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政府需要注意,不能讓新古毛的喜訊衝昏頭腦,因為這場補選戰績的另外一面,其實代表著希盟與巫統在現階段仍無法替代國盟。
ADVERTISEMENT
新古毛補選塵埃落定,行動黨以將近4000張的多數票抵擋了來勢洶洶的國盟,守住了希盟這個位於雪州北部的州議席。儘管這場選舉只是一場地方性的補選,但新古毛補選的最終選舉成績,卻讓雪州希盟政府和聯邦團結政府極為振奮,因為對他們而言,這代表了這個政府依然受到歡迎,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突顯了行動黨與巫統的合作已逐漸受到華裔和馬來選民的廣泛接受,意味著兩黨合作不再是“順得哥來失嫂意”的票房毒藥。
當然,政府會如此解讀,皆因此次補選的成績,從各方面來看確實正面。比如,從2022年第15屆大選開始就主要支持國盟的軍警票倉,在本次補選中首次出現大翻轉,希盟的軍警票分別從去年州選的27張和119張,激增到了84張和279張,漲幅過半。再比如,希盟在新古毛馬來社群的支持率,也從去年州選的39%攀升到今天的43%,有4%的增幅,而早前傳出對團結政府存在不滿情緒的印裔社群,其支持率也從原有的60%增至70%,增幅高達10%。
另外,希盟在華裔和原住民票倉裡也取得長足的進步,即從之前的85%和60%分別增至88%和63%,兩者平均增幅為4%。這些正面的數據基本涵蓋了新古毛各大種族和軍警的票倉,更何況,這還是在投票率較去年州選低的前提上達成的,所以,不用過多的分析,大部分人確實就可以輕易得出希盟支持率高企的結論,而對於積極在馬來選區為行動黨催票的巫統,人們貌似也可以就此總結,他們在這場補選中已重獲馬來選民的信任。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對我而言,魔鬼藏在細節裡,而且對於此次的補選成績,我其實有一件事想不明白。希盟與國盟在補選的得票,相比去年州選,其增幅是對等的,即各別增長約兩個百分點,但投票率卻直線下跌了將近8%,此跌幅換算成選票是逾2600多張,但希盟相比去年州選少掉的選票有862張,選票流失的幅度甚至比國盟還多250張。朝野在選票增幅與流失相近的情況下,希盟在補選中的“大勝”姿態又是由何而來?
要知道的是,希盟雖然在馬來和印裔票箱中有所斬獲,但國盟在這兩大群體中的票也比去年州選各別增長1%和3%。儘管其增長幅度不如希盟,不過這其實意味著他們的馬來和印裔選票並未出現流失的趨勢。另外,按雪州政府智庫達魯益山研究所(IDE)日前發佈的數據,本次18到24歲的投票率最低,僅有53%,但他們當中有高達62%是票投國盟的。這兩組數據其實預示著國盟在新古毛的基本盤還是相當穩固的,並且相當受年輕選民的歡迎。
此外,本次馬來和華裔投票率皆為63%,跌幅為5%,至於印裔是57%,跌幅最大,達到6%。希盟的華裔支持率基本維持不變,因此在各族投票率都在喊跌的時候,這意味著其在馬來和印裔選民裡得到的額外選票,很大幾率是公務員,以及原本在去年州選投選統民黨(MUDA)和人民黨(PRM)的第三勢力支持者。我確實有理由這麼推敲,畢竟,去年州選第三勢力的總得票有1713張,但他們在這次補選中僅得票340張,這過程總共“蒸發”了1300多張票呢。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希盟在本次補選確實是“大勝”,但這主要是精神意義上的,因為行動黨在打這場選戰時壓力極大,他們承載了團結政府的期許,既要阻擋國盟在雪州北部擴展政治勢力的企圖,也要確保行動黨與巫統的合作模式能帶來積極的政治效應。只要能夠打贏這場選戰,並且多數票能夠超越2000張,那麼就是對團結政府的同僚、支持者做出一個很好的交代。然而,如果從實質意義上看,那麼這場補選的戰績,其實與去年州選的結果沒有出入。
因為希盟與國盟都沒有面對關鍵的選票流失,並且皆守住自己原有的基本盤。行文至此,我們就可以梳理出兩大重點。第一,國盟在補選的競選策略雜亂無章、效率低下,已被公認是一個敗筆,但在如此低效的競選模式下竟然還能橫掃1萬多張選票,這讓認真打選戰的希盟情何以堪。然後第二,就是年輕選民的最新投票趨勢,與兩年前全國大選,以及去年六州選舉的年輕選民的投票趨勢依然對等,大部分18至24歲的選民依然鍾情國盟。
這兩項重點其實充分意味著,國盟在馬來選民的影響力,以及其在雪州北部的勢力並沒有出現任何變化,而且依然強勢。至於希盟與巫統的支持率,也僅是維持在六州選舉時的狀態,並沒有變得更討喜。因此,團結政府需要注意,不能讓新古毛的喜訊衝昏頭腦,因為這場補選戰績的另外一面,其實代表著希盟與巫統在現階段仍無法替代國盟,當然,也無需在意前首相馬哈迪說“非馬來人會成首相”的言論,因為這個說法,我相信連國盟聽了也在暗地裡偷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