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学海》周刊临别之际,我们邀来历任《学海》主编齐聚一堂,为《学海》好好道别,也聊聊彼此在规划《学海》内容及筹备活动时,所收获的感动和难忘之事。原来,星洲日报是先有《学海》,才有文教部;原来,学记有生活上的困扰,竟然也是找星洲日报的哥哥姐姐求助;三十年的时光,《学海》在无数读者和学生记者心中,种下了深远的影响。这份力量,在周刊结束之际,期许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继续回馈给年轻一代。
以下为参與对谈的《学海》创刊人及歷屆《学海》主编:
萧依钊(钊)◆《学海》创刊人、曾任星洲日报集团总编辑
╱现任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
╱现任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
潘碧华(华)◆第一任《学海》主编╱现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任
曾毓林(林)◆第二任《学海》主编╱现任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
曾翎龙(龙)◆第三任《学海》主编╱现任星洲日报文教部主任
王国刚(刚)◆第四任《学海》主编
林:我们先请“《学海》之母”依钊,给我们说说《学海》的缘起吧。
钊:那时正值金融危机的八十年代吧,《星洲日报》面对经济下滑和因为茅草行动被停刊近半年,可说是首当其冲,状况凄/凄惨惨。后来张晓卿社长接管之后,九十年代报馆开始转亏为盈。当时我跟时任总编辑刘鉴诠和老板张晓卿谈起,我们是否可以开始做一些回馈社会、文化、慈善的工作?结果他们都同意了。
第一份诞生的学生刊物是《星星》周刊,之后由于我们的《学海》学记队很受欢迎,所以半年后就办了《学海》。我记得就在《学海》创刊时期,星洲日报才正式设立文教部。
华:当时1993年,我刚硕士毕业,依钊就请我过来帮忙。一开始我是先到《星星》周刊,过了半年左右《学海》创刊,我就是第一任的《学海》主编。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文教部的创立,对星洲日报的发展和销量都有很正面的影响呢。孩子们从《小星星》、《星星》、《学海》的阅读,长大后就自然成为《星洲日报》的读者。
钊:更重要的,是在提高阅读风气和培育人才方面。以我小时的经验,我就读的小学没有图书馆,到了中学才有。所以一升上中学,我几乎每个星期都在追看《学生周报》、《蕉风》等刊物。学生刊物会比一些文学名著更好阅读,所以我觉得《星洲日报》应该办学生刊物,造福学生。
潘:在当时的年代,校方和老师们都很支持《学海》的出版。在第一期出版前,我们跟各州的区经理跑遍西马各州的学校,或是在校外举办活动并邀请老师们前来。这般的大肆宣传下,为《学海》先铺下了市场的规模。见到校长和老师们,我们就介绍刊物,还附送一些周边赠品。有了基础后,刊物开始出版时就能够很顺利地推广。记得刚开始就有几万份订单了。
《學海》與學記和讀者的情誼不變
林:时代更迭带来不同的改变,自然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你们认为《学海》至今一直存在的、不曾改变的元素和理念是什么?
刚:最近在做《学海》回顾内容,我一直在翻阅以前的《学海》。我觉得读者们、学记们和《学海》的情谊好深厚。像这次我们在《学海》的“聋婆婆”脸书上宣布停刊的消息,马上就有几千则留言和分享。其中有很多留言者,以前都是学记或是在学校售卖《学海》的读者。
钊:这么多年以来,学生记者队已经成为《星洲日报》的品牌。这归功于几十届来学记负责人的努力。去年十二月,我到文教部主办的二手书活动找些书籍,当时已经很晚了,但现场有正在帮忙的学记负责人和学记们,我觉得好感动。他们愿意为文化活动而努力,即使半夜了还很耐心地在做。拥有这样的精神,我觉得之后不管学记从事哪个行业,都会带着这种优秀的品质。
林:(转向潘碧华)你在大学内也常遇见学生记者吧?
华:我倒是没特别去问谁是学生记者,但我上课时提到自己是《星星》主编、四眼姐姐、《学海》主编,学生们都会马上有亲切感。学生记者有很多都是校内精英,因为要成为学生记者不容易,有面试、笔试需要通过。而且老师们推荐来当学生记者的中学生,也多数是校内学术表现较出色的学生。所以学生记者队在培育精英这方面也是很重要,以后事业有成能够回馈社会。
龙:《学海》编辑室每年都会“跑码头”(意即“ 巡回”,出席各区的培训营见见学记。疫情时我们没有停止学生记者队的活动,反而把培训营转为线上举办。当我们回归实体营后,发现学记的活动真是无法用网络取代,学生记者之间在营内的互动、同甘共苦的情谊依然很珍贵。
钊:当时我们《学海》编辑室,每个人都付出很多时间和学生记者们维系感情。我记得森州瓜拉庇劳有个女生,中五毕业后父母不让升学,结果她离家出走居然来到总社投靠我们。后来我们就带她回家好好劝说,介绍她就读师训。最终她真的当上了老师\\。
《學海》轉型是個契機
林:《学海》的转型,很多人都献上了祝福。国刚作为最后一任主编,你有什么转型的方向?
刚:周刊的工作,对编辑室而言其实蛮重的,基本上一个星期的工作量,八、九成都在周刊上。如今转型以后,我们策划出版《学海》季刊,还有讨论想在《星洲日报》开辟“《学海》青年”和“《学海》少年”专版,也把学记的“年轻人版”更名为“《学海》学记”,希望我们能够整合手上的资源和工作时间,参与到更多活动中。
龙:以往我们也办过不少有趣的活动,比如到中国和台湾游学、举办SPM应考讲座、后浪文学营等。这些活动也许能够多办,而且我们也会多到中学和师生们交流。
华:还有“学海杯”刊物赛也很受欢迎呢,作品的素质也越来越高。
萧:对于《学海》周刊的暂停出版,我并没有那么悲观。当年我在办《学海》的时候,其实也有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当时还是最全盛的时期呢。我看过很多国家、地区的刊物一旦关闭,整组编辑团队就解散了,现在《学海》并非完全解散,而是投入在报纸的年轻人版面,这比我想像中好。我们还可以就现在的环境条件,再创造新的机遇,把《学海》的精神留下来。转变未必就是危机,可能也是个契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