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教育导航

|
发布: 8:30am 13/05/2024

匠人

多元社群

习俗传统

婆罗洲匠人

Borneo Laboratory

婆罗洲美学实验室

张文婷

The Lain-Lain Project

西连

工艺

婆罗洲

古晋

砂拉越

擁抱差異 三趟溯源之旅

报道:本报 李淑仪;摄影:本报 陈启基

Lain-lain,其他,包括在外的那些。巧妙的是,馬來文“lain”一詞,切換到梵文,卻有著“擁抱”之意。面對不同與差異,擁抱永遠勝於一切。——這是“”展覽想要傳達的訊息。

展覽現場設有3個展區,以文字、圖片、聲音和影像記載婆羅洲美學實驗室()過去4年蒐羅的研究成果,從婆羅洲的工藝實踐、國內外的習俗傳統,到西馬少數群體的生命故事,一場場對話內容反覆提醒觀者,當我們願意追溯過往,尋找曾被遺忘的祖傳智慧,或許我們會重新想起,人與人之間其實沒有那么不同。

ADVERTISEMENT

為期4年的研究成果收穫豐富,可對張文婷來說,始終未及展出後發生的對話來得深刻。

“本來我們想找很多不同的東西,結果找到的都是共通的東西。”婆羅洲美學實驗室創辦人張文婷這么說。

“The Lain-Lain Project”是一項三部曲計劃,三部曲各自獨立,卻又呼應著相似的命題——當現有的政治語境將人們分而治之,張文婷與研究團隊希望,透過展示不同社群的祖傳智慧,讓觀者看見人與人之間的共性。

建築師兼策展人張文婷生於古晉,母親則來自西連,一個客家人與比達友人居多、鄰近印尼國界的市鎮。她覺得,從人口分佈的角度來說,大多砂拉越人的成長背景混合著不止一種文化,“在砂拉越,去問一個人的身分,你不會期待他會給你一個鮮明的(回答)。”可來到不同的地方,她也發現,“原來我們的成長背景,即使是在同一個國家,也會有不同的敘事。這個計劃擴大了我對馬來西亞的認知。”

就像4年的研究成果收穫豐富,對張文婷來說,未及展出後發生的對話來得深刻。

“我發現,把這個展覽放到吉隆坡的語境裡,這個經驗反而讓我得到更多驚喜。來到這裡,我遇到很多人,開啟很多新的交流,有人想要延伸對話,有人則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我發現有很多‘盒子’需要去做溝通。”我們太習慣將出生地、種族,以及更多分類標籤,變成一個個把其他人框住的盒子。“分類這件事情,它一直劃不掉。所以我覺得更多這種討論和思考是需要的。”

The Lain Lain Project展覽設有3個展區,以文字、圖片、聲音和影像記載婆羅洲美學實驗室(Borneo Laboratory)過去四年蒐羅的研究成果。

殖民遺產帶來的掙扎

計劃首部曲叫做“Serumpun”,意味著“一束擁有相同根源與意願的草”。

在與蘇格蘭格拉斯哥藝術學院(Glasgow School of Art)合作下,涉及愈200人的團隊走遍婆羅洲,深入研究12個工藝社群如何擁護他們的祖傳技術和智慧。這些工藝包括竹編、藤編、串珠編織、木製樂器等等。

導覽時,張文婷分享其中一名工藝匠人的故事。

“來自加里曼丹的羅絲琳達(Roslinda),以往每天需走路5個小時去學校,輟學後,她決定未來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成為自身命運的主人。Bidai(用竹片或藤片編織的簾、席)自此成了她唯一專注的事物。因為教育背景的關係,她在跟我們談話時顯得不自信,但同時,在她所做的事情上,她是帶有很多的智慧。”

看到智慧的同時,團隊也看到了他們的掙扎。

“這些掙扎源於至今仍然存在的殖民遺產,”張文婷解釋,大約150年前,殖民政府登陸婆羅洲,開採礦物、推動農業。這些經濟剝削的行徑改變了自然地貌,延伸出廉價勞工的課題,影響當地人民的維生之道,也讓人們長出地理上與心理上的隔閡。

