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中再設關稅障礙,由於種類不多,對全球經濟不致於造成嚴重衝擊,但中美貿易戰沒完沒了,如果繼續擴大,將會傷及全球自由貿易,引發經濟危機。
ADVERTISEMENT
美國拜登政府週二宣佈,將上調7類中國產品的入口關稅,這些總值180億美元的入口產品包括半導體、電動車、太陽能電池、起重機、鋼鐵與鋁等關鍵礦物,其中電動車關稅將增加100%、半導體產品從25%增至50%,另外也將針對石墨與磁鐡等電子電機機械資訊產業的核心材料徵收新關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此譴責美國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單方面加徵關稅。汪文斌批評美國以“產能過剩”為名,以“公平競爭”為藉口施行保護主義及打擊他國先進產業之實。中國商務部也回應,美方是以政治考量,濫用301關稅複審程序,對中國部份產品大幅度加徵關稅,完全不符合去年11月“習拜會”達成的共識,所以中國將採取反擊措施,以捍衛自身權益。
今年4月,“產能過剩”一時間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熱詞。美國財長葉倫4月4日至9日訪華期間,就直接點名中國3種產業,亦即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及其他清潔能源產品的產能過剩,進而“傾銷”傷及美國企業;4月16日,德國總理肖爾茨訪華期間,也提出對中國“產能過剩”課題表示關切。
肖爾茨訪華時在上海同濟大學發表演說稱:“德國和歐洲也有中國進口汽車,彼此存在競爭關係,但有一件事必須強調,就是公平競爭;換句話說,產能不能過剩,更不能用低價傾銷過剩產品,進而侵害在地同類型產業的生存。”
拜登週二就表示,中國政府多年來以國家的資源通過補貼方式支持多種產業,中國製造商因為不必擔心利潤而過度生產,所以能夠採取價格戰傾銷產品;然而此舉將導致全球其他競爭對手面臨倒閉。拜登還表示,“中國會透過網上間諜活動直接進行技術竊盜,這是有據可查。採取這樣的策略,中國就不是在公平競爭,而是作弊。何況中國還強迫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必須將技術移轉給中國。”
拜登的言論不一定全屬實,但也不會全是子虛烏有。以特斯拉為例,馬斯克於2018年在上海成立獨資公司,獲得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包括提供免費土地、獲得優惠稅率等獎掖條件,但前提是特斯拉汽車零組件必須全數交由中國供應商生產。一些財經專家表示,這是中國對外商的“養套殺”模式;今天,中國已經取得特斯拉的技術,特斯拉需要中國的程度已遠超過中國需要特斯拉的程度,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BYD)銷量已經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
“養套殺”是否存在?拜登、財經專家、西方媒體都異口同聲的這麼說,但“心事誰人知”的只有中國官方與馬斯克本人了!
至於“產能過剩傾銷論”則是美國政府和歐盟國家一致的看法,因為這會對全球生產商造成不公平的競爭威脅。白宮在聲明中就說:“中國在有關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和創新等方面,採取不公平做法(政府補貼、產能過剩、傾銷)威脅美國企業生存和工人就業。中國向全球市場傾銷,壓低價格出口商品,所以美國才會對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做出回應。”
雖然美國對中國祭出重稅戰略,但在歐洲,德國與瑞典並不認同對中國電動車課稅。德國總理肖爾茨和瑞典首相剋里斯特松週二在斯德哥爾摩出席北歐峰會時,都對是否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時持保留態度。肖爾茨表示,目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有一半是西方製造商的產品,所以西方和中國市場之間的交流很重要。
瑞典首相剋里斯特松則認為關稅障礙會破壞全球自由貿易,因為歐洲人瞭解全球供應鏈十分脆弱,流行病、戰爭、貿易制裁與關稅障礙都會導致供應鏈中斷,進而影響全球經濟。歐洲是有充足的理由對中國傾銷商品一事採取行動,但“阻止彼此產品的貿易戰,並不是德國和瑞典等工業大國的未來”。
意大利經濟部長吉歐蓋提也在週二表示,美國對中國祭出嚴厲的高關稅措施,義大利將會在下週舉行的7大工業國集團(G7)會議上,針對全球貿易可能面臨分裂的風險進行討論。
中美貿易戰源起於2018年,當時特朗普政府(一直延伸至拜登)以各種理由設立關稅障礙及非關稅壁壘(以透過關稅之外的方法控制雙邊貿易,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進口的目的),迫使中國改變“不公平貿易行為”,以解決中國對美的龐大貿易順差。
不過,美國的重拳出擊效果不明顯。根據統計,2023年全年中美貿易額高達6645億美元,同比雖下降11.6%,但中國對美國出口5003億美元,進口1642億美元,依然有高達3361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所以美國對7大類產品加徵進口關稅,以減少進口保護境內產業成了必須的政策。
美對中再設關稅障礙,由於種類不多,對全球經濟不致於造成嚴重衝擊,但中美貿易戰沒完沒了,如果繼續擴大,將會傷及全球自由貿易,引發經濟危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