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旁敲侧击

|
发布: 7:00am 27/04/2024

黄婉玮

旁敲侧击

种族主义

资本主义

黄婉玮

旁敲侧击

种族主义

资本主义

黃婉瑋.當自由經濟受控於國家主義

當所謂的自由經濟受控於國家主義,亦即經濟不只是為人類福祉服務,更以服務國家為優先,也是不勝唏噓!

ADVERTISEMENT

經濟學中的資本主義是最早推動歐美工業邁向世界工業大國,主導世界經濟的理論。在資本主義下的經濟世界,人人都有機會擺脫貧窮,即使社會的小混混也可以透過白手起家,躍身於中產富商階級。只不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經過了百年,已經僵化,在一切皆能以市場炒作價格的社會規則下,窮人向上流動越來艱難。

大部分新興國家受資本主義主導世界經濟的影響下,選擇了資本主義推崇的開放自由政策,但由於多數是威權主義的政體,由握有權力者壟斷生財工具。反觀北歐,實行資本主義的民主政體,瑞典、丹麥、芬蘭、挪威等實現工業化經濟體後,還採取社會主義的高福利政策拉近貧富差距,讓失業者也能享有豐厚的失業金。

當經濟政策受控於意識形態,註定會失敗。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建國初期體認到重工業是經濟根基,但缺乏資本的同時堅持以社會主義路線對抗鼓勵累積資本的主義,錯誤的政策最後導致重工業沒有起飛,農業也被耽誤了,至70年代終醒悟快速累積財富的訣竅就在市場化的經濟。那一句“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的名言體現在中國政府務實的經濟轉型,利用市場化經濟創造擁富人口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後再著手社會主義路線,拉近貧富差距的目標。

馬來西亞1969年後的經濟和政治發展完全用“馬來人至上”的思維,新經濟政策要解決的財富差距,其實是馬來人與非馬來人的財富差距,但同時靠非馬來人促進國家經濟,尤其是華人的中小型企業。在壓制和開放並行之下,馬來西亞經濟有過一段輝煌時期,但筆者以為,若非國際環境創造機遇,包括中國改革開放政策、日本貨幣政策和企業跨國產業鏈形成,服務於民族意識的新經濟政策未必真有成果。

思維影響了理論,而經濟政策不是單一的,依據實際環境需求選擇理論。如果中國沒有接受資本主義累積資本的優點,可能崛起更晚,而馬來西亞要以工業興國的同時,把種族主義強加於經濟政策上,為的是“經濟成果”和“保護主義”雙收。

說白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各有優缺點,惟選對時機能發揮所長,就好比醫者按病患個體狀況衡量用藥,才能藥到病除。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