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22/04/2024

文化

艺术

ASWARA

酬神戏

戏曲

大马戏曲

马来西亚国家艺术文化资产大学

黄爱明

DTECI

【戲曲香火/01】大馬戲曲末路求存,兩大錦囊:解救困境,尋找出路

报道:本刊 林德成 摄影:本报 谭湘璇 部分照片:本报资料中心

大馬戲曲今非昔比,老戲迷流失、演員斷層、鄉音式微、演出機會匱乏,整個產業深陷難以突破的窘境。但是,本地依然有一批戲曲守護者堅守戲臺,延續戲曲藝術的香火,而他們的求存之道是不斷探索,改變傳播方式。

【戏曲香火/01】大马戏曲末路求存,两大锦囊:解救困境,寻找出路
本地戲曲劇團面臨很多危機,其中一個是演員斷層,缺乏年輕人加入劇團,只能依靠老將支撐。

戲曲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獨特統稱,表演融合了音樂、舞蹈、美學、武術各種元素。需知戲臺上本無一物,當戲曲演員站到中央,施展渾厚圓潤的腔調,一個眼神、一個姿勢,便能呈現出層次遞進的情感和角色性格。

ADVERTISEMENT

只不過,面對科技浪潮,傳統戲曲毫無招架之力。在一些人眼中,戲曲更與酬神戲劃上等號,節奏緩慢,劇情古舊,很難引起共鳴。

如今老戲迷迅速流失,戲班劇團亦面對多重挑戰,像是演員斷層、鄉音式微、演出機會匱乏,整個產業深陷難以突破的窘境。

儘管如此,本地依然有一批戲曲守護者堅守戲臺,延續戲曲藝術的香火,而他們的求存之道是不斷探索,改變傳播方式。

如何挽救頹勢的大馬戲曲?

大馬戲曲今非昔比,早年觀眾會自帶凳子在棚前等候。現在臺下無人,臺上演出還真的做給神明看。許多戲曲前輩苦嘆根本沒有年輕演員接手,僅能依靠老將支撐,頂著疲態身軀,盡心盡力演好每一齣戲。

眼見戲曲走向衰落,馬來西亞國家藝術資產大學()碩博研究所主任黃愛明博士於心不忍,想盡辦法挽救大馬戲曲頹勢。

在2022年國家文化遺產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上,她發表了一份戲曲傳承計劃,提出名為“ Action Framework”(下文簡稱DTECI行動框架),期限為20年。

“我當時是收到一種‘calling’(心靈召喚)去做這件事。”黃愛明認為,或許與自身生活經驗有關。年幼時,在蘆骨老家附近有兩間廟,分別為大聖爺廟和鳳山寺。每逢神誕慶典,前者會邀請粵戲班公演,後者則邀請福建戲班。父母親很自然地帶著她一起看戲,雖對劇情不瞭解,卻無阻她看戲的樂趣。

長大後,她報讀馬來西亞藝術學院(MIA)戲劇系。接著,為了汲取不同養分,於1994年遠赴日本留學12年。“我覺得這些(戲曲)東西一直有在潛意識裡面聯繫著,雖然我那時做現代劇,但會有意識地想到過去的傳統戲曲。”

【戏曲香火/01】大马戏曲末路求存,两大锦囊:解救困境,寻找出路
黃愛明稱,一個劇團的演出水平是由很多因素所造成。如果沒有深入探討就一口斷定對方的資歷和造詣就不公平。如果撇下成見,可能會看到對方演戲的認真和堅持,他們其實在守護著這個傳統的戲曲技藝。
大馬戲曲演出品控不佳

1990年代在日本留學期間,黃愛明從老師身上學會培養藝術眼光,學習鑑賞當地民俗藝能演出。間中,她想起了家鄉戲曲,便趁空檔回國,重新認識和觀賞本地戲曲表演。

本以為會有驚豔收穫,殊不知卻迎來失落,打破了她的想像。整場演出不嚴謹,演員手上甚至戴著手錶,兩位演員對戲時,並沒有真正交流,只是流於形式。

“我覺得有點敷衍,這樣的水平,我是不想看啊!”說完,她嘆了一口氣,“這也不能怪他們,我那個年代已經沒有人要看戲曲了。”

然而,即使想看戲曲也不容易,必須等到有酬神戲才有機會看到演出。當YouTube普及後,許多人就不會專程等待酬神活動看戲了,因為網絡可以看到很多高水平素質的戲曲演出。

【戏曲香火/01】大马戏曲末路求存,两大锦囊:解救困境,寻找出路

【戏曲香火/01】大马戏曲末路求存,两大锦囊:解救困境,寻找出路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粵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香港是粵劇藝術重鎮,從90年代末開始一直推廣粵劇文化,培養新一代粵劇演員。(圖:香港八和會館官網)
錦囊一︱申遺,推動戲曲發展

究竟要如何振興大馬戲曲?黃愛明手上有兩大錦囊:申遺和“DTECI行動框架”。

她認為,將傳統戲曲申遺之後,便能奠定這些戲曲的地位,可以喚醒大家重新關注這個華族文化。以粵劇為例,它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香港是粵劇的藝術重鎮,在1999和2001年,當地的香港演藝學院已經先後開辦關於戲曲的全日制文憑及深造文憑課程。繼而在2013年正式成立戲曲學院,創辦全球首個戲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課程。

