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城乡大桌

|
发布: 7:30am 16/05/2024

丁杰隆

城乡大桌

选区重划

新古毛选区

丁杰隆

城乡大桌

选区重划

新古毛选区

丁杰隆.新古毛的畸形选区划界

这样明显带有政治议程操作的,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帮助地方发展,以及考量各自地方选民的代表利益,因为大家对地方的诉求和关注议题也不一样。

ADVERTISEMENT

覆盖范围辽阔,算是雪兰莪面积最大的州选区之一。东西横向,始自上游雪州和彭亨州边界的避暑胜地福隆港,到下游丹绒加弄国会选区交界;南北纵向,则从北部吉粦(Kerling)沿着一号联邦公路往南经新古毛市和叻思(Rasa),至峇冬加里(Batang Kali)和乌鲁音(Hulu Yam)。

许多人认知中的新古毛选区,实际上并不只是涵盖新古毛市镇和周遭。如果稍有留意新古毛的选区划界,特别是选区南部露出的“双脚”,就会发现新古毛就是其中一个划界不公例子,即在政治学中俗称的“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为了使选举结果倾向自己并有利于赢得更多议席,而把选区边界划得像蝾螈一样。

例如,在2016年,有一大半峇冬加里市区(Bandar Batang Kali)被划进新古毛选区,而非真正的峇冬加里选区。这意味峇冬加里的州议员,其实并不完全具备代表峇冬加里市区选民的正当性。同样的情况,拥有“卤面之乡”美誉的乌鲁音被一分为二,乌鲁音南马(Hulu Yam Lama)被划进新古毛选区,而乌鲁音峇鲁(Hulu Yam Bharu)则属于峇冬加里选区。

正因为把峇冬加里市边界、投票站和人口“大幅搬动”进新古毛之后,迫使新古毛选区从过去一个以非巫裔选民占约三分之二的选区,逐渐变成一个以巫裔选民占了近半的混合选区。

这样明显带有政治议程操作的选区重划,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帮助地方发展,以及考量各自地方选民的代表利益,因为大家对地方的诉求和关注议题也不一样。

民风淳朴的历史古镇新古毛,相比晚近大肆发展、新住宅花园和商业区林立的峇冬加里,两者在地理因素方面本来就缺乏很强的连结关系,更何况还有绿廊环带和主要河道区隔。新古毛代表的是乌鲁雪兰莪的旧县府,而峇冬加里市则是乌鲁雪兰莪重点发展的新市镇,两者不论是在人口、年龄、职业、生活节奏和社会人文面上都存有很大差异。

已故新古毛州议员李继香就曾经揭露,在2016年选区重划之后,时任峇冬加里州议员突然成了新古毛的新选民。相信在上周六的投票日,许多来自峇冬加里市区的选民也会感到混淆,自己为何是新古毛的选民而非峇冬加里选区?这造成需要寻求州议员协助的峇冬加里市民,需要驱车20分钟北上新古毛,而恰恰峇冬加里州议员办公室就可能落在峇冬加里市对面大街,这显得非常讽刺。

当然,也许是无心插柳,这种尝试东凑西拼“打包在一起”的选区,在过去或许有利于一党独大的国阵,刻意透过减少“非巫选区”、增加更多“混合选区”以降低在野党的胜算。

但是,伴随现在国阵和希盟共同组织团结政府之后,双方在选举时期的战术融合和截长补短,例如选前不被看好的民主行动党,在此次这个半城乡选区的打法上一改过去集中式高举高打的策略,而选择更分隔、接地且小众针对性的“国阵化”地面战,逐步以“人盯人”的竞选模式推进催票,并以地方因素议题和基础建设“发展牌”挂帅,而非主打国家兴亡大课题,显然奏效。反观国盟似乎还没在这类混合选区找到一个更好切入的打法。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