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发布: 4:36pm 17/05/2024

体检

媒体

马英九

跟拍

体检

媒体

马英九

跟拍

马英九体检 遭媒体跟拍骚扰

马英九体检遭媒体跟拍骚扰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互联网照片)

(台北17日综合电)台湾前总统进行时被骚扰,他的幕僚担忧社会对立情绪的激化将危害马英九的人身安全。

综合《Now新闻》和《中央社》报道,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周三(15日)说,520新总统就职后,马英九作为卸任总统的礼遇将结束。于是马英九想要在礼遇结束前赴医院体检,谁知遭特定媒体跟拍骚扰。

ADVERTISEMENT

萧旭岑说,虽然院方和幕僚发现后上前制止,可是相关媒体态度强硬,拒绝遵守医院规定,无视个人隐私,对马英九造成困扰。

萧旭岑说,过去马英九体检从未遭媒体跟拍骚扰,如今在卸任总统礼遇结束前4天,却发生让人遗憾的情况,他因此严正谴责,也质疑是否有特定力量酝酿在礼遇结束后生事。

萧旭岑强调,如何保护卸任元首安全,并无前例可循,加上马英九访问中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遭民进党立委不断攻击,激起社会对立情绪,对马英九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隐忧。

萧旭岑说,他要向即将就任的准总统赖清德喊话,即使朝野看法不同,马英九的安危攸关整体社会稳定,他呼吁赖清德约束党内极端声音,避免造成社会巨大动荡。

民进党立委王定宇说,每一个人的隐私都应该受到尊重,跟拍骚扰的行为应该予以谴责,但是马办不分青红皂白就随便去指责不同意见的人,这种作法其实不高级也不高明。

根据《卸任总统副总统礼遇条例》规定,马英九的8年卸任礼遇将于今年5月20日结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2:00pm 30/03/2025
马伟康 | 关了留言区,3R争议就能平息?

3R议题没有速效解药。关了留言区,不代表问题不会发生,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考验的不只是政府的处事智慧,同样也考验人民发表言论的成熟度。

今年的斋戒月非常不太平。马来大叔挥向非穆青年的巴掌仿佛拍起了千层浪,一桩又一桩3R相关争议接连不断,未见平息。

相信网民在浏览相关新闻时都发现一个共同点:留言区怎么都关闭了?

看完新闻,心中有三百万种想法欲表达,结果发现自己“被禁言”,有东西想出来却出不来,就好像便秘一样,会觉得不舒服,也很正常。

媒体首当其冲成了被炮轰的对象。部分网民称媒体屈服于政府压力、羞辱和蹂躏言论自由。媒体其实也难为。

事实上,没有一家媒体喜欢关留言。公开的秘密:无论褒贬,每条留言都会产生流量,有了流量就有机会创造收入。近期的3R议题,即便关了留言仍然一出即爆,如此热门的新闻却偏偏得关留言自降流量,而且还会引来网民不满,试问哪家媒体乐意?

关闭留言区乃不得已之举。3R(种族、宗教、王室)一直都是高度敏感的议题,一个不理性留言都或将引发蝴蝶效应,影响社会和谐。

留言区本是让大家交流意见的空间,但事实已经证明,比起理性讨论,这个公共空间更像是个战场。况且,没有人能预料虚拟空间里的斗争会否滚雪球般演变成线下的冲突事件。我们的国家已经承受不起这种伤害。

再来,本地一家网路媒体已为各家媒体提供前车之鉴:你的留言,我要买单。

由于现行法律对涉及3R的言论严格管控,任何不理性留言都可能带来法律后果。对媒体而言,若留言区出现不当言论,平台本身也可能受到牵连。虽然荒谬,但现实就是如此。

自社会迈入网络世代,报纸销量日渐下滑,已是事实;公众也尚未对“内容需要付费”达成集体共识。关于后者,我绝对有发言权。

作为《星洲人》编辑,每当推广一篇VIP文章时,常会在留言区看见类似“看个新闻也要加入VIP?”的反馈。这类声音反映了读者对付费内容的看法,转化数据也提醒我们,推动数字订阅仍有不少提升空间。然而,面对数位转型的挑战,业界并非没有希望,只是需要持续探索与适应。

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们更需谨慎处理涉及3R议题的留言区管理,避免因不当言论引发不必要的风险。任何失误都可能带来不小的冲击,保持平台的健康与和谐,既是责任所在,也是持续前行的基础。

爆个料。有内部人士透露,相关单位曾在会议中提到,希望各媒体进一步强化留言审核工作。

不过,强化审核需要额外的人力与资源,若能适当增加预算,不仅有助于提升审核效率、减轻小编的工作量,还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扯远了,我们回来。首相安华曾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可以接受任何人士的批评,惟3R议题必须设限。

我理解政府的考量与压力,但政府必须明白,留言区关了,问题就解决了吗?

此举无疑是个双面刃。限制言论或能减少骚乱和公共安全风险,但部分非穆斯林对国家现状存在疑虑,如此举措可能引发对政府是否在特定议题上限制言论自由的担忧。

况且,人民的不满不会因少了留言区就烟消云散,反而可能在别处越酿越烈。今天媒体关了留言区,人们依然可以通过

“分享”功能将新闻转发至个人或公共主页,以及聊天群组里讨论。而且,关了留言区带来的负面效应会在讨论中如何发酵,没有人知道。

无论限制3R议题的言论初衷为何,一项现实观感已无法改变:这类管控措施或被部分人视为限制言论,影响政府形象。至于人民对政府的这般印象会否体现于下届大选,拭目以待。

当然,网民也需自省。每每逛留言区,我都很想洗眼睛。我们的国家有太多人缺乏理性讨论的能力。

开个账号轻而易举。匿名之下,任何人都可以不负责任地畅所欲言。因网络暴力而自杀的人不计其数,可至今仍未见部分人在议论某些话题时有所节制。

尤其涉及3R议题,侮辱性留言霸屏。若友族同胞看见并理解其中含义,必然加剧社会分裂。在大多网民的水平都如此程度的情况下,不难理解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而对3R议题的讨论严加管控。

只是,3R议题没有速效解药。关了留言区,不代表问题不会发生,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考验的不只是政府的处事智慧,同样也考验人民发表言论的成熟度。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