為了推廣這項活態藝術遺產,當地一些中小學把粵劇教學納入音樂正課,甚至有各種粵劇表演和粵曲班的課外活動。

她坦言一直在物色團隊,希望能召集各個劇種的年輕領袖,一起推動大馬戲曲發展。

【戏曲香火/01】大马戏曲末路求存,两大锦囊:解救困境,寻找出路
國內唯一傳承五代人的潮州鐵枝木偶戲,曾獲得喬治市文化遺產瑰寶獎。
錦囊二︱DTECI行動框架──守護戲曲,走出新方向

說到“DTECI行動框架”,分別指向5個行動方案——紀錄(Document)、傳播(Transmit)、展覽(Exhibit)、創造(Create)和改進(Improve)

黃愛明認為,若要談論傳承的概念,需要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框架,用非物質化文化的框架來守護傳統戲曲。她提及的5個行動方案分別為:

第一、紀藝:通過攝影、紀錄片、文字研究去記載本土戲曲的歷史、藝術發展與現況。

第二、傳藝,即播種:首先,為老戲迷科普戲曲知識,深入瞭解戲曲概念。其次,鼓勵長輩與孫子分享戲曲故事,從小認識戲曲。同時,以訓練現代劇場科班出身的演員,成為戲曲接班人的快速通道。最後是走進校園和社區,把戲曲普及化。

第三、展藝:藉助展覽讓民眾瞭解戲曲歷史、服飾美學、道具展示等等。

第四、創/賞藝:將戲曲帶到日常公共空間演出,比如劇場、美術館,讓戲曲在不同場域展現。

最後一個“藝”則是藝人福利,她希望通過上述4個“藝”,為戲曲演員帶來工作機會。目前而言,酬神戲還是本地戲曲演員的主要業務,偶爾會有海外演出。

以酬神戲為例,演員的繁忙期是農曆六月至十月之間,其餘月份必須依靠副業賺取收入。她認為,在這些非繁忙月份,演員可以提供戲曲教學,又或者創新演出劇本。

當然,市面上還是會有不公之事。例如主辦單位願意支付經費給藝人和網紅,可是聘請戲曲演員時,卻要求折扣優惠。

【戏曲香火/01】大马戏曲末路求存,两大锦囊:解救困境,寻找出路
黃愛明說,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有給小孩子接觸戲曲,或許一天他們會“開竅”,想要接納這個藝術,深入瞭解這項傳統。
政府撥款輔助,可申請補助金

“華人有一個迷思,認為政府不會撥款給華裔(的活動)。但是,我們有沒有去了解政府的計劃?”她無奈地說,當旅遊、藝術及文化部舉辦關於國家文化政策的探討會時,華裔藝術文化團隊鮮少會出席。

倘若真的要獲得資助,需要改變心態,常與政府單位聯合和合作。可是很多民間團體不願主動了解和溝通,最後誤以為政府沒有輔助。

她稱,旅遊、藝術和文化部有提供文化領域配對補助金(Geran Sepadan Sektor Kebudayaan),最高申請款額是50萬令吉。任何民間團體機構都可以申請。另外,政府亦有支持一些小型項目,比如拍攝文化傳統的紀錄片,視頻製作團隊可以申請資金補助。

她補充,一些團體很依賴華裔議員爭取權益。然而,這只是其中一個管道,團體管理層是可以直接和政府單位溝通。

【戏曲香火/01】大马戏曲末路求存,两大锦囊:解救困境,寻找出路
ASWARA的座右銘是“Melangkah ke Hadapan Bersama Tradisi”,他們有在關注瑪蓉舞劇(Mak Yong)、皮影戲和吉打傳統馬來劇場Mek Mulung。
如何提升表演藝術,吸引全民看戲?

突然,黃愛明向我拋問,本土戲曲能不能上升到全馬民眾都看得懂的表演藝術?藝術是一種語言,表演形式也是一種語言。

國外戲曲已經進入劇場演出,許多受英文教育的觀眾或外國人,即使聽不懂戲曲演員在唱什麼,但因為表演身段、武打動作、唱腔表情而深深愛上戲曲藝術。

為了迎合觀眾需求,許多戲曲演出也會結合舞臺藝術形式,將戲曲演出變得很唯美,通過燈光、音樂、佈景、3D動畫效果,營造出沉浸式的氛圍。

倘若戲曲脫離街戲階段,走入劇場、美術館、藝術中心,或許會開拓新的觀眾群,大家亦會逐步學習鑑賞和了解戲曲內容的意涵。

如今,她看到好些年輕人持續守護這些文化瑰寶,像是破浪布袋戲的林雲濠、潮州鐵枝木偶師吳慧玲、馬來西亞八和會館的林鑄良等等。她盼望未來可以有更多有意願和熱忱想推廣傳統戲曲的新生代,一起結合資源,落實DTECI的行動方案。

“大馬戲曲現在屬於低潮,不是沒有希望。”

相關報道:
【戲曲香火/02】肩負傳承與推廣使命,大馬粵劇迎來年輕新聲
【戲曲香火/03】獅城戲曲華麗轉身,進駐劇場煥發新生命
【戲曲香火/04】海南鄉音網紅麥英,讓戲曲在虛擬世界流傳

延伸閱讀:
傳統戲曲【一】戲說大戲:傳承戲曲,讓戲演下去
傳統戲曲【二】變與不變:傳統戲曲,轉型重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