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著公共服務局(JPA)獎學金念醫學系,很享受學醫的過程,課業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畢業後實習了半年,他在家人的反對之下毅然辭職。
報導:張丘豔
ADVERTISEMENT
他拿著公共服務局(JPA)獎學金念醫學系,很享受學醫的過程,課業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畢業後實習了半年,他在家人的反對之下毅然辭職。
他坦言,投入實習醫生的工作環境和壓力讓他心理狀況面對問題,那還不是最大的問題,他辭職最大原因,是發現自己念醫科時的熱忱已經被消磨殆盡。
2016年,政府為了節約,政府突然更改公共服務局(JPA)獎學金制度,過去學生可以拿JPA獎學金出國留學,那一年開始只能留在國內深造。
拿JPA獎學金 被留本地就讀
原本已獲得英國大學神經科學系錄取通知信的龔玖賢,改為在本地大學就讀,但由於本地大專當時沒有神經科學系,他不得不重新規劃深造道路,選擇他認為比較接近的科系,在大馬紐卡斯爾醫科大學國際分校就讀醫科。
醫科是充滿挑戰的科系,與許多想念醫科的學生一樣,他期待成為醫生後能救死扶傷。儘管學習難度較高,但他享受讀書的過程。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候覺得沒什麼大問題,可能是最大的問題。
“讀書時期一切順利,並不代表工作也是一帆風順,尤其是馬來西亞醫院工作擔子很重,總會碰到人事問題。”
嚴重憂鬱 一個月驟降5公斤
他實習第一個月就患上適應障礙症,嚴重到憂鬱及焦慮症,體重在一個月內下降超過5公斤。
第一週,他出現睡不著、心跳加速及冒冷汗的症狀,從最初的焦慮到憂鬱,他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
他告知上司並諮詢心理醫生,休假了一段時間。然而,許多人的建議似乎無法緩解他的焦慮,處於內耗狀態。
“一方面可能是對自己的期望有一點高,希望什麼都能做到,可是事實上,醫院的工作重擔是超乎想象的,不是一下子能夠適應得來。”
實際工作時間更長
他說,實習醫生的工作時間主要分為3個輪班時段,分別是早上7時至傍晚6時、早上7時至晚上10時,以及晚上9時至隔天早上9時,但實際工作時間更長。
“實習醫生通常凌晨四五時就要到醫院,最遲6時一定要在醫院了,如果一切順利就能準時下班,如果碰到工作多,甚至要加班兩三個小時。”
“我不喜歡自己只是渾渾噩噩在這個制度下,當一個得過且過的醫生,我想先辭職,至少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情況。”
他在家人非常反對的情況下,在實習6個月時辭職。當時的想法是:如果仍然有意願往醫藥界發展,他會重新實習。
找到真正興趣 拒重新實習
龔玖賢轉換跑道從事線上一對一的家教,主要教國際課程,結果發現自己繞了一個大圈發現教育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所以也不考慮重新實習了。
但他不會因自己的經歷而勸別人不要進入醫學領域,也不後悔當初修讀醫科。
他認為只要考慮周全,對醫學系感興趣的人不妨嘗試,並建議他們先了解醫科和醫生的工作職責,以及本地醫療體系的現狀,才做決定。
“雖然馬來西亞(醫療體系)情況現在並不是很好,但我希望這不會成為阻攔他們的絆腳石,畢竟馬來西亞還是需要多一些醫生,尤其是好的醫生。”
我國的實習醫生越來越少,許多醫生陸續離開衛生部,留在體系內的醫生的擔子又重了一些,因此不只是實習醫生,駐院及專科醫生的工作壓力也相當大。
更多人出走 越來越辛苦
“雖然我們常說,以前的人過得比較苦,現代人應該要知足,其實在醫療界,並不是這樣的,只能說大家越來越辛苦。”
龔玖賢身邊大部分醫學系朋友到英國及澳洲實習,即使有些在本地完成實習,也辭職到海外重新開始。
英國和澳洲醫療體系的工作量相對較小,但薪資卻比本地高出數倍。另一個重點是:在海外要成為專科醫生的機會更多。
在我國,要成為專科醫生有兩種途徑,一是申請本地大學的4年碩士課程,但要等非常久才有名額;另一種是通過平行途徑(Parallel Pathway)獲得專科學位,即自費參與外國專科考試,在本地醫院接受4年訓練,但學費昂貴。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2013年至2023年衛生部實習醫生人數
