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513也是其中一R嗎?我不曉得。可既然已經熬過相對封閉的國陣時代,513事件一度有了談論空間,那就繼續談論吧。這些年我們看到了《在傷口上重生》《蛻》等513書寫。而我這一篇專題能對513事件轉型正義有什麼幫助嗎?不曉得,且寫且行吧……
剛過去的5月1日刊出了513專題,這回從雙溪毛糯513墓園保衛談起,回顧了2017年停車場徵地風波後開始的系列運動。隨管理墓園的歷文之友成員探訪墓地,有點驚著。附近園藝農地已開發得非常靠近墓地,從山下就能輕易望見幾座墓碑,一點都不如被發現初時,隱沒在樹叢間。
ADVERTISEMENT
這回,也去了位在吉隆坡文良港首都花園(Taman Ibu Kota)穆斯林墓園的一小片513死難者墓地。原本和墓園管理員約好,但因配合不到知情者的時間,臨時取消約訪。不死心,直接開車去到現場,依據513口述歷史《在傷口上的重生》中標示的地圖,很快就在偌大的穆斯林墓園中,找到這片被紅磚圍起的11座墓碑。
一座墓碑寫的是爪夷文,透過朋友翻譯,大意是“kembali ke rahmatullah pada hari thulatha(selasa)”(於星期二逝世)。幾組數字26、1389實為伊斯蘭曆的日期,對應1969年5月13日。
拍攝了墓地照片,來到管理辦公室探問一些馬來祭祀習俗,想了解這片墓地是否無人照顧。應答者原來就是先前簡訊溝通的管理員,解釋道他對這片墓地的歷史不知情,實在不便對媒體發言。他的態度非常友善,還說近年有不少華裔前來考察,“可以的,可以拍照啊。”
想坦白心中不可忽視的敏感。離開後和同行的愐壯談到,多少有點以為踏入穆斯林墓地會被矚目,要注意這個那個。但那些小劇場都沒發生,儘管沒有預約就直接前往墓地,管理員也沒阻攔,且儘量回答我們的提問。
2019年513事件50週年,副刊推出的專題就是在談“敏感”。為何我們一直視513為敏感?歷史課本、政治人物、年輕人是怎麼看待513的?而那些在書寫、記錄、談論513的人,想要拆解、分析的是什麼?
那一年,媒體不約而同製作513事件相關專題。大部分媒體找來當年的目擊者、受難者遺族重新敘述他們的所見所聞。其中網媒《當今大馬》的專題還包含了友族目擊者的視角,製作事發時間表與地圖,內容非常紮實。隆雪華堂則辦了許多講座;當年相關的紀錄片包括《還有一些樹》、《沉默的50年》和《義山》。
談論513也是要有契機的。在過去國陣政府連續執政的年代,513一直被當作敏感議題,也常被政客用來恐嚇、威脅選民。雙溪毛糯墓園在2007年就被發現了,但是等到2017年面臨停車場徵地風波才有非常大動作的保衛運動。
時機啊!當時國陣政權早已開始鬆動,土團黨另起爐灶,連淨選盟遊行都變成街頭嘉年華,社會運動空間很大。2018年政權更迭,隔年2019年又逢513事件50週年,是以媒體、民間團體都把握機會去談論這件對國家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
在那之後呢?很不巧地,政權反反覆覆,短短5年內首相換了那麼多次。社運力量經歷淨選盟街頭遊行的高峰之後,進入沉澱期。今年是513事件55週年,不知道其他媒體會不會像50週年時,一起做些什麼?
也就在這個5月,5月3日新聞自由日,馬來西亞的新聞自由排名大跌。這是預料中的事,去年開始,政府表明擬立法管制渲染3R課題的言論。
那談論513也是其中一R嗎?我不曉得。可既然已經熬過相對封閉的國陣時代,513事件一度有了談論空間,那就繼續談論吧。這些年我們看到了《在傷口上重生》《蛻》等513書寫。而我這一篇專題能對513事件轉型正義有什麼幫助嗎?不曉得,且寫且行吧。
相關文章: 李依芳/與時計同在 林芷桑/你瞭解錫克人嗎? 林德成/講你都唔信 陳靜宜/速食麵的崛起背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