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发布: 6:40pm 22/04/2024

工作

上学

读书

宫崎骏

书香日

世界读书日

读书日

黄美锦

【世界讀書日特別企劃】大書蟲阿姨寫給外甥的書話

作者:黄美锦(本地漫画家)

編按:423世界讀書日,無須特別提醒,資深讀書人自然會一往情深地讀下去。青少年呢?我們的孩子、外甥侄兒呢?本期特別企劃,介紹大人小孩一起共讀這幾本書。

ADVERTISEMENT

身為一個有閱讀習慣的大人,自然也想讓家中小孩培養閱讀的習慣。

外甥上小學一年級時,我曾帶著“惡趣味”給他送上英文數學等作業參考書(笑),但為了避免外甥接觸太多硬繃繃的課本、參考書,從此“聞書色變”失去感受閱讀樂趣的能力,我便常送他繪本、童話等趣味讀物。

我買的書,外甥真的有讀!

送給外甥的第一套繪本,是日本兒童繪本作家工藤紀子的經典著作《幸福小雞系列》,畫風細膩、故事充滿童趣,成了我購置繪本時的首選。那時候正值新冠大流行,政府落實了全國行動管制令,導致外甥只上了一個月幼兒園,就必須蝸居在家不能出門。也就是那個時候,《幸福小雞系列》成為了外甥最喜愛的讀物,每次和家鄉親人視頻通訊,都會捧著繪本,跟我講述裡面的故事,甚至會把書貼近鏡頭,指著書頁上的每個小物件與我分享。看到外甥如此“捧場”自己選購的書籍,於是同樣出自工藤紀子筆下的《野貓軍團系列》、《小企鵝去旅行系列》陸續被寄回老家。

無法預知行動管制會持續多久,所幸工藤紀子的圖文書,給孩子的童年稍稍增添一些明朗的色彩和自由的想像,讓孩子透過圖文,與小雞一起去遊樂園、與小企鵝一起搭乘火車輪船去旅行、與野貓一起製造美味的咖哩飯……是阿姨當時唯一能給外甥的快樂時光。

侄兒告訴舅舅:人就像水分子

此後,自己的閱讀書單開始擴大,摻入以孩童或青少年為對象的書種,有時還因“這本或許可以給外甥以後上中學時看”的想法而買下某本書。

吉野源三郎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購入的。

今年3月宮崎駿憑藉《蒼鷺與少年》獲得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篇獎。這部動畫內容是宮崎駿的原創作品,但原片名字——《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中文翻譯即是: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宮崎駿特意引用小說家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創作的小說書名。

雖然已出版83年,年齡算得上是一本爺爺書,但待閱畢,我才明白書腰上印著的“日本百年最愛書籍”、“老師最想推薦給國高中生的讀物第一名”這些文案,並不是大放厥詞。

全書圍繞一名綽號為小哥白尼的少年視角展開,講述他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日常事件,透過舅舅的引導,慢慢建構起對“有意義的人生”的思考脈絡。

書本開端,小哥白尼從高聳的建築頂樓往下望,看著密密麻麻的人流,對自己也身置世界洪流其中這點有所觸動,進而對舅舅感嘆道:

“人,就像水分子一樣。”

在眾多的人群中,個體本身是非常渺小的存在,但大部分人都不會覺察這點,經常抱著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理所當然覺得自身的判斷不會有錯,也擅自認定自己有資格制裁看不順眼的人(即便自己只是大河裡的小小水分子)。如果每個人根據這種“理所當然”,以自己的利益喜好來抉擇行動,那將是一個怎樣的未來?

砍斷自己和他人的鏈接,把自己的一切凌駕於他人之上,我們不能說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可也絕對不能說對人性的發展是有利的。作為芸芸眾生的一員,現在擁有的一切科技便利和服務,是幾代人共同協作才能達到的境地。假設拿一碗麵做例子,簡單拆解開所有材料:菜、雞肉、面、碗、湯匙和筷子,這些各自需要菜農、養雞廠工人、麵粉廠工人、製造碗和湯匙的工人、貨車司機、超市員工……光是一碗麵,就需要這麼多人互助分工後才能做出來。細細深究身邊每一樣物件,才會發現人與人無形的鏈接網,其實要比肉眼所見更為繁雜綿密。

當然不是說服從集體是唯一的正解。在書裡,舅舅給予小哥白尼的,不是非黑即白的道理或直接的答案,而是以大人的經驗,從旁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想法,鼓勵小哥白尼尋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很顯然,作者認為每個人需要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才能為社會前進的腳步,找出更多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案。

日本民族一向崇尚集體協作,也認為每個職業都有其價值。這種價值觀不僅體現在《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也烙印在另一本《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的字裡行間(同樣被我列為外甥長大後必讀書單XD)。

孩子問大人:上學的意義?

