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風潮掀起,貧困山區多了基礎設施,也帶動就業機會。然而在尼泊爾向外開放邊界的50年裡,大量徒步旅客也引發環境退化、傳統文化流失等問題。
當年,在惡劣環境中苦苦求生的村民可能無法想像,現在的尼泊爾山區擁有了自來水、電力、學校、抽水馬桶等設施;如上文提及的與原住民交換經驗,徒步旅行創造了一種社會流動性——曾經與世隔絕的神秘民族夏爾巴人當起了山導,為了與世界各地的徒步客流利交流,語言能力也隨之提升。
ADVERTISEMENT
許多徒步旅行公司的擁有者,在20年前還是背夫。徒步為當地人創造了更高的社會地位,好的影響顯而易見;但我們看不見的垃圾堵塞山間小徑,徒步客吃的每一頓熱食,衝的熱水澡,都讓森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清理……
2023年尼泊爾國際遊客總數為101萬4876,而徒步旅行一直是去尼泊爾旅遊最誘人的活動之一。另一邊廂,當地人口每年以2.1%的速度增長,城市人滿為患;旅遊業吸引人們進入山區定居,人煙稀少的山林漸漸多了生氣。
近10年來,尼泊爾政府大力推廣旅遊業,登山經濟發展迅速,對於自由達人(FEClub)創辦人廖銘源來說整體變化極大。
徒步期間,你能在寒天裡喝杯Raksi(當地人自家釀造的米酒)或是溫暖的Masala Tea,再來吃一頓午餐Dal Bhat才繼續上路,也只有在尼泊爾徒步,才能在偏僻山林裡有這樣的設施。茶屋提供登山客住宿與溫飽,也是當地人的經濟來源之一。
然而,茶屋數量的增加也超乎想像。
為了建造更多茶屋,村民們正在清理越來越多的林地,以提供新小屋建築材料。森林被清理,野生動物種群減少,道路侵佔了以前只能步行到達的山谷。
廖銘源所說的變化,也包括了徒步路線的改變。“在Poon Hill徒步的最後一天,我們走過一條吊橋。吊橋建造以前,我們怎麼走呢?往山腳下走七八個小時,越過一條河才能再走上來。”
登山客增多影響生態
如今,政府開闢了許多新路線,一條吊橋省去了兩天時間,並且建設了供吉普車行駛的道路——徒步難度降低了,也吸引了更多人前來一窺究竟。
現代化的房屋取代了尼泊爾的原始風貌,石頭被水泥取代,也漆上了更多色彩,這是他的觀察。道路開發、現代化茶屋的建設,這一切也難免需要將森林夷為平地。
每年季風過後,喜馬拉雅山谷發生山體滑坡,巨大岩石墜落摧毀了房屋和小徑,並將有價值的土壤衝入河流中堵塞水道,導致局部洪水流入孟加拉灣。20年來,嚴重的滑坡事件導致多人喪生,過度砍伐即是禍首之一。
山裡物資缺乏,茶屋的床單也有可能不常換洗。行前點開淘寶,許多一次性日常用品出現在購物清單上——膠囊床單、一次性換洗毛巾、馬桶蓋套、內褲等等,對於潔癖者來說更是恩物。
但廖銘源鼓勵團友減少使用一次性物品,並說,“儘管表面上看起來一切都很好,走在行人山步道沒發現,但繞去茶屋後面,可能會看到一整座小山一樣高的垃圾。”
用完即棄的日常用品、汽水罐、食物包裝……要不焚燒,要不隱藏,但看不見不等於不存在。
不可能憑空消失的垃圾都哪裡去了?山上天氣寒冷,許多茶屋都建設原始的火爐取暖。一般上,廚房一角可見大型鐵鑄暖爐,煙囪直接將二氧化碳排放至屋外。
暖爐四周會置放沙發,登山客輪流等候位置取暖。有人燒柴起暖爐,但廖銘源表示,曾看過有茶屋經營者將無法處置的垃圾置入暖爐之內燃燒,當中就包括塑料袋、礦泉水瓶等等,對空氣的汙染可想而知。
山林生活,謹慎不留痕
