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国家测试应对耐药性肺结核新疗法 或有助减轻病人负担](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5/e4ba9ae5a4aae59bbde5aeb6e6b58be8af95e5ba94e5afb9e88090e88dafe680a7e882bae7bb93e6a0b8e696b0e79697e6b395e38080e68896e69c89e58aa9e5878f.jpg)
(香港4日綜合電)肺結核是致死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亞太地區在試用一種療效更快更好的治療法來醫治耐藥性肺結核。
2022年,全球估計新增肺結核病例1060萬宗,多數在亞太區,在全球130萬肺結核死亡病例中,也有過半在亞太。
ADVERTISEMENT
抗生素可治癒肺結核,雖超過3%的新患者對常見處方藥產生耐藥性。直至前不久,這些患者接受的治療包括每天注射或服下一批藥丸,療程18個月或更久。一些患者出現副作用比如嘔吐,嚴重的話甚至失明。上述療法的治癒率為63%或更低,很多人中途放棄治療。
如今,菲律賓、越南、印尼都在試用一種新的給藥方案,可減少藥丸數量和副作用。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用藥半年後治癒率達90%以上。
新療法名為BPaL,研發機構“結核病聯盟”(TB Alliance)說,這個療法結合了bedaquiline、pretomanid、linezolid三種抗生素,自2019年以來已在超過60個國家獲得監管機構批准。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2年更新指導方針,允許BPaL療法加入第4種抗生素moxifloxacin,但是也可不用。
57歲菲律賓廚師布里蘭特2022年6月確診患上耐藥性肺結核,他最初接受舊療法,每天得吞下20顆藥丸,常常感覺噁心想吐,以致無法工作或進食。他回憶說:“情況很糟糕,老是躺在床上,有時甚至無法呼吸。”
他受不了副作用,服藥僅兩週就停藥了。第2個月,他試用BPaL療法,每天服用3至7顆藥丸,半年後終於治癒。
肺結核是由主要攻擊肺部的結核桿菌引發,這種細菌在患者咳嗽或吐痰時,可通過空氣傳染。
每個國家都有肺結核病例,惟在過度擁擠環境中生活和工作的窮人,患病風險較高。
2022年新增的肺結核病例中,三分之二集中在8個國家:印度、印尼、中國、菲律賓、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孟加拉和剛果。
治療耐藥性肺結核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確保患者完成療程。即使在提供免費治療的國家,有許多患者因前往醫院的交通費高昂、收入減少或失業而停止服藥。
確認肺結核患者也是一個棘手問題。印尼衛生部人員伊姆蘭說,當地一些診所依然無法準確診斷病人患上肺結核。
世衛說,肺結核新增病例多年來持續減少,可是在冠病疫情期間由於診斷和治療受影響,病例開始回升。世衛呼籲各國增加撥款對抗這個疾病。(香港01)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