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鑄良出生於粵劇世家,三代皆為大馬粵劇界的中流砥柱。外公陳金斗和外婆白凌霄是紅極一時的粵劇演員。父母林金成和陳雲卿亦是非常知名的粵劇前輩,甚至阿姨陳麗卿和姨丈朱錦紅也是粵劇演員。身為家族第三代傳人,他會不會壓力如泰山?如今,大馬戲曲風光不再,他又如何看待粵劇的發展前景?
“壓力一定會有的,畢竟來自粵劇世家。”現年42歲的林鑄良毫不猶豫地回答。不過,一臉帥氣的他並非全職演員,其正業是會計師。一旦卸下工作包袱,他便宛若換了一個人般,全情投入粵曲和粵劇表演當中。
ADVERTISEMENT
由於家人都是粵劇界的響噹噹人物,他時刻恪守規矩,舉止端莊,不讓人碎言閒語。登臺演出時,更是打醒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任何馬虎。需知臺下的老戲迷是看得很仔細,亦為最嚴厲的“導師”。倘若表演精彩絕倫,他們不吝讚美誇獎;要是稍有差池,卻會毫不留情地批評指正。
“如果我做錯事,師傅和家人都會中招。”所幸前輩都肯包容,若林鑄良做錯會給予指點。“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謙虛和禮貌,要多請教前輩。”
襁褓時期參與演戲?
林鑄良在戲班長大,小時候每逢假期或週末,會跟隨母親到處演出。“以前神功戲(酬神戲)臺下有很多銷售零食的嘛,我就跑去買零食。”
說到演出經驗,他一臉笑道,當他還在襁褓的時候,母親已經帶他“出場”演出了,不過出場形式有些不同。那時媽媽和阿姨一起演戲,媽媽是正印花旦(第一女主角),阿姨則是二幫花旦(第二女主角)。
阿姨在劇中需要抱著一個鬥倌(象徵嬰兒的道具),可是在箱裡一直找不到。情急之下,媽媽立即吩咐阿姨將睡在衣箱的林鑄良抱出去。“我阿姨出場之前還跟我說,‘你不要出聲啊!不要哭和不要講話!’轉頭就把我抱出去。我其實是半清醒的狀態,有聽到她在唱什麼。唱完後,她就把我放回原位。”說完,他不禁莞爾一笑。
若追溯首次的正式演出,他說,應該是馬來西亞八和會館在90年代製作的《香花山大賀壽》。這是一部超過百年曆史的粵劇傳統戲碼,在裡頭他客串一個角色,即〈觀音得道〉其中一個環節,扮演孫悟空的徒子徒孫。
對中國歷史感興趣,一頭栽進戲曲世界
“我會對古老戲產生興趣,是因為以前常聽外公分享很多故事。”外公會敘述很多他在中國演戲的經歷,又會分享粵劇的排場和格式,偶爾教導他基本的“手橋”(南拳)。
“不過,真正吸引我參與粵劇的是劇中的中國歷史。因為戲曲有很多中國歷史題材,像是《楊家將》、《三國演義》、《封神榜》、《水滸傳》、《包青天之七俠五義》等等。雖然受英文教育,但我對中國歷史非常有興趣。”
偶然一次機會,他接觸到《楊家將》的粵曲,就開始聆聽大量歷史題材的戲曲,比如《包公審陳世美》、《狸貓換太子》、《劉關張趙古城會》、《關雲長三氣曹操》諸如此類。當父親得知他對粵曲有興趣,便讓他接觸粵劇卡帶和錄影帶,從中汲取養分。
既然是粵劇世家,那麼會不會有一套完整的訓練系統?他思考幾秒,接著回答,不算有。父母的時代也沒有一套教學系統,全憑師傅手把手教導,傳授各種粵劇知識和技藝。
初入行,他從旁觀察,邊看邊學。父母親有時間會給予提點指導。後來馬來西亞粵劇之母蔡豔香收他為徒,為他打下紮實的演藝功底。
一對一手把手教學,貫徹傳統師徒制
粵劇演藝有4大基礎功——唱、做、念、打,一般上,粵劇演員必須先學會唱戲才能演戲。“所以我一開始是學唱(粵曲)的,之後玩音樂和學擊樂,接著才學演戲。”
他小學時曾學過小提琴,後來沒再繼續。直至中五考完大馬教育文憑(SPM),他才重新拎起小提琴,並向粵曲前輩鄧美蓉拜師,學習如何拍和。
