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发布: 7:00pm 19/05/2024

文学

创作

微型小说

“南大微型小说奖”比赛

谢智慧

南大微型小说

文学

创作

微型小说

“南大微型小说奖”比赛

谢智慧

南大微型小说

南大微型小說冠軍作品 / 家宅平安 / 謝智慧

作者:谢智慧

燕萍提早下班回家,在樓梯口撞見佳妤跨上一個男人的摩托車後座。

佳妤跟她打了一個照面,從一臉驚恐到故作鎮定,雙手緊摟那個男人的腰間。男人轉動油門,呼嘯一聲從燕萍身邊掠過。

ADVERTISEMENT

一切的發生只在短短的十幾秒間,燕萍還沒回過神來,摩托車已經揚起一陣沙土,在她的眼皮底下消失。

她在恍惚中回到十五六歲,自己在炎炎的午後被一個男子用摩托車載走。當時,她的母親正在樓上的某戶人家打麻將,完全沒有察覺到女兒就在離她不到100米的地方,跟認識不到一個月的男人走了,並且在她回來之前,自己把內褲洗乾淨了。

燕萍氣喘吁吁地走上樓。丈夫在房間裡午睡,穿著四角內褲。

燕萍把衣服脫了,趴在丈夫身上。

丈夫被她弄醒,嘖了一聲,又閉眼昏睡。

燕萍自討沒趣,翻身躺下,凝視頭頂的電風扇,彷彿又回到年少時和前男友偷嚐禁果後,躺在酸臭的床褥重重喘息的那個下午。

佳妤此刻是不是也躺在那個人的床褥上?她是自願呢還是半推半就?還是根本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她回來的時候,自己是問呢還是不問好呢?要不要以過來人的身分,給她幾句忠告?

燕萍輾轉反側,終於起身到浴室,打開花灑,沖洗身上的汗臭。剛才她覥著臉去摁402號房,那個穿浴袍的男人遲疑了幾秒,終於點頭讓她進去。他半臥床上,一截腿暴露在外,腿上有一塊凸起的疤。前男友左肩也有一道相似的疤痕,那是她第一次發現被劈腿時,潑灑沸水造成的。現在,溫熱的水在身上流淌,她閉著眼睛,想像自己化作白蛇沿著那個男人的腿鑽進浴袍裡……

沐浴後她點燃了三支香,懺悔不該在婚內動了淫念,也祈求家宅平安。

上完了香,佳妤也回來了。

“阿姨……”她叫得有些心虛,雙頰緋紅。

燕萍盯著她的雙腿看,欲言又止,最後只是淡淡地說:“去洗澡吧,我要洗衣服了。”

佳妤全程低頭,像偷果子的小賊。

燕萍走出陽臺透氣,心頭有千萬只螞蟻啃噬。

佳妤洗完澡,燕萍走進去,檢查扔在桶裡的內褲。

內褲已經沾了水,不確定有沒有被清洗過。燕萍放到鼻子聞,那股異味倒像是那回事,但也不一定,很可能是自己先入為主。

丈夫睡醒了,懶洋洋地攤在椅子上。佳妤靠在爸爸身後盯著他打遊戲,微微隆起的胸部緊貼著他的背。

燕萍汗毛豎起,想出聲提醒佳妤,女孩子長大了,要注意分寸。

可是,佳妤會不會誤會她指的是跟男生出門那件事?

她數次提醒過丈夫,女兒長大了,不要總穿四角內褲在家晃來晃去。丈夫也沒有聽進去。

她束手無策,只好退回浴室,用力刷洗衣服來發洩。

丈夫走過來倚在門邊說:“佳妤問,可以去補習嗎?”

