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專題

發佈: 5:00pm 14/05/2024

軍事衝突

發現東盟

“南海行為準則”

東盟大事

南海主權糾紛

軍事衝突

發現東盟

“南海行為準則”

東盟大事

南海主權糾紛

南海主權爭端 從歷史看現在未來-發現東盟.東盟大事

聊起南海,除了讓人聯想到碧海藍天,還有一個極具複雜性的話題—主權爭端,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各國,亦是這場爭端的主角。

46a6991d 6110 4b54 9 Fz100451358189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4月30日發佈的視頻截圖,一艘菲方海警船(居中小船)在中菲主權具爭議的斯卡伯勒淺灘附近水域,遭兩側中方船隻發射水炮。(法新社照片)

報道:張家威

ADVERTISEMENT

聊起南海,除了讓人聯想到碧海藍天,還有一個極具複雜性的話題—主權爭端,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各國,亦是這場爭端的主角。

作為一個連接東亞和東南亞的重要海域,南海自古以來就是各國爭奪的焦點,不僅牽扯到各國的領土主權,還有能源資源、航行自由、地緣戰略等諸多利益。如何理解和解決這一複雜問題,已成為聲索國乃至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挑戰之一。

Whatsapp Image 2024 Fz100451358192
黃靖:世界多地爆發軍事衝突之時,臺海和南海都能大致和平,反映出中國恪守不動用武力的原則。

首先,這片蒼茫大海上的主權論,從何而來?

中國國際著名戰略學者黃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南海主權的根源實際上在於各國對南海的主權概念詮釋的差異。

“我們看到,中國和臺灣以前是沒有領土和主權概念的,因為後者是西方殖民者所引進;以前中國人、馬來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在此打漁,就連鄭和下西洋也不存在領土概念。”

也是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的他進一步說明,第一次南海產生領土概念應是1933年法國殖民地西貢(今胡志明市)向萬國郵政聯盟提出有關南海(部分海域)屬於越南,而當時的中華民國政權才意識到南海的領土概念,並向萬國郵政聯盟提出反訴。

《barbie》 Fz100451358186
2023年電影《芭比》有一幕出現卡通版世界地圖,被認為出現“九段線”,導致其在越南被禁和在菲律賓遭審查。
認為首次爭議始於1971年

黃靖認為,南海首次出現真正的爭議是在70年代初,原因有三:

一、當時的石油危機讓世界意識到石油的重要性;

二、70年代後,東南亞各國國內局勢逐漸穩定,也開始具備沿海捕魚的能力,而南海恰好是巨大的漁場;

三、《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隨之問世,各國逐漸擁有海洋意識,即不僅僅是經濟資源,還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

他補充,中國大陸和臺灣傾向歷史論據,認為《1945年波茨坦公告》將日軍佔領的領土歸還原主,包括南海,而當時其他聲索國還未獨立或建國。反之,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和菲律賓則主張基於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

除了中國大陸、臺灣和東南亞,地球另一端的美國也插上了一腳。

2009年,時任國務卿希拉里用一句“美國回來了”,宣告奧巴馬政府把亞洲作為美國戰略的“首要任務”。

黃靖分析稱,美國重返亞太,有朝核、臺灣和南海幾個抓手可以選擇,最後選擇南海作為抓手。

他說:“美國可以營造一種‘以強凌弱’的輿論,可佔據道德制高點;與中國捲入主權爭端的聲索國與美國關係密切,其中菲律賓更是軍事同盟,並在東盟與近半數國家保持良好關係。”

黃靖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顯示2010年前,全世界主流媒體報道南海的文章不足300篇,內容較為中立,甚至傾向於中國;但在2010至2013年短短3年內,全球報道南海的文章飆升至3萬多篇,且近90%都持反中立場。

面對南海上的大國力量,東南亞各國應對南海議題的態度不一。像是不存在領海糾紛又相對親中的柬埔寨和寮國,皆試圖避免捲入爭端,前者拒絕參與去年9月的東盟海上聯合軍演,即便東盟強調此演習聚焦於人道救援和聯合海上巡邏而非作戰演習。

反觀,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對於南海課題的回應則較以前高調。菲律賓自2022年小馬可斯上臺後,與前總統杜特爾特低調處理中菲海域爭端的態度不同,亦宣稱將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捍衛菲國的海上權益。

馬來西亞則因2021年就中國侵入我國海域和領空,在同年6和10月召見中國大使,2023年也加入對中國新版地圖的抗議,但另一方面也不斷強調國家立場不會在中美關係中選邊站。