名為“The Big Trip”的第二展區,是一趟跨國際的非實體旅程。通過蒐集多國的民間故事,張文婷與團隊找到了連結全球多元社群的敘事關鍵:傳統習俗與祖傳智慧。

祖傳智慧 團結全球多元社群的鑰匙

比如有座村莊,因為馬印對抗的暴力衝突,硬生生一分為二,邊界以北成了砂拉越的Serikin,邊界以南成了加里曼丹的Jagoi。

以工藝作為窗口,研究團隊重新發現,坐落在沙巴、砂拉越和加里曼丹的不同社群,不僅使用一樣的工具,也會編制相似的圖紋。為什么會有這番現象?“在殖民政府到來之前,我們本是一束同根的草(serumpun)。”Jagoi村長跟研究團隊這么說。
即使畫出州與國的分界,仍抹不去界線兩端的文化共性。這是團隊出發前未曾設想的收穫。

讓張文婷深受啟發的,還包括當地人與自然維持著一種深刻的連結。

她舉例,“像是他們採了藤,一定會丟顆新的種子到土裡,而不是拿去做一個產品就完事了。這是我們在市場社會很常看到的行為,我們學會了怎么去拿,卻不知道怎么去給。但對他們來說,你有擷取也要有給予;你在一片土地上種植,你也要讓它休息一段時間。”

有的祖傳智慧,隨著時代變遷,來到今天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迷信或神秘學。

比如月亮的盈缺,曾是村民農作的重要依歸。“不是說你手上有鋸子,就可以去鋸木頭那么簡單,還要觀察月亮週期。這是祖先流傳下來的智慧,但我們忘了。過去很多人認為這是迷信,但如果你仔細去想,我們的地球,我們的人體,也會受月亮週期影響,植物裡的纖維也一樣。”

尋回被集體遺忘的事

這些如今看來迷信的祖傳智慧,除了是人類與自然長期互動出的一套共處模式,也能再次讓我們看見人和人之間的相似之處。

名為“The Big Trip”的第二展區,沿襲著相同的主旨。這是一趟跨國際的非實體旅程,於2021年疫情期間展開。隔離的日子,更促使人們去思考,有什么能夠將全球多元社群連結起來?在亞洲文化中心資助下,通過蒐集大馬、臺灣、不丹等地的故事,張文婷與團隊找到了敘事的關鍵鑰匙:傳統習俗與祖傳智慧。

比如,視夢境為一種指引的習俗,可以同時見於婆羅洲、臺灣、澳洲和南美洲的文化裡。

比如,在馬來西亞官方語境裡成了禁忌的瑪蓉劇,被視為一種治病儀式,通過釋放病人體內的“angin”(風),恢復身心平衡。關於“angin”的概念,很多時候被詮釋成一種靈性的存在。然而,團隊同時發現,不丹佛教裡的冥想作用,也與人體內“風”的能量息息相關。

“因為我們忘記了,所以把它看作是一種靈性的存在。我們會集體地去忘記某些事,還把這個忘記的狀態常態化,並相信有些東西應該被禁掉,甚至被禁止的原因我們也不是很明白,我覺得這很可怕。所以我們必須去記得,這很重要。”

用新的眼光看待西馬的“其他”社群

最後一個展區“Lain Lain in Kuala Lumpur”,帶領觀眾將視角從過去切換到現今,並聚焦在吉隆坡的“其他”社群。身處國家首都,我們總以為“其他”社群離自己很遠,其實不然。

策展單位與6位人士合作,他們分別是色邁族攝影師Ronnie Bahari、色邁族青年Ndang Seliman、獨立記者郭於珂、色邁族小說家Akiya、難民避難所創辦人柯玉莉,以及Lostgens’創辦人楊兩興。通過展示他們多年的工作成果,引領我們用新的眼光看待西馬地區的“其他”社群,有著怎樣的生活樣貌。

張文婷也邀來4位嘉賓一起對話,討論分類的“盒子”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長達30分鐘的對話錄成影片,在展區播放,希望能夠引發更多思考,將討論延續下去。展覽現場也掛有一個黑板,讓訪客看完影片後,寫下自己的身分認同。

黑板上出現的第一個回答是:一個人(a human),這是張文婷在展覽開幕前寫下的。

問及原因,她說:“因為我關注人所關注的一切。”

展覽現場掛有一個黑板,讓訪客寫下自己的身分認同。張文婷的回答是:一個人。

活動詳情:
The Lain-lain Project展覽
日期:即起至2024年10月20日
地點:吉隆坡文創商場GMBB六樓
入場:免費
臉書:facebook.com/borneoartcollective

更多【新教育】
世行報告——讓所有孩子都有好的開始
李慈恩:喜歡拍紀錄片 “感受生命相互碰撞”
榮譽退休教授袁家喜//讓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
GenAI Academy生成式人工智能學院 Coursera助大馬職場人掌握AI應對新時代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