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00pm 28/04/2024

文物

传承

叶耿瑾

文物传承与分享

文物

传承

叶耿瑾

文物传承与分享

文物傳承與共享 / 葉耿瑾

作者:叶耿瑾

​韓江百年校慶的那一年,我負責編寫《韓江百年·歷史影像集》。在收集及整理照片的過程中,可謂困難重重,學校自身留下的照片非常少,很多具有歷史價值的照片都無法找到。後來,部分重要的照片只能在委曲求全的情況下,翻印自早年出版的紀念特刊。雖然圖像模糊,效果不佳,但這是無奈的選擇,也是當時唯一的選擇。我相信這是很多學校在整理校史,籌備校史館期間普遍上會遇到的難題。

在眾多珍貴的照片中,就包括1958年林連登翁銅像揭幕典禮的紀念照。林連登不僅是韓江小學的創辦人之一,也是韓江中學的創辦人。可以說他自韓江中小學的誕生,乃至日後學校發展的過程中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檳榔嶼韓江學校同人為了紀念林連登獻地捐資的貢獻,以重金聘請泰國御用意籍藝術家為其鑄造銅像。1958年10月11日,由聯合邦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為矗立在行政樓前大草場上的林連登銅像主持揭幕禮,觀禮嘉賓包括檳島各民族領袖、時任馬華總會長林蒼佑、檳城首席部長拿督王保尼、工商界翹楚、韓江各位董事等,儀式非常隆重。首相在當天的致辭中讚揚了林連登在社會慈善事業、經濟、教育各方面的貢獻,將他視為我國青年的楷模,並表彰他“忠於邦國美德”。這對於處於獨立初期各民族間尚未完全融合、華校超齡生問題、學潮事件等充滿爭議和紛爭的年代而言,毫無疑問,國父此番表態具有特殊重要性),可被解讀為他不僅認可華人在各領域對國家的貢獻,同時也充分肯定華人忠於馬來西亞。這就是此照片的珍貴之處。可惜的是,韓中並沒有原照。雖然此照片曾被刊用於《韓江中學50週年校慶紀念特刊》(2000年)。但這些特刊內的照片除了清晰度不夠以外,還被裁剪為半圓形,無疑侷限了照片的使用性。

ADVERTISEMENT

在書籍出版的4年後,本地一位收藏家(下文簡稱“藏家”)在社交媒體上透露近期收到幾張老照片,其中就包括林連登銅像揭幕典禮的紀念照,並表示稍後會分享這些照片。我當時迫不及待地私信他,詢問有關照片的情況。該照片毫無懸念是韓江中學沒有的珍貴照片。然而,我卻陷入兩難之中。曾經在韓江華人文化館任職的我,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念頭是如何勸說藏家無償捐贈。但另一方面,我有收藏界的朋友,因而理解藏家對藏品的情感與執念。就在我猶豫之際,藏家主動說明願意捐贈圖檔。他的熱心與無私是我始料未及的。最終,水到渠成,照片的圖檔回到了韓江學校。

勿“道德綁架”藏家

這事引發我進一步思考,博物館在遇到珍貴的時,應該站在什麼立場對待收藏者?鼓勵藏家無償捐贈?還是建議有償捐贈?傳統上,博物館通常採用對自身最為有利的方案,即勸說藏家無償捐贈,因為博物館作為專業單位能更全面地保護、研究和展示文物,並能營造舒適的環境供大眾參觀。然而,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收藏家,在思想及態度上已出現變化。老一代的藏家更多是本著服務社會的想法而願意無私割愛,這種做法是不計金錢及時間成本。而年輕的一代則認為,每件藏品都是經過一番曲折才能獲得的,為何要無償捐贈?為什麼博物館能“大義凜然”地獲得文物,而不需要花任何的金錢和時間?

就像上文提及的照片藏家,他曾多次詢問賣家,經歷了長達半年的等待,經過失望、籌集資金等種種的曲折後,最終才成功購得照片,其過程中的甜酸苦辣是難以言喻的。此外,再加上藏家對他們的藏品的熱愛及收集的嗜好,在此情況下,博物館要藏家割愛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如果博物館依舊站在原來的立場對藏家進行道德批判,這隻會讓藏家覺得自己被道德綁架。在反感情緒的作用下,藏家只會關起交流之門。這對博物館而言,是無法挽回的損失。

那麼,要如何才能達到互惠的局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不要求捐贈藏品的情況下,博物館可以通過文物借展或共同策展的方式與藏家建立合作關係,至於老照片則可以捐贈電子圖檔的方式取得展出及出版的使用權。對藏家而言,可以通過與博物館的合作與公眾分享他們的珍藏;對博物館而言,則可以多元化展覽內容,充實博物館的展示品,以吸引更多的觀眾。同時,雙方都能以此達到教育公眾的目標。

至於文物保護方面,博物館的相關人員可將文物保護的知識及實際操作經驗分享給藏家,或與藏家討論出合適的收藏及保護方法,讓民間藏家也能在現有的條件下延長文物的壽命。另外,博物館可通過與藏家的接觸,瞭解藏家手中有哪些珍貴文物,並記錄存檔。日後,博物館有需要還可與藏家進一步聯繫,商討各種合作的可能性。

這種互惠的做法不僅有助於文物的保護與傳承,還能夠促進雙方的合作和互動,使文物得以更好、更全面、更有效地被利用和傳播。

共存共榮應該是博物館與藏家的共同發展目標。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