印尼則以2023年輪值國主席的身分,積極主導東南亞的海洋防務事務。

至於過去在西沙海域經常與中國勢不兩立的越南,儘管仍有發出外交抗議及強化與美國關係等立場,惟近年來在海面上與中方的直接衝突有所減緩。

在2020年以前,南海的主權爭端主要圍繞在西沙群島,即中國和越南的衝突居多,但近3年來則更多聚焦在南沙群島,使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的碰撞從偶然事件變成“家常便飯”,摩擦程度也日益增加。

人們擔心一旦擦槍走火,局面可能會失控。

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波林受訪時稱,南海局勢在去年最大的變化,在於中國海警和民兵對其他船隻、尤其是在第二托馬斯淺灘(中稱仁愛礁)和斯卡伯勒淺灘(中稱黃巖島)附近的菲律賓船隻,日益暴力和更冒進地使用所謂的“灰色地帶”戰術。

Whatsapp Image 2024 Fz100451358188
波林:一旦菲律賓援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美國或將直接捲入南海的軍事對峙。(圖:CSIS官網)

“我們在最近幾個月看到了許多菲律賓船員受傷,中國海警頻頻使用高壓水槍、撞擊或其他非致命的戰術,完全存在意外致死菲律賓船員的可能性。”

若發生最壞結果導致事態升級,尤其是一旦菲律賓認為有必要援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話,這也意味著美國將直接捲入這場衝突。

該軍事條約為美國與菲律賓的集體防禦制度,即在太平洋海域對任一方領土與對其在太平洋的軍隊、船舶或飛機的武裝攻擊,兩國將依約採取行動,對付共同危險。

Philippines Us Defence
作為美菲年度“肩並肩”聯合軍演的一部分,兩國軍人在面向南海且靠近臺灣的菲律賓北伊羅戈省海岸進行了攔截訓練。(法新社照片)
緊張局勢是否升級取決2因素

黃靖則認為,緊張局勢會否持續升級取決於兩個主要因素,即美國對菲律賓的支持度,以及中國的態度和底線。

“慶幸的是,美國和中國目前都不想發生軍事衝突。”他解釋,菲律賓深知其與中國的軍事實力的差距,因此馬尼拉的動作大小取決於美國的支持。

不過他也提到一個不確定性,即來自中美各自的國內因素。

“特朗普一旦上臺勢必增添不確定性,而中國的民族情緒近期較為高漲;我不排除水炮有可能升級成火炮,但我相信中國會保持克制,並加強與美國的對話。”

南海料非軍事衝突引爆點

針對南海或成為軍事衝突引爆點的報道,黃靖抱持樂觀態度,因為從歷史角度來看,世界各地發生的大部分危機最終涉及軍事衝突,而南海至今仍大致和平。

“無論是在南海和臺海,中國與對方的實力差距懸殊,但最終都沒有演變成衝突,反映出中國恪守不動用武力的原則。”他說。

南海 配图 Fz100451358190
隨著地區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和地緣政治的變化,南海主權爭端被預測為“下一個戰場”。

針對南海的局勢動向,波林預測目前的緊張趨勢會繼續下去,並在未來幾個月或一年內成為新的現狀。

他說,儘管暴力事件頻繁發生,但中國至今未能阻止菲律賓的一次補給任務,而菲方將繼續修復位於在第二托馬斯淺灘“坐灘”的“馬德雷山脈”號軍艦。中國指責菲律賓“非法坐灘”,要求菲方立即拖走上述軍艦。

他也觀察到,隨著菲律賓12年來首次開始在黃巖島巡邏,在南海的其他地方,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都在擴大關鍵油田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儘管中國海警經常騷擾他們。

“簡言之,這表明東南亞的主權聲索國已找到了‘灰色地帶’戰術的侷限,如今已能夠在關鍵地點對抗中方的壓力。”

多國安全合作增強海域巡邏

針對中方在南海日趨強硬的手段,波林認為,此舉將繼續驅使各個聲索國,尤其是菲律賓,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如美國、澳洲、日本、韓國、印度、紐西蘭及歐洲國家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他指出,透過與諸強的安全合作,這既增強了聲索國在自己海域巡邏的能力,又可向北京釋放這樣的信息—若直接動用武力可能引發外部干預,以此加強對中國的威懾。

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立下制訂《南海行為準則》的目標。黃靖說,這除了可有效管控中國與聲索國的分歧,還能反擊美國捲入南海爭端的合法性,因此中國近年來積極推進之。

然而22年匆匆過去,《南》至今未能落實,足見其磋商的難度與挑戰。

他認為《南》的最大爭議在於其目的,是為了管控各方之間的分歧,還是南海爭端的解決方案?而後者似乎不太現實。

“中方主張多邊合作,謀求發展和管控分歧,但在解決問題時更傾向雙邊談判。”

