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累积下来籍贯文化需要传承。要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的籍贯,就得让他们知道,籍贯文化仍然存在,也能融入他们的生活。
ADVERTISEMENT
回忆中,父亲的中文不好。直到我中学毕业,都没听过他说半句华语。要跟他沟通,只能用英语或方言。亲戚长辈间,也都是用方言来沟通。每逢农历新年,他们那又快又溜,声调又丰富,还满满押韵的潮州话,占了我童年的大部分回忆。
到了中学时代,身边多了福建朋友。那时候,会说方言的同学,感觉都很“geng”,比会说英文或是马来文还要厉害。
所以每次当老师没注意时,我们总会偷偷的讲方言。几年相处下来,我的潮州音参到了福建腔。只有在和阿姨们讲方言时,才能重新抓回那调调。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搞不清楚,我的籍贯是潮州还是福建。每次有人问起,还得由老婆来提醒。原因嘛,我想,应该是从小到大,身边没有太多强烈的籍贯元素。我能明确感受到的,只有种族间的差异。
在一个多元国家里,种族间的差异比籍贯还要明显。只要是华人,大家看起来都一样。
在马来西亚,不同籍贯的华人,在一代又一代的涵化后,孩子们的国籍意识占据了他们的绝大部分身分认同感。仅剩的籍贯意识,比蝉翼还薄。每当大家站到一起时,注意力首先放在华巫印。会询问对方籍贯的,越来越少。
我不得不承认,科技的力量实在强大。最近因为要准备讲座而在网络里搜索关于籍贯的资料。谷歌似乎捕抓到了我的搜索记录,开始推送我关于马来西亚籍贯的各类文章。
其中一篇由白伟权博士发表的《华人籍贯文化还重要吗?》,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文章的结尾说到,马来西亚华人的元素会因为华人内部的多样性而更精彩。而这精彩,就是我回忆中,舅舅阿姨们那又快又溜,声调丰富,对话起来好像神仙打架般的潮州话。
不同的世代有不同的生活背景。经历过战乱的老爷爷跟孙子讲着当年的往事,两人间的感受是完全不同。对老爷爷来说,那是往事,是回忆;对孙子来说,那是个历史,是故事。孙子缺了亲身经历的感受,就不会跟老爷爷产生情绪上的共鸣。
同样的情况,我的孩子有着跟我不同的童年回忆。在她们的农历新年里,叔叔阿姨们都说着流利的华语。在她们的的娱乐里,没有陈雷的《风真透》,还有《欢喜就好》,更错过了粤语港剧的巅峰时期。在她们的世界里,籍贯元素只剩下爷爷奶奶对话时的画面,还有爹娘讲秘密时的专用语言。
孩子长大了,我也开始教他们讲潮州话。目的呢,不是饮水思源。她们这一代的源啊,不是潮州汕头,而是马来西亚柔佛。我觉得,籍贯文化间的精彩,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历史的源远,以及先人的智慧与努力。
几千年累积下来籍贯文化需要传承。要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的籍贯,就得让他们知道,籍贯文化仍然存在,也能融入他们的生活。
有时候,不是孩子们对籍贯没兴趣,而是他们不知道,籍贯文化,例如语言、艺术、哲学观,也可以有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