早年都是採取師徒制,林鑄良每個星期要到老師家學習。“學到有成了,她便說不用上私人課了,直接跟隨她到會館拍和。如果有不對就現場指點。”
“(記者:為何沒有班課?)我們還是貫徹傳統的師徒制,不是學院制。早期如果學習基本功,比如踢腿、 走圓臺、練身段就會有班課。”
電臺──傳播粵曲的管道
師徒制有其優勢,可以因材施教,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徒弟。然而,一個人的力量有限,無法指導很多學生。萬一某位資深前輩逝世,他們的粵劇藝能亦隨之消失。
林鑄良坦言,未來需要建立教學系統,才能廣泛傳授粵曲和粵劇知識。他補充道,早年廣播電臺扮演了很重要的傳播角色。在七八十年代,大馬國營電臺“第五臺”(現稱愛FM)是有粵曲環節,每一個粵劇社輪流到電臺演唱,然後電臺錄製後,再將歌曲播出來。
曾有一位資深樂師告訴他,在50年代的時候,電臺沒有預錄形式,而是現場直播,在麥克風前說唱就唱。可見當時的粵曲前輩藝術造詣非常高,能夠完美地呈獻歌曲。
“以前劇社有很多職業老倌和樂師在指導,所以演出水平非常高。”他還記得檳城粵劇社的水準是可以直接錄製黑膠唱片,推出市場販售。當時劇社就有錢榮光(平喉)和馮寶霞(子喉)。
可惜,國營電臺後來停播節目,無形中流失了很多對粵曲有興趣的聽眾。
“搶救”粵劇錄影帶,保住珍貴歷史
林鑄良一直努力地將前人留下的錄影帶內容轉化成數碼內容,以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然而他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無法兼顧太多工作。
無可厚非,若能拍攝粵劇教學素材會更好。2020年,香港八和會館為了推廣粵劇文化,推出了《八和頻道:粵劇網上學堂》粵劇導賞教材(共47集),深入淺出講解粵劇技藝和演繹手法。
對他而言,製作線上視頻是長期項目,需要有人籌備、拍攝、剪輯和上傳視頻。此時,他會更著重在“搶救”錄影帶,因為一旦壞了就沒有了。
“很多前輩不在了,唯有看回他們的錄影帶或卡帶,找回這些藝術(精華)。”
走入校園,傳播粵劇,激發新生代的興趣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粵劇世界,他們會打“年輕牌”,讓觀眾和年輕世代知道——粵劇一點也不老。八和會館和華光社2023年受邀到千百家新村演出時,便派出年輕演員上陣。
他自豪地說,當時唱子喉的演員年僅12歲,演繹《三笑姻緣》時,馬上讓人眼前一亮。這正是他們想要的效果,打破固有觀念,激起新世代的興趣。“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他們的觀念,能做多少就多少。”
現為馬來西亞八和會館副總務的林鑄良聲稱,會館一直想盡辦法推動這門傳統藝術,這幾年恰好很幸運,有二十多歲的學生願意學習粵曲和粵劇。
其實,在2017年,八和會館曾受邀到尊孔獨中舉行三天兩夜的粵劇體驗營。然而時間太倉促,林鑄良等人只能減少唱功環節,把焦點放在身段和動作,讓學生實際體驗演戲的樂趣。去年,尊孔獨中再次邀請他們去分享,這一次報名人數更高達100人,可惜導師人手不足,他們被迫展延計劃。
相關報道: 【戲曲香火/01】大馬戲曲末路求存,兩大錦囊:解救困境,尋找出路 【戲曲香火/03】獅城戲曲華麗轉身,進駐劇場煥發新生命 【戲曲香火/04】海南鄉音網紅麥英,讓戲曲在虛擬世界流傳 延伸閱讀: 【學識粵語/01】廣府話好㜺鬼 【學識粵語/02】粵語字──識聽識講,咁識唔識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