他強調,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應尋求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度化,加強經濟一體化,以此降低衝突的風險。

在仲裁庭結果不具強制約束力的情況下,2023年7月的東盟-中國擴大外長會議上,雙方同意將在2026年秋季前完成《南》相關談判,不過,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內的各方其實對整個談判進仍抱持較為悲觀態度,原因是從目前僵局看來,實在難以生出一個每方都能點頭接受的結果。

自去年以來,中菲在南海的摩擦更頻繁且規模愈大,兩國關係也因此跌入谷底。一名菲律賓記者向《發現東盟》重述她登上菲律賓軍艦“偶遇”中國海警船的經歷,現場的緊張感幾乎令她窒息。

由於事態敏感,她選擇匿名受訪。

她是於2023年8月在某單位的邀請下與同行登上菲律賓海軍軍艦,前往具有主權爭議的西菲律賓海第二托馬斯淺灘(中稱仁愛礁)執勤。當他們駛近仁愛礁時,一艘中國海警船朝他們靠近,擋住了去路。

“我聽到對方用中文說了一堆話,應該是某種警告,然後繼續向我們逼近,幾乎就要相撞了,真是驚險萬分!”

Whatsapp Image 2024 Fz100451358185
一名菲記者憶述中菲船隻差點相撞的驚險場景,當時距離龐大的中國海警船僅數公尺,幸虧她乘坐的船得以及時改變方向。(受訪者提供)
無法想像開戰

事後心有餘悸的她說,與中國海警船相比,菲律賓的軍船就像小巫見大巫,中方的裝備更為精良,一旦擦槍走火,後果可想而知,更無法想像與對方開戰的場景。

就在今年初起,兩國船隻在南海上從以往的“阻撓航行至差點撞船”,升級至直接擦撞、甚至發射水炮致傷菲軍。每當傳出事故後,雙方都會發聲明相互譴責,中方更指摘菲律賓“隨美國起舞”。

這名菲律賓記者表示:“中國每次都認為我們的所有舉措都是服務美國,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也有捍衛自身利益的權利。”

小詞典:

“九段線”的前身是“十一段線”,1947年開始出現在中國發行的地圖上,標示南海90%都屬於中國,但這一海洋主張與菲、越、印尼、大馬、汶萊等東南亞國家所受到的法律承認領海重疊。儘管海牙國際法庭在2016年裁定中國此主張沒有法律依據,但中國不承認裁決結果。

根據CSIS的報告顯示,南中國海大約250個島礁中,5個聲索方佔據了大約70個有爭議的島礁,並設立90多個據點,並且還在擴大中。目前越南是佔據最多島礁的,共佔有50個據點,接著是中國大陸27個,其餘則是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臺灣佔據。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5:01pm 14/04/2025
纳西尔:美关税冲击全球经济 推动东盟商业实体良机-发现东盟-东盟大事
发现东盟/全球经济充满不稳定 纳西尔:现在正是推动东盟商业实体的最佳时机
在马来西亚出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这一年,纳西尔极力推动东盟商业实体的落实。

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之际,马来西亚东盟商业咨询理事会(ASEAN-BAC)主席丹斯里纳西尔除了强调东盟坚守中立立场的重要性,更是提出了现在正是推动东盟商业实体(ABE)的最佳时机。

他接受《星洲日报》专访受询及美国关税问题时说,现在就是落实ABE以加强东盟内部关系的最好时机。

他形容,美国总统特朗普所采取的关税措施似是在向多国发起贸易战,呈现了美国对垒其他国家的情形。

他指出,尽管特朗普的顾问可能认为关税是一个好东西,但他个人却不那么认为。“我认为,这可能会导致美国面对通胀压力。几个月后,我们就会知道关税对美国是否有利。到那时候,他对关税的态度也可能发生变化。”

保持中立 增强内部关系

在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纳西尔强调保持中立的重要性,同时必须与其他国家和区域以及在东盟内部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为了增加东盟的内部贸易和投资而开展的项目非常重要。如果说应该在什么时机推动ABE,那就是现在,因为ABE将促进一个东盟内部生态系统的创建,从而产生更多东盟跨国公司。这将促进东盟内部有更多的贸易和投资。”

他坦言,这将是一个非常困难和充满挑战的时期,因此,马来西亚的领导年非常重要。

建造更长谈判桌

“当人们筑起围墙,我们建造更长的谈判桌。”纳西尔认为,在地缘政治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盟成员国应该坚守这一战略。