“尼泊爾是個相對落後的國家,廢物處理的系統仍未完善,政府也還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廖銘源說。來自加德滿都的蘇利耶·古瑪當山導已有13年經驗,根據他這些年的觀察總結——“如果去到河流,你會看見沿岸垃圾堆積如山,嚴重影響水質,安全起見只能喝礦泉水。”他說。
然而,礦泉水瓶也是無法分解的主要廢品之一。垃圾問題環環相扣,因此他也鼓勵團友攜帶保溫瓶,並向茶屋索取熱水。這些年來,他都會鼓勵徒步旅客在途中撿拾垃圾,為當地人樹立榜樣。
走進山裡,一切氣味都非常明顯。許多時候,濃烈的煙味飄散空中,導致兒童長期咳嗽。至今為止,幾乎80%的尼泊爾公民仍然依賴木材作為供暖和烹飪的燃料;尤其在山區,導致嚴重的森林砍伐問題。
山上天氣寒冷,熱水澡是徒步客一天裡最幸福的時刻;但一個典型的茶屋,為了提供食物與熱水澡,每天可以燒掉多達100公斤的柴火。
每每抵達茶屋,山導都會拿出菜單讓徒步客選擇。只見菜單上有西式芝士焗意粉、韓式拉麵、印度咖哩等,因燒柴起火導致上菜時間較久。
蘇利耶·古瑪鼓勵徒步客選擇吃尼泊爾傳統食物Dal Bhat,而非複雜的慢燉食品,這樣一來廚房可省下柴火,也降低空氣汙染的程度。
合法山導保障安全
截至2024年1月,尼泊爾徒步旅行代理商協會(TAAN)成員共有2150家,不在註冊之內的徒步旅行公司更是不計其數。它們的業務是組織徒步旅行,並提供夏爾巴人、背夫和裝備。
一家註冊徒步旅行公司能給徒步者更多保障。廖銘源提起,曾有一次出團到尼泊爾時,有團員在海拔3300公尺處出現了嚴重的缺氧症狀,隔天仍未好轉。他們決定使用直升機將她送下山,徒步旅行公司立即聯繫負責救援單位,確保他們能夠迅速派出直升機救援。
一般上,自由業者山導的收費較公司低,但廖銘源並不鼓勵。當發生緊急狀況,旅行公司會負責將傷者送往醫院,並派人前往醫院與患者溝通,確保他們的安全,在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顯得尤其重要。
尼泊爾在2023年4月1日起禁止單人徒步旅行,必須聘請獲得尼泊爾政府許可的嚮導或加入旅行團。尼泊爾境內有8座高山,儘管意外頻發,仍不阻止大量徒步客前來朝聖。
採訪當天,廖銘源才從尼泊爾回來數日,“我們早上收到消息,有一名在瑪迪喜馬(Mardi Himal)的徒步客去世了。”然而他表示,那條路線的難度並不太高,時間也短,他懷疑是高山症所致。
引發高山症的原因也不少,他指出:“有些領隊可能為了節省時間,將原本需要7天完成的行程縮短至5天。然而,他們可能沒有考慮到參與者的適應能力和體能狀況,導致參與者更容易出現高山症等健康問題。”
高山症是每個登山客的天敵,它說來就來,避無可避,一些在國內登山的強者,去到海拔更高的尼泊爾,也無奈敗給了高山反應。為了讓全員成功抵達,廖銘源採取了一項策略:利用山導作為控制點。“最後兩天雪崩,我們讓山導用慢速走在隊伍最前,其他隊員不得超越他。”這是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全員登頂的關鍵,也更大程度保護團員。
謹慎把握人與山的距離
正如《心向群山》一書提及,人們已經從畏懼高山,繼而轉向迷戀高山。在這個偏向虎山行的年代,有人嚮往的是驚心動魄的景觀,有人僅僅是著迷於走向未知。
從前貧困的山區因徒步活動興起,逐漸與城市接軌——社會流動性產生了。然而,在人與自然曖昧不明的關係之下,脆弱的界限該如何保護?這或許是每個徒步旅客啟程之前,都該稍微思考的問題。
相關報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