年份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總數 | 4991 | 3860 | 4140 | 4360 | 4903 | 4924 | 6134 | 4934 | 4173 | 3245 | 3271 |
2017年至2022年向馬來西亞醫藥理事會臨時註冊的醫學系畢業生人數
學府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2年 |
國內政府大學 | 1591人 | 1482人 | 1373人 | 1314人 | 1428人 | 998人 |
國內私立大學 | 2308人 | 2509人 | 1973人 | 2022人 | 1626人 | 1408人 |
總數 | 3899人 | 3991人 | 3346人 | 3336人 | 3054人 | 2406人 |
外國大學 | 2248人 | 1876人 | 1653人 | 1882人 | 813人 | 725人 |
總人數 | 6146人 | 5867人 | 4999人 | 5218人 | 3867人 | 3131人 |
申請研修專科屢碰釘
年輕醫生心灰
醫生離開國家衛生體系有很多原因,衛生部的政策和體系的不確定性是一大原因,年輕醫生一心要研修專科卻未能獲得機會,文森就是一個例子,部門主管對他說:“你不是很適合,你可以去嘗試別的東西。”打擊他修專科的理想。
“一些部門的醫生忙得不可開交,甚至忙到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如果他們有時間坐下思考自己的未來,他們會想,自己還要再這樣忙多久?什麼時候才能參加碩士課程呢?”
主管不給面試機會
像文森(譯音)這樣的年輕醫生,申請專科研修是職業發展的重要一步,但他在申請研修耳鼻喉專科時碰釘了,當了合約醫生1年7個月後,他選擇離開國家醫療體系。
這並非個案,許多前輩也經歷類似困境,有者的部門主管認為年輕醫生經驗或資歷不足,連面試機會都不給,有者則面試多次未能獲得研修心儀專科的名額。
30歲的文森指出,年輕醫生要研修專科時經常得不到機會,相反的,院方傾向推動無進修意願的駐院醫生研修專科。
“申請修讀耳鼻喉專科的條件是做滿兩年,我雖然還沒做滿兩年,但若以下一輪面試的時間預算,我其實已經可以面試了。
資歷淺感覺受打壓
“我的入門考試拿了滿分,可能我比較年輕,資歷比較淺,在這方面感覺上受打壓。(部門主管)沒有做到很明顯,但我個人認為,他沒有給年輕醫生更多機會。”
他強調,情況因醫院及部門而異,據觀察,每個部門至少有2至3人在等待申請研修專科,許多駐院醫生多番嘗試皆失敗,處於放棄狀態。
“我考慮放棄是因為,若部門主管沒有意願支持我去面試,做滿兩年合約醫生後,會有一個轉正的面試,要嘛轉正,或繼續成為合約醫生,可能會被派去其他醫院,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力。”
雖然部門主管優先考慮讓資歷較深的醫生研修是合理的,文森坦言,部門主管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只是表達方式缺乏鼓勵性。
“如果他換一種方式說:你還很年輕,再多拿一點經驗,我覺得會比較安慰,會覺得還有一點希望。”
他說,他們的壓力包括合約屆滿及人事調派問題,如可能被派到無法從事心儀專業的醫院,除了要適應環境,還需學習其他部門的工作,無形中加重負擔。
進不了心儀專科 多選擇離開
“只能等待下一個轉院的機會,才有可能派到心儀的專科。我們在每個進階的階段都有機會派去別的部門和醫院,我很多同事因為進到不想要的醫院或專業,直接離開衛生部。”
他假設,若繼續在衛生部體系,可能被調派到其他醫院,由於不清楚醫院會有多少人在等候,職業前景增添多一份不確定性。
體制弱點存在已久
文森指出,衛生部體制內早已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冠病疫情進一步暴露體系的弱點。
他表示,90後的醫生認為80後的醫生在申請研修專科比較幸運。“他們當時的競爭沒有很高,又可以自行付費考試,就能當專科醫生了。
“反而我們這個年代,我們同樣的資歷,未必可以等到(成為專科醫生的機會)。”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