“1971年,我们提出了吉隆坡宣言,即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ZOPFAN)。从那时起,世界就知道东盟的立场是中立的,我希望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仍可以接受中立立场的世界,我认为这是整个东盟正在努力航行的道路。

“我认为我们的政府在东盟层面的领导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即我们与世界其他地区有更多的交流。”

例如,今年的东盟议程涵盖了首届东盟-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GCC)峰会。而马来西亚其他的优先事项也包括与加拿大和欧盟敲定自由贸易协定(FTA)。

“而且,几个东盟国家也加入了金砖国家(BRICS)。”

多极世界需与所有国家交流

纳西尔指出,在新的多极世界中,一个国家需努力与所有国家都有所接触与交流。

“我们与中国、金砖国家、海合会都有交流,也与美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他补充,海合会现在也是大国之一,是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来源,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取代正在消失的其他投资来源。

“从历史上来看,海合会在东南亚的投资并不多,目前仍处在萌芽阶段。”他因此建议马来西亚发挥带头作用,因为马来西亚可能是与海合会关系最好的国家。

发现东盟/全球经济充满不稳定 纳西尔:现在正是推动东盟商业实体的最佳时机
纳西尔接受星洲日报专访,针对如何推动东盟一体化以及东盟如何在地缘政治不稳定的环境中立足侃侃而谈。
●ABE如何运作?
可灵活跨境调动员工
大马应率先落实ABE

纳西尔此前公布了马来西亚在出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时的12项倡议,其中ABE倡议是他多次公开提及的,那么,他极力推动的这项ABE倡议究竟是如何运作?

纳西尔解释,同意落实ABE倡议的各国政府将自行鉴定符合资格的公司并把这些公司标记为ABE,这些公司随之将享有一定的灵活性,包括可以在东盟内部自由调动员工。

他说,这将让东盟各国可在无需完全开放边境给所有人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让公司有一定的跨境自由度。

“2007年,东盟希望能在2015年之前实现单一市场、单一生产基地、技能劳工自由流动和资本自由流动。但2015年到来时,这些目标都没有实现。尽管我们的贸易、投资都有所增长,但单一生产基地的目标并未实现。”

便利在区域开展业务

“为什么?因为东盟对人员自由流动没有兴趣。我认为,东盟各国政府仍希望能掌控自己的边境。”

“我们没有能够创建像欧盟这样的单一市场的推动因素。”他补充,在欧盟,一旦公司在该区域内营运,就无需再担心边界问题,因为人员和业务都可以自由流动。

因此他认为,ABE是解决这项挑战的创新方法,因为若要对所有人完全开放边境,在政治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补充,相对于东盟区域内无需签证便可旅行的便利,目前东盟所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区域内开展业务和工作,而这正是他们提出ABE倡议的原因。

中小企也可列ABE

他也表示,ABE不只是适用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SME)也可以被鉴定为ABE。如果一间小型制造企业发现可在另一个东盟国家以更低的成本来进行生产,那么ABE将能协助这些企业简化人员流动和业务流动的程序,进而降低单位成本和绝对运营成本。

此外,纳西尔指出,不管其他东盟国家如新加坡和印尼是否同时采纳并落实ABE,马来西亚可以自行率先落实ABE倡议。

“我已经与政府讨论过,我们不需要等待其他国家。我们可以先自己去制定这个 ABE。如果它足够好,其他国家也会效仿,因为它对企业有利。”

或面对立法限制

不过他也坦言,一些东盟国家如印尼若要落实ABE,可能会面对立法限制的问题。

“在印尼,如果你想把信息技术(IT)外包给其他国家,这是一个立法问题。但在这里,我们没有这个问题。”

