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國際

|

國際頭條

發佈: 9:32pm 03/05/2024

火箭

月球

長征五號

嫦娥六號

火箭

月球

長征五號

嫦娥六號

嫦娥六號奔月 人類首展月球背面採樣

 
配头新图
週五傍晚5時27分,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新華社照片)

(海南文昌3日綜合電)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週五傍晚5時27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嫦娥六號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將前往背面,進行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是人類首次進行月球背面取樣。

ADVERTISEMENT

央視報道指,這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時隔3年第二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

此次嫦娥六號任務,計劃前往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進行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等工作,去發現並採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月球樣品。從火箭發射到嫦娥六號取到月背樣品返回到地面,整個過程要經歷50多天。專家介紹,這50多天,嫦娥六號任務設計周密,環環相扣、步步關鍵。

設計11階段飛行任務

嫦娥六號任務工程總體發射場工程技術組組長鬍震宇在央視表示,嫦娥六號任務主要經歷了11個飛行階段,分別是:發射入軌段、地月轉移段、近月制動段、環月飛行段、著陸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段、環月等待段、月地轉移段以及再入回收段。其間,還涉及探測器的4個組成部分: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的多次分離組合。

從週五(5月3日)嫦娥六號任務發射後,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火箭會將嫦娥六號送入預定軌道,完成星箭分離。嫦娥六號開始奔向月球。整個奔月路大概有5天,在快到達月球的時候,嫦娥六號要踩一腳剎車,從而被月球捕獲,進入環月軌道。

落月前需20天調整位置

在環月階段,嫦娥六號將用20天左右的時間調整好位置,為落月做準備。

當萬事俱備,嫦娥六號就會開始落月,並在月面工作48小時完成月背樣品採樣。採樣完成後就將開展月面上升、環月軌道交會對接等工作。這期間,嫦娥六號還將在環月軌道開展多項科學探測。

嫦娥六號任務工程總體發射場工程技術組組長鬍震宇表示,南極的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三大地體之一,屬月球上最古老、最深的撞擊坑盆地,具重要科研價值。嫦娥六號實施月球背面著陸區的現場勘察和分析,獲取月球樣品,在實驗室分析不同地域、不同年齡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這對人類更加全面認識月球,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行星演化以及太陽系起源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他表示,嫦娥六號還搭載了4個國際載荷——法國氡氣探測儀,對月球表面氡氣同位素開展原位探測;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對月球表面負離子進行探測,研究等離子體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機制;巴基斯坦立方星,開展在軌成像任務;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作為在月球背面的定位絕對控制點,可以與其他月球探測任務開展聯合測距與定位研究。

在完成全部工作任務後,嫦娥六號就將開啟回家之路。通過大約5天飛行,再入大氣層,返回內蒙四子王旗著陸場,整個月背出差之旅要進行50多天。

配头新图
發射約20分鐘後,嫦娥六號進入滑行階段。(央視直播截圖)
中繼衛星助與地球通訊

受到月球的遮擋,登陸月球的探測器無法直接與地球進行通訊。為順利完成月背航天器與地球間的通訊,用於中繼通訊的鵲橋二號中繼衛星已在3月發射升空。鵲橋二號主要用於轉發月面航天器與地球之間的通訊,其首次任務將為嫦娥六號服務。

據報道,中國月球探測計劃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包含“繞”“落”“回”三步。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於2007年發射升空,一直運行到2009年。它所收集的數據幫助中國科學家制作出該國第一張全月球影像圖。

嫦娥七號的任務涉及對月球南極的全面研究,包括對月球地形進行綜合勘察。除了科學研究外,嫦娥八號還將在月球表面對一系列技術進行關鍵測試。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此前表示,科學家計劃在未來的嫦娥八號任務中,對使用3D打印技術在月球上建造建築的可能性進行技術驗證。

配头新图
大批民眾在海邊觀看“嫦娥奔月”。(新華社照片)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9:01pm 24/03/2025
德国初创公司准备在欧洲进行首次商业火箭发射
德国初创公司准备在欧洲进行首次商业火箭发射
“光谱”新型火箭预订将于周一在挪威安岛航天中心发射。(美联社照片)

(奥斯陆24日法新电)德国初创伊萨尔航空航天公司冀能于周一从挪威安岛航天中心试飞其研制的“光谱”新型火箭。若发射成功,这将成为俄罗斯以外,欧洲的首次运载火箭的轨道发射,缔造历史,并将使渴望保住入驻太空、并赢得太空独立机会的欧洲注入一剂强心针。

若天气条件允许,此次发射计划于当地时间中午12时30至下午3时30分(大马时间晚上7时30分至10时30分)之间进行。

“光谱”火箭高28公尺,有效载荷为1吨,此次发射不会携带任何货物。

制造该火箭的伊萨尔航空航天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员梅茨勒解释称:“我们的每一秒飞行都会很精彩,因为我们能收集数据和经验。30秒就已是巨大的成功了。”

他指出,该公司不指望这次测试就能进入轨道,事实上,目前还未有公司能将其第一枚轨道运载火箭送入轨道。

他在给法新社的电邮中补充道,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尝试了4次才办到,而该公司希望能更快办到。

去年的德拉吉报告提出了欧洲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并将太空视为一个关键行业。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欧洲一直无法使用俄罗斯的太空站和发射器。

欧洲其航天工业此前亦经历了阿丽亚娜6号火箭研发延迟,以及欧洲织女星-C型(Vega-C)卫星发射器在事故发生后暂停了2年的失败情况,使得欧洲早已陷入困境的太空任务发展再受打击。

直到3月6日,阿丽亚娜6号火箭才得以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升空,完成了首次商业飞行,欧洲才得以在数月无法进入太空之后重新进入太空。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