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骑驴看本

|
发布: 8:00pm 28/04/2024

政治

张立德

骑驴看本

年轻人

社会运动

独立民调机构巧思中心

政治

张立德

骑驴看本

年轻人

社会运动

独立民调机构巧思中心

張立德.年輕人找不到具榜樣的政治領袖

年輕人不加入政黨,不是問題,不對一個政黨忠誠,也不是問題;關鍵是政黨本身有沒有進步,會不會放下身段,認真去聆聽年輕人的聲音,執政後不會換了位子換了腦袋。

我國年輕人18歲就可以投票,但是他們卻不熱衷加入政黨,其實這也是全球的趨勢。箇中原因不外是,他們對人物不信任,認為政客講一套做一套。

ADVERTISEMENT

獨立民調機構巧思中心(ILHAM CENTRE)最近發佈一項民調指出,年齡介於17至21歲的年輕選民不偏向任何政黨,但他們傾向關注社交媒體上的政治議題。

以Z時代為例,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 (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 在去年大選前的民調發現,62%的受訪者對政黨“厭惡”。64%的人相信政客會向公眾“撒謊”以贏得選舉。

他們當中有人表示,如果非得要選擇加入,他們寧願加入民權組織。畢竟關心國家和政治,不一定就得加入政黨。

這些人包括來自政治世家的年輕人。會不會是他們看太多長輩們在政壇的表現,太令人失望,不願意步上後塵?

從網絡搜尋的新聞,不難發現,全世界的年輕人幾乎都更樂意加入那些理念與他們相近的非政府組織。

現在,許多先進國的年輕人更關心環保、氣候變遷等議題,甚於政治課題。他們追求社會平等和正義,不是政黨的那一套論述。

年輕人拒絕加入政黨,或者不會對一個政黨表現忠誠,不代表他們政治冷感,不投票。

可以發現,民主制度成熟的國家的年輕人正以自己的方式關心他們的國家。哪裡有熱議的事,他們就會往那裡去。他們在做出選擇和下結論前,會仔細評估和研究。

他們有本身的一套方式,扮演好公民角色,制衡政黨。但政黨卻不是真正很重視年輕人的政治參與力量,沒有真正聆聽年輕人的聲音,這是年輕人所不能接受的事。

在美國,年輕人是最多元的投票群體。美國年輕人關切的問題可能因種族背景而非常不同。他們會根據議題投票,而不是政黨。

而在大馬,年輕人的社會參與力量也在政黨以外發酵,冠病疫情期間,青年領導的抗疫政策、經濟救濟和公民權利的監督活動,證明了他們的參與和動員能力。

但是,老牌政黨對年輕人日益增長的政治力量認識有限,遲於採取專門的外展策略讓他們參與政治和選舉進程。這些政黨儘管有派出年輕候選人,但是比例相對低。

至於選舉的承諾,有關年輕人面臨嚴峻且特別脆弱的經濟狀況,政黨是無所作為,大多數承諾都是空洞的。

即使是MUDA,號稱是年輕人的政治力量,也沒有突出的表現。MUDA之前與希盟結盟,但後者限制了MUDA的份額。MUDA在賽沙迪貪汙案件纏身下,最近可說是沒有太多聲量,也沒有參與新古毛州席補選。

年輕人對種族身份政治尤其反感,對候選人的政治立場不太重視,他們更感興趣的是政客將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他們的切身問題,如住房、生活成本和通貨膨脹。

然而,政黨熱衷的是互相攻擊,試圖讓他們的對手難堪,似乎比其他事情來得更重要。

馬青在新古毛州席補選堅持不為火箭助選,這是他們的權利,他們固然可以捍衛黨的尊嚴,可是堂堂總團長和總秘書竟然認為“潑髒水”的手法是一種展現政治決心的表態方式,他們只是把自己變成他們所不屑的對手。

之前巫統有阿克馬。現在馬青也不過爾爾,試問他們如何作為年輕人的榜樣?

比起年輕政客,那些很早就參與社會運動的大馬年輕人的表現,更讓人肅然起敬。

我在媒體上讀到,檳城有一位年輕人推廣廚餘管理倡議,投身收集廚餘的社會企業,將之回收或送給有需要的人。他將心思投放在公益事業,在不受政黨約束下,能夠達成更大的目標和成效。

與他志同道合的年輕人關心的問題圍繞環境和氣候變化,他們發現政黨更熱衷種族和宗教課題。

但是,令人擔憂的是,大馬的年輕選民很多是從社交媒體接觸到政黨,只要政黨尤其是在TikTok上提出他們感興趣的課題,就會引起他們的關注。以前是希盟在這方面佔優勢,現在反而是國盟迎頭趕上。

馬來青年在TikTok上接觸了更多國盟挑起的議題,這些議題很多是被歸類為敏感的種族和宗教課題,這是促使上屆大選和6州選舉“綠潮”和“阿爸”效應的催化劑。

但是,這些選民並不是基於對國盟的忠誠,而是形勢或當前趨勢所需導致。下一屆大選,他們所感興趣的事情可能又不同了。這是因為還有很多年輕人對政治準備不足、缺乏政治知識、對民主國家最重要組成部分的政治和選舉制度沒有清晰的瞭解,容易隨波逐流。

所以,希盟如果要拉攏他們,不是與國盟競爭同樣的課題,而是從中小學就加強公民教育和政治素養教育,尤其要放寬對大學校園政治活動的限制,確保年輕人準備好參與民主進程。類似馬大強硬地限制學生穿著的指南,且沒有讓學生參與協商,就是剝削校園民主的落伍做法。

希盟必須積極展現自己作為改革力量所應具備的能力與開放的胸襟,不要複製過往的政黨套路。

年輕人不加入政黨,不是問題,不對一個政黨忠誠,也不是問題,青年群體絕不是用幾個簡單標籤就可以清楚定義的;關鍵是政黨本身有沒有進步,會不會放下身段,認真去聆聽年輕人的聲音,執政後不會換了位子換了腦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