有鑑於才上二年級的外甥已經會像哲學家蘇格拉底那樣,詢問身邊大人自己上學讀書的意義何在?於是在見到這本雖然受眾群為國中生和高中生的讀物,就先買電子書看了一遍,最後拍案決定買下實體書帶回家給妹妹。希望她讀完後,可以給她兒子更完美無瑕的回答。

對我個人而言,這是一本即便已畢業了的大人,也值得一閱的好書。

本書以漫畫穿插,講述工作的意義為何,並且開拓一般人對如何工作的認知。如果詢問身邊的人,十之八九的人會以“錢多事少離家近”這三大原則為基準,但工作本身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若是隻把工作用金錢單位量化取捨,而不把己身能力喜好等納入考量,這樣的人生走到盡頭或許會有種空虛的失落感。當然,賦予工作金錢以外的更多意義,並不是認同資本對職工的剝削(貌似有社會意義的工作普遍上薪水較低,如義工、圖書管理員等)。本書第四章裡便有提到工作有分成“好的忍耐”與“不好的忍耐”,像是初期入職的累積經驗,是屬於好的忍耐,而過長的工時、工作環境太差則是不好的忍耐,這樣的黑心企業在日本時有所聞,甚至也有了“社畜”這樣的貶義詞語來比喻為公司賣命的員工。

另外,本地青少年對工種的認知也非常狹隘。書寫〈我的志願〉此類作文,會發現來來去去談的職業都是醫生、老師、律師、工程師,更多的其他職業則是一問三不知。本書裡從探討個人興趣,像是喜歡足球,並不只限於當足球員,還可以考慮足球用品開發人員、運動防護員、運動記者等,讓閱讀者瞭解到,某個興趣點可以衍生出的工作種類其實五花八門,甚至因為AI的興盛,許多新的工作應運而生。但可能因為缺乏周遭大人的指引,又或者家裡大人強勢的把自己過時的認知套用在孩子的職涯規劃上,於是孩子就只能從傳統認知裡有出息的職業選擇醫生、老師等。

若是家裡有青少年,建議不妨和孩子一起閱讀討論上面提到的書籍,或許身為大人的你,也將重新思考人生與工作的意義,並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延伸閱讀: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 /大江健三郎:16篇以童年生活經驗為題的散文中,作者認為最讓年輕人感到壓力的便是課業與未來,這是亙久不變的課題。“為什麼孩子要上學?”“人為什麼要活著?”“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本書不僅是一本指引青少年課題的解答之書,也是擁抱青少年不安心靈的安慰手札。
《蓋一座花園,養一條書蟲》/紀曉貝(多媽): 第一本為馬來西亞家長量身定製的親子共讀入門指南。由0至9歲,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教你如何蓋一座閱讀花園,輕輕鬆鬆養出一條書蟲。幫你找出共讀失敗的原因;給你繼續與孩子共讀的理由;為你推薦最合適的繪本與童書;陪你一起讓閱讀自然發生,送孩子一份生命中最棒的禮物。

相關文章:

【讀家說書】吳惠春 / 閱讀要主動出擊!
【423讀書日/我的閱讀筆記】在筆記裡閱讀,在閱讀裡筆記/瘋木聖上(馬大中文系學生)
【423讀書日/我的閱讀筆記】走路與跳舞:我的兩種筆記習慣/旺記(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碩士)
【423讀書日/我的閱讀筆記】誰在我的書上亂畫?/謝敏潔(書籍編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pm 08/04/2025
【飞云过影】逐光趁年华/郭丽云

后来始知,工作语境下的“Temporary”是“临时工”之意。

小时候,姐假期去打工,带回了一张工作证件,告诉我公司给她取了个洋名叫“Temporary”,问我这名字可好?我信以为真还回说不错。见姐憋不住狂笑才知上当。忘了当时是否有受骗后的恼怒,想来更多是懊恼自己拙劣的英文功底。后来啊,我们兄弟姐妹,陆续领过这名卡,都曾被唤过Temporary。

