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古晋笔记

|
发布: 7:00am 29/04/2024

lundu

古晋笔记

蔡羽

伦乐

加丁山

Gunung Gading

詹姆士‧布洛克

蔡羽/雲的故鄉,河的身世

作者:蔡羽

印象裡,到倫樂(Lundu)經常遇上厚重的雨雲盤桓在)的景象,詩意很濃。

在當地父老的傳說裡,這幅景象也釀成一個如詩的名字,說早年從印尼三發遷移過來的客家礦工見到了同一景色,就地口口相傳一個客家地名:雲落。

ADVERTISEMENT

蔡羽/云的故乡,河的身世
遠處的加丁山雲霧繚繞,正是傳說中的“雲落”景象。(圖:蔡羽)

距離古晉87.4公里的倫樂鎮靠海,從南中國海飄來的雲朵經常被加丁山攬住,“雲落”之名是有其地理根據的。加丁山是這裡的一座大山,早在1929年就被白人拉者政府列為森林保護地,1983年確認為國家公園,總面積4196公頃,以大王花(萊佛士花)聞名。倫樂鎮緊挨著加丁山,從鎮上幾乎抬頭就見山。

倫樂地區的華社,除了客家社群,還有潮州社群。在潮州話裡,倫樂有另一個古名叫“允學”,用潮州話讀起來也音似雲落。鎮上建於1886年的雲山亭大伯公廟內居中高懸一幅匾額,寫著“威鎮學邦”,那學邦指的正是“允學”。

當地華人義山裡一座光緒廿九年(1903年)的墓碑上,則透露了另一個老地名“永樂坡”。

無論是過去的雲落、允學、永樂還是今天規範的倫樂,基本上都音似,不同的只是寫法,以及方言讀音上的細微差異。

當我們切換到非華族社群,Lundu這個名字就有了全然不同的意思。根據當地原住民或馬來人的說法,Lundu是一種淡水魚的名字,所謂Ikan Lundu是一種很常見的鯰魚,據說盛產於當地的倫樂河(Sungai Lundu)裡,河流與小鎮因此得名。

跟許多百年古鎮一樣,Lundu一名的由來說法版本眾多,很難說出個所以然。設若再加以挖掘的話,搞不好還可以從某個村落裡挖出其他地名也未可知。

蔡羽/云的故乡,河的身世
雲山亭大伯公廟內的“威鎮學邦”匾額。(圖:蔡羽)
蔡羽/云的故乡,河的身世
忠臣廟裡供奉著羅芳伯像。(圖:蔡羽)

曾有加央族聚居?

再說一件有趣的事情。

倫樂鎮依傍著一條大河叫加央河(Batang Kayan),而倫樂河則是這條大河的支流。加央,是砂拉越一個族群的名字,早年也是饒勇善戰的獵頭族,主要分佈在砂拉越北部地區。倫樂作為極南之地,歷史上沒有加央族的明確記錄,目前手邊只有一份以馬來文書寫的口述採集資料,指白人拉者到來以前,曾經有加央族聚居在倫樂,文章裡沒有提及確切年代。

接下來看看第一代白人拉者的記錄。

1839年,詹姆士‧布洛克在一封志期8月20日的書信裡提及從新加坡首航古晉的見聞,明確指出途中越過了倫樂河。

再看《The White Rajahs of Sarawak》(Robert Payne)一書,記錄了詹姆士‧布洛克在同一個行程得到時任汶萊拉者慕達哈欣的准許,到倫樂河探索,並接觸了當地的達雅社群。此行,詹姆士‧布洛克還在距離長屋數哩遠的上游處,發現一個華人聚落,居民剛剛從西加里曼丹的三發地區越界而來,共有30位華人男性以及5位三發女性。他們從事採礦(銻礦和鑽石)以及務農。詹姆士在日記裡是這樣形容這批華人的——這個族群值得關注,因為他們將是未來婆羅洲的擁有者。

蔡羽/云的故乡,河的身世
1960年代的倫樂鎮景象。(圖:倫樂大伯公新廟落成紀念特刊)
追溯第一批拓荒華人的足跡

既然提到了華人,我們再看看其他兩份記錄。

倫樂中華公會在2008年出版《倫樂大伯公新廟落成紀念特刊》,裡面收入《從老鎮舊照片回顧昔日倫樂》,提及在第一代拉者末期,有13戶客家人從加里曼丹三發與山口洋地區來到倫樂拓荒,是鎮上第一批拓荒的華人。當地有一座忠臣廟,供奉著蘭芳公司的大唐總長羅芳伯,據說就跟這批客家人有關,文章說他們在蘭芳公司於1888年被荷蘭消滅後逃避戰亂而遷移到倫樂。

文史工作者李君在其撰寫的倫樂縣誌中,推測上述13戶人家是在1850至1854年間到達倫樂的,因為當時加里曼丹的荷蘭殖民當局已經和各個金礦公司爆發武裝衝突,迫使不少礦工翻越邊界進入砂拉越,石隆門華工歷史的記錄可以佐證這個時間點是準確的。

《The White Rajahs of Sarawak》書中引述的布洛克日記,在時間上又提供了另一個重要參考,即三發的客家礦工早在1839年已出現在倫樂。對接父老的口述,當時的華人聚落應該就位在今日倫樂鎮對面,也就是加央河的對岸。

1880年代,詹姆士‧布洛克已經去世約廿年,今日的倫樂鎮出現了,以潮屬商號為主,同時也出現了廟宇。至於原有的鎮,則在人口遷移後逐漸消失。

蔡羽/云的故乡,河的身世
倫樂鎮的亞答街(Lorong Batang Kayan 1),右邊的是早年的大伯公廟。(圖:倫樂大伯公新廟落成紀念特刊)
加央河來歷不明

現在回到前面有關詹姆士‧布洛克初訪倫樂的記錄,只需攤開地圖,我們不難猜想當年詹姆士‧布洛克的船應當是從沿海進入今天的加央河,再溯河而上。有趣的是,他的記錄寫的是倫樂河,而非加央河。要知道,今日所見的倫樂河,是加央河中下游一條非常不起眼的小河。

我嘗試從老地圖尋找線索,目前約略可以確認二戰後的地圖,將倫樂這條通向南中國海的大河明確標上“加央河”一名。有一份法國人繪製於1848年的地圖,則將它標示為“倫樂河”(R.Loundou),這是詹姆士‧布洛克同時代的地圖,因此引起我的注意。

倫樂鎮上多條道路的路牌,都以加央河冠名,比如雲山亭大伯公廟旁邊的亞答街,就是Lorong Batang Kayan 1,顯見這條大河的重要。這就更引起好奇了,加央河一名究竟是何來歷?又是何時出現?

故事還有待挖掘。

延伸閱讀:
蔡羽/廢墟里談古蹟保護
蔡羽/三角坡的高牆之內
蔡羽/蔥蔥郁郁大學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