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威国际学校(SIS)与星光教育机构(Starlight Education)合作,将于2024年9月28日和29日举行“立方卫星挑战营”(CubeSat Challenge),成为首个把该挑战营带到大马的学校。
开放给全国所有中学生参加的“立方卫星挑战营”为一项体验式学习空间计划,让学生学习从设计到发射的模拟卫星任务。
ADVERTISEMENT


“立方卫星挑战营”将得到资深NASA宇航员查尔斯D·“山姆”吉玛(Charles D. “Sam”Gemar以及一班卓越的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团队的指导,年龄在13至17岁之间的学生将有机会深入探讨制造微型卫星的复杂性。查尔斯D·“山姆”吉玛是史上600名多次绕地球轨道经验的人之一。
作为马来西亚首个举办“立方卫星挑战营”的学校,该挑战通过点燃学生的好奇心,激励本地学生,绝对是一项荣誉,因为它与SIS激励下一代科学家、工程师和创新者的愿景完美契合。”SIS校长理查德·切里先生说。
吉玛分享说,无论参与者的背景如何,好奇心都是最关键的特质,因为该计划是探索太空奇迹和培养对STEM的热爱。

此外,9至12岁的学生可以参加2024年10月5日和6日举行的“银河探险家计划”(Galactic Explorers),此计划在提供STEM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也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导设计火箭和降落伞机制过程,以及快速原型制作中,三维(3D)设计和编码,将会是应用技能之一。
详情:
- 立方卫星挑战营(CubeSat Challenge)
https://starlight-education.com/cubesat-challenge-sunway/ - 银河探险家计划(Galactic Explorers)
https://starlight-education.com/galactic-explorers/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休斯顿26日综合电)美国太空总署(NASA)“好奇”号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着陆火星盖尔陨坑,以调查火星历史环境是否适合生命,并通过分析采集的岩石样本,发现迄今为止火星上最大的有机化合物。这表明火星上关联生命的化学物质可能比之前观察到的更为复杂。
新华社报道,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上。NASA团队日前介绍称,此次分析的岩石样本是“好奇”号于2013年5月在火星盖尔陨坑中钻取的“坎伯兰”岩石。
研究团队利用“好奇”号携带的火星样本分析设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癸烷、十一烷和十二烷分子,这些化合物分别由10、11和12个碳原子组成,属于样本中保存的脂肪酸碎片。脂肪酸是地球生命化学成分的关键分子之一,但它们也可以通过各种非生物地质过程产生。
此次研究不仅发现较大有机分子,还为火星有机化学的发展揭示新方向,表明有机分子可能已向生命起源所需的复杂性迈进一步。
据NASA介绍,“好奇”号团队曾在火星上检测到较小、较简单的有机分子,而此次发现的较大化合物不仅拓宽人们对火星有机化学的理解,还为未来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借助更先进仪器进行分析带来更多可能性。
此外,这一发现提升生命相关的大型有机分子能够在火星上长久保存的可能性,缓解科学家关于火星强烈辐射与氧化环境可能破坏有机分子的担忧。研究团队指出,新发现显示火星环境可能比想象中更有利于保存生命所需的复杂有机分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