浮光微栖中寄身尘世,谁不是蜉蝣一瞬?临时、短暂与过渡皆是变。

二姐三姐曾一同在五层组屋底楼角落间的小百货公司打工,任职收银员。那时,收银全凭手动输入条码,唯有手速疾如流水,方能避免顾客久候。若稍有迟滞,性急之人难免皱眉抱怨显现几分不耐。老顾客经常光顾后熟悉了员工能力,总爱挑选员工手速最快的那个收银柜台排队,只为缩短等待时间。趋利避繁,乃人之常情。人潮多,每个柜台还要配给一个包装员,协助将购品入袋,物品过重还能要求两层袋子防破漏。

时下商家早已改用扫描收银,条码无需手动输入,塑胶袋不再供应,包装员亦成过往云烟。人力减少,物力精简,服务精神日渐淡薄,何以物价仍年年高涨?如今,孩子随我购物,见惯了电子钱包轻轻一扫,信用卡瞬息过账,鲜少目睹钞票在指间流转,金钱的意义愈发模糊,哪能理解开销烦恼?一世一难,代代皆有难诉人前的冷暖自渡,今智能变革狂飙突进,未来恐挑战更巨。

上高中以前,住家附近的巴刹另一端动土奠基,邻里间议论纷纷猜测将建何物。眼见钢筋错落,楼宇渐成,再到高悬招牌,这期间,众人无不翘首以盼。三层楼的百货公司落成开张,吸引络绎人潮,套老人家的俗语说是“新茅厕,好大便”。每日顾客熙攘,停车位不足以应付,许多车子于是经常到我们组屋占据泊车位,影响居民日常出入。那时候姐经常致电去商场投诉。拿起话筒摇码时,一半是嗔,一半是傲,咱们这老旧小区竟也有水涨船高叨光之时啊。从西边的购物便利到东北边几步之遥触手可及的繁华热闹,微光熄隐突又浩光乍现,五层楼组屋的邻里人家日光盈室般满怀荣喜,自以为地域上的距离比他人更近,情感的疏密之间就更趋后者。

第一次跳出民族圈子

因不及龄,我未曾于那五层组屋的小百货公司工作,而新开张的商业广场,正是它的蜕变新生。我后来在商场当过促销员,还当过销售书记,终于也挂上了“Temporary”名卡,用双脚酸疼一身的累赚了些零花钱。长辈最爱唠叨不去工作不知求学最乐,老爸也常言“吃米不知米价”。当兄姐们问起假期打工滋味又等着我认同赚钱不易时,我偏要叛逆示易,坚持不苦。惟内心警醒,忧惧于不具思考且枯燥循环的工作,不甘于就此站老了年华。那时候常有查岗,见不得闲也见不得坐,员工如钟表上紧发条,只为服务至上。是的,磨练要趁早,往后才能在半勺糖里也尝有一勺的甜。

当书记那回,印裔爷爷、巫裔姐姐和我,三大民族凑一小部门。那是第一次跳出民族圈子去获取他族友谊。人事部带我入职时,巫裔姐姐不苟言笑看似难以相处,可她却在后来工作时尽是护我,陪我哭伴我笑。人们说我严肃生人莫近时,我总要想起她。人各有其韵,谁也不是谁,外向热情如流水欢畅,自是受人爱戴;内敛寡言如深潭静默,自也有人欣赏你的沉稳。有些情感因此历久弥新而不衰,可惜更多的彼此情谊经不起考验。每晚临下班前15分钟,吉米·戴维斯(Jimmie Davis)〈你是我的阳光〉的改编歌曲即透过播音系统循环响起,归心似箭的愉悦遂随之跃动,夜里向阳寻思,云浓天沉不过是自然流转。工作或人事上的不如意,哪管在不在意,终如露珠遇阳而散。

万物终究善变,唯有超然的永恒亘古不变,历史长河里,我们也只是时间的临时工,居天地临时以寄。

成家置宅以后,我跟孩子说起〈你是我的阳光〉,巧了,眼看着叠砖堆瓦地筑起了九层综合商区,那阳光在我们家附近又逐渐升起。时运岂有日日晴光普照?际遇却总引我向阳而生。问孩子将来可要步行穿越街巷,赴那商区复刻我Temporary的向阳之路?深潭似一片静默不语。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下一代“趁早”的又会是什么?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