有鉴于每个国家在尝试落实ABE时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他认为,马来西亚应该率先落实,因为等每个人都同意再来实施是非常困难的。“你不能一直担心说当我们开始这件事情时,它是不完整的,它不符合每个人的目的。别有那么多顾虑,因为至少它已经开始了,之后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东盟国家宣布加征关税政策的第一时间反应
东盟国家 – 反应/倡议
越南:提议零关税
4月3日 越南总理范明政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快速应对小组广泛收集企业,特别是主要出口商的意见与反馈。
4月4日 越南提议将关税生效日期延后一至三个月,随后特朗普表示与越共总书记苏林进行了“极具成效”的通话,透露越南愿意把对美进口商品的关税降至0%。
4月6日 苏林请求美国将原定于4月9日实施的关税,至少延后45天。
新加坡:不反制美国
4月4日 新加坡决定不征收报复性关税。
4月4日 黄循财与安华会面,表示将继续与大马及东盟伙伴密切合作。
4月8日 成立由该国副总理颜金勇主导的行动小组,帮助企业和员工应对不确定性。
马来西亚:促东盟国达成共识
4月6日 安华驳斥美方有关大马对美国产品征收47%关税的说法,认为美国单方面采取对等关税的决定对当前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存在重大威胁,同时强调不会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
4月8日 安华透露东盟各国已达成共识,将派遣官员与美国磋商。
印尼:拟放宽贸易规则
4月4日 印尼计划与美国进行谈判,派遣一名高级代表团前往华盛顿。
4月6日 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指出,印尼不会对美国关税进行报复。
4月7日 总统普拉博沃表示,印尼有实力与美国进行谈判。
泰国:赴美国展开贸易谈判
4月3日 首相佩通坦表示泰国政府已着手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调整进口关税结构和成立谈判小组。
4月4日 副首相兼皮猜透露,计划增加美国进口汽车、液化天然气及电子产品,以缩小对美贸易逆差。
4月6日 佩通坦希望推动泰国在美投资,减少进口壁垒,并处理部分企业滥用泰国作为转运点、将原产地虚报为泰国以进入美国市场的问题。
柬埔寨:将美国进口关税降至5%
4月4日 柬埔寨宣布立即将19类产品的进口关税,从最高的35%税率降低至5%。
菲律宾:考虑下调部分对美商品进口关税
4月7日 贸易部长罗克表示,菲律宾正考虑下调部分对美商品的进口关税,同时寻求与美国同行会面讨论推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汶莱:盼接洽美方谈判
4月5日 汶莱将与美方接洽以寻求澄清并更好地了解美国新的关税制度。
缅甸:先专注赈灾重建
根据外媒报道,商务部副部长敏敏表示缅甸正在考虑采取一些措施应对新关税,但未提供任何细节。他表示,官员们目前正专注于当地大地震后的救灾和重建工作。
寮国:暂无公开信息
纳西尔:专注低风险市场
把握契机进军东盟

面对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大马企业应该如何布局未来?纳西尔建议,我国商界人士应该优先专注低风险市场,而东盟市场正是企业今年应该把握的机遇。

他说,2025年作为大马出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年份,该理事会也积极推动东盟一体化议程,因此呼吁大马企业必须抓住此契机,在全球和东盟的目光都聚焦在大马之际,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企业的实力。

“今年东盟的‘街头派对’就在大马举办,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大马企业必须思考如何借助此契机,在国际区域的舞台上展现自身的业务实力。

“这是展示企业能力的机会,机会不会自己找上门,企业必须主动出去,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平台。今年有许多峰会论坛,很多外国人往来我国,企业应善用这些机会。”

他也鼓励企业与该理事会联系,以获得更多资源与协助,共同推动东盟商业合作发展。

他表示,商家也应做好准备应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并谨慎行事。

非关税壁垒成隐形障碍

在东盟内部,尽管东盟国家已落实关税减免,但非关税壁垒仍成为中小企业和商界人士在东盟经商的一项隐形障碍,东盟成员国在降低关税的同时,也相应增加非关税壁垒,对此,纳西尔坦言,东盟秘书处在非关税方面没有约束力,难以约束成员国。

“东盟不像欧盟有超国家机构和议会,东盟都没有这些机制,因此执法对东盟来说是一个问题。如果你在关税一事上不按照规矩,(违规行为)会非常明显;但非关税就比较模糊,管辖难度大。”

发现东盟/全球经济充满不稳定 纳西尔:现在正是推动东盟商业实体的最佳时机
纳西尔提到,尽管东盟内部的关税已经减免,但非关税壁垒相应被增加。

他因此鼓励企业善用“东盟投资、服务和贸易解决方案”(ASSIST)平台提交投诉,东盟秘书处将作出相应回应和采取行动。

但他坦言,东盟只能进行道德劝告,无法强制成员国执行。

“东盟不能强迫国家做任何事情,更多是通过东盟秘书处,然后经由各部门去尝试,而这个过程会比预期来得缓慢和痛苦,但遗憾的是,这正是东盟的运作方式。”

东盟方式带来和平稳定

不过,他也强调,尽管东盟确实存在导致事情进展缓慢、承诺过多却交付不足的缺点,但总体而言,东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通过东盟方式为这个区域带来了和平与稳定。东盟方式指的是由共识驱动和不干涉主义。

他补充,尽管东盟内部贸易看起来增长速度缓慢,但单从数字来看,可以发现东盟内部贸易已经从1990年的1600亿美元增长了5倍到近年来的8000亿美元。他说,至于东盟内部贸易比例为什么会看起来起伏不大,是因为我们的经济与世界其他地方更为融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