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化矛盾,捆綁他人利益
其實,還有另一招, “激化矛盾,捆綁他人利益”。這一招畢竟是”殺手上上策“!我先用個人體驗來訴說一個故事來解釋。
ADVERTISEMENT
在一個充滿緊張氣氛的日子,我遇到了一次讓人哭笑不得的經歷。那天,我正趕著去接孩子放學,卻沒想到,我的車路被一輛隨意停放的車堵住了。我下車,急切地希望對方能移動車輛,卻遭到了車主的嘲諷與不屑,他冷漠地說:“你自己看著辦,技術不行就是你的問題,我可沒空理你。”
我愣在那裡,無奈之下回到車內,對妻子說:“要不咱們先不急,我去買兩杯飲料回來?”妻子擔憂地看著我:“這不是在添亂嗎?”我卻輕描淡寫地笑著:“沒關係,你想喝什麼?”於是,我就去買飲料了。
不久,其他車主也遭遇了堵車的困境。他們紛紛向我的妻子抱怨:“你們怎麼能這樣任性,堵了路還去買飲料!”妻子尷尬地解釋:“他馬上就回來。”但這並沒有緩解憤怒的氣氛。
當我帶著飲料回到現場時,我指著那輛堵路的車說:“我也是受害者,我也在趕時間。”現場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一位女士怒不可遏,立刻撥打電話投訴。
很快,原本囂張的車主被找了回來。面對眾人的指責,他依舊不屑一顧,挑釁地說:“你們這是趕著去投胎嗎?”這句話徹底點燃了眾怒,他的囂張態度讓他成了眾矢之的。
當矛盾頂死了,又沒辦法解決, 只能激化矛盾, 讓別人來處理。就好像襪子風波,自己解決不了的矛盾,就想辦法把矛盾擴大。 到時就有人出面解決問題。
故意擴大問題 迫使相關方面出面解決
在處理看似無解的矛盾時,激化矛盾,讓問題擴大化,以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介入,有時候成為了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這種做法就像是襪子風波,當個人難以解決某個問題時,故意擴大問題的影響範圍,使之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從而迫使相關方面出面解決。這樣的策略雖然看似讓問題複雜化,但實際上可能是尋找解決方案的一種方式。然後我們就隔岸觀火,又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在複雜的社會互動中,當某個問題似乎無法通過常規方法解決時,故意激化矛盾,可能會促使更多利益相關者介入。這種做法的背後邏輯是,只有當問題影響到更多人的利益時,相關人士才會有動力參與解決問題。此時,問題不再是個人或少數人的事,而變成了一個集體關注的議題。尤其是當你的問題同時牽扯到他人的利益時,他們才會心甘情願地幫你處理問題。
然而,這種策略並非沒有風險。它可能導致情況進一步惡化,甚至失控。因此,使用這種策略需要極大的謹慎和精確的判斷力。一個經驗不足的顧問可能會誤判情況,反而加劇矛盾,而一個經驗豐富、心理洞察力強的顧問,則可能通過精準操作,將問題引向積極的解決方向。
面對複雜問題應選擇合適顧問
這就是為什麼,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選擇合適的顧問至關重要。一個有眼光、能夠與真正有實力和經驗的心理學顧問合作的人,可能會更有可能通過這種策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不僅是一種策略的運用,更是對人性、社會動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所以,人類行為(Humanology)充分利用了,“關係 – Technical know-who” 和 “智慧- Technical know-how” 來解決問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