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世界上最早的華文報刊與我國有關?當然,那時候還不叫馬來西亞。那是1815年8月5日(清嘉慶二十年七月初一),由英國傳教士米憐在馬六甲創刊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起初它以宣導為目的,在當時的南洋免費派送,每月一期,每期5至7頁。
ADVERTISEMENT
昨天的4.23讀書日小輯,我們列出了一本書各個部位的名稱,今天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頁報紙。
先說個副刊編輯室的小笑話吧。話說某日,用慣電子錢包的同事Y偶然問起大家,平日用的“真錢”叫什麼了啊?大家居然一時語塞,有人笑說實體錢。不久才有人想起比較合適的答案是現金,或是鈔票、硬幣、銀角啦。
沒有人提醒,我們會不會從此就忘記了什麼?或是,會不會有的人本來就不曾知道一些事?
例如,在同一頁報紙上,不同版面位置受關注的程度也不一樣。根據文字排列的走向,人們的視覺生理,以及讀報的習慣等因素,通常排在上端的內容比下端重要,左比右重要。標題的字體也顯示出內容的主次地位。這些原本是常識,但現在大家多在網絡平臺看資訊,在同樣的頁面設計及毫無區分的字體大小與位置下,已無法立刻判斷出一則資訊的輕重,重大新聞和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混淆在一起……如此一來,現在的我們要真正理解一件事情或是有所取捨,是更省事了,還是更費時了呢?
這是今天我們想回頭介紹一本書、一頁報紙版面的原因。
還是那句話——不是不贊同網絡閱讀,而是想提醒,我們還有紙本閱讀的選擇,紙本閱讀有自己無法被替代的優勢。還能選擇,就意味著進可攻、退可守,這才是寶貴的自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