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國盟延續保守種族∕宗教路線,要稱霸東海岸或其他地方的一些馬來選區,不成大問題,但若要執政中央,恐怕就力有未逮。這不是說綠潮已經不成氣候,而是它受制於大馬的多元國情,不能走太遠。
ADVERTISEMENT
2022年大選,國盟挾綠潮之勢,攻下馬來選票,淹沒巫統地盤,一度有望執掌中央政權。後來雖然與布城失之交臂,但綠潮卻依然洶湧,於去年的6州選舉中,在檳雪森突破缺口,擴大勢力範圍。
然而,綠潮在聲勢浩大之際,未能一舉攻破希盟和國陣在檳雪森的堡壘,暴露出強弩之末的窘境。接下來的柔佛州雙補選和彭亨州柏朗埃補選,希盟和國陣聯手擋住綠潮,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
若上述選舉結果還不足以讓國盟理解到綠潮的侷限,那麼剛落幕的新古毛州席補選,應該可以讓他們看清楚問題。
希盟候選人彭小桃在這場補選中,以近4000張多數票擊敗國盟的凱魯阿茲哈利,漂亮勝出。
國盟推出巫裔候選人,大打種族論述來吸引馬來選民,意圖靠大量馬來票和少許非巫裔選票過關,結果事與願違。固然,國盟依然掌握過半馬來票,惟希盟+國陣的馬來支持率有所上升,拉近了差距。巫統這幾年雖然受到重大挫敗,然而爛船都有三斤釘,即使無法在馬來社會與國盟(伊黨)分庭抗禮,要保住部分馬來票,還是做得到的。
另一方面,國盟在競選期間的種族言論,例如攻擊彭小桃的華校背景等等,卻推高了華裔的投票率,增加希盟的得票。
在東海岸等馬來人居多的選區,國盟當然可以繼續操作種族∕宗教手段,來贏得選舉,不過這一套伎倆卻有侷限,無法在混合區奏效,而且更重要的是,根本不能敲開布城的大門。
只要國盟延續保守種族∕宗教路線,要稱霸東海岸或其他地方的一些馬來選區,不成大問題,但若要執政中央,恐怕就力有未逮。這不是說綠潮已經不成氣候,而是它受制於大馬的多元國情,不能走太遠。
從新古毛補選中,我們可以再一次看到綠潮的侷限,國盟的巫裔支持率難以再有突破性成長;與此同時,國盟的路線卻引起非巫裔尤其華裔的高度抗拒。這意味,國盟的增長已經來到瓶頸,綠潮漸失動力。站在十字路口,國盟打算怎麼做?
國盟領袖去年杪其實也已察覺到這個侷限,一度放軟姿態,並搬出形象較中庸的登州大臣阿末山蘇裡,以爭取非馬來人支持。不過,國盟顯然還沒有深刻意識到綠潮的短板,他們依然想靠綠潮之力攀上高峰,入主布城。
所謂的爭取非馬來人支持,並非主要戰略,而僅是說一說、試一試的方案。在重要關頭,國盟還是堅持走他們最擅長的保守種族∕宗教路線。
新古毛補選再一次敲響了警鐘,告訴國盟,大馬是一片多元土地,這一招不能橫行天下,更不能打下江山。
在私,國盟須嚴肅思考未來出路,如何穩固政治勢力;在公,他們應考慮怎樣的政治路線,才對國家有利。
我國政治長期籠罩於種族主義陰霾之下,未能健康發展,若國盟願捨棄種族路線,以專業態度問政,用政策與能力進行競爭,未嘗不是好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