搜查出這個名字之下的所有相關訊息?
就這樣,還需要什麼國民資料樞紐終端?系統洩漏與否看來並不是那麼重要了。畢竟它們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的完善保密。背後的真相是什麼,還有沒有別的真相?誰會有興趣去探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