“補什麼習?”她額頭冒出豆大的汗珠。

“補英文啦,不會英文以後很吃虧。”丈夫手上夾著一根菸。

燕萍心裡清楚,補習只是幌子。他們父女倆要的是錢。

“她成績這麼爛,神仙都難救啦!咳!”小小的浴室煙霧繚繞,燕萍被二手菸嗆到了。

“你懂個屁!那個老師是紅毛人,只收10個學生罷了。教出來個個變精英。”

“你有錢,就給她去補啊。”

丈夫乜斜著眼睛,撇了撇嘴。今早她彎腰刷馬桶時,304號房那個老伯從後面摸了她一把,她轉身怒瞪,老伯亮出小費來安撫。她收下了,老伯的表情也和丈夫現在一樣。

“一點小錢你都看不開?你是不是想她跟你一樣沒出息,以後也當清潔工?”

燕萍扔掉洗衣刷:“你以為我的錢是躺著賺來的?我每天厚著臉皮去求房客讓我進去打掃,打掃多一間就賺多一間的清潔費。那個死阿樺去找經理投訴我,講我打擾房客——”

“收聲啦!”丈夫暴跳起來,“聽到你聲音都煩!你到底給不給?”

他猛踹浴室的門一腳,門反彈回來,撞在燕萍身上。

燕萍咬咬牙,強忍著不出聲。

回溯那一天,她也是這樣,被他壓在身下,極度噁心也只能強忍。誰讓她著急找下家呢?

她掛著兩行淚,提著一大桶溼衣服走到陽臺上晾曬。

等佳妤走過,燕萍低聲問:“有男孩子追你?”

佳妤抿了抿嘴。

“要帶眼識人,不要找你爸這樣的。”

可惜這句話,她現在還不能明白。

抽屜裡有幾個從酒店順回來的保險套,燕萍想偷偷塞進佳妤的包裡。

不知道是誰把佳妤的護身符扔在保險套上面,燕萍趕緊取出來,合掌拜了又拜。

護身符是佳妤嗷嗷待哺時,師父給的。

“你們母女倆前世有宿緣,今世有因果糾纏。”師父嘆息。

“那怎麼辦?”

“她不可以叫你媽媽,只能叫阿姨。否則,她會走上你的老路。”

師父的教誨,她始終謹記。

被叫了十幾年的阿姨,叫著叫著,她已經忘了該怎麼當一個母親。

或者說,她從來沒有準備要當母親。

【評審許裕全點評】

此篇有功力,看似流水的日常,藏有不張揚的機鋒。故事流暢,人物鮮明,對話全都說在對的地方。作者把強烈的企圖收在狹仄的空間裡,讓他們在困境中發揮出絕佳表演,尋找各自的出口。最可貴的是細節/線索的處理,每一件小物品都裹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張力十足。

【評審劉育龍點評】

作品取名為〈家宅平安〉,述說的卻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的瑣事和家人之間的矛盾,反諷味十足。即使女兒改口稱呼母親為“阿姨”,也改變不了兩代人都擺脫不了情慾的誘惑和煎熬的命運。作者寫法淡定,文字平緩,卻是處處以小見大,展現過人的書寫造詣。

【評審方路點評】

這篇小說以反射手法寫出平安家宅的衝突,寫出一家三口的人生經歷,互相對照、牽扯,女兒長大隻能聽師父吩咐叫母親為阿姨,否則會走上同樣的路,把故事建立在對宿命和疑惑宿命的架構上。小說語言把日常生活、對話、心情、憤怒和擔憂準確呈現出來,故事的剪裁也很出色。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pm 29/03/2025
走进那一座日本文学的高墙——早稻田大学村上春树图书馆巡礼/颜书韵(金马仑)

回来一个多月了,每每回想起走进早稻田大学校园的那个早上,我的脑海都会油然浮现出村上春树图书馆外,那成排灿光熠熠的银杏并木,在深秋准备入冬的清透晨曦下闪耀着格外动人的金黄色泽。

而我是次的行程,其实是专程走访那群夺目的银杏树背后,由近年来名气愈发响亮的日本建筑大师畏研吾亲自操刀设计的“早稻田大学国际文学馆”,又名“村上春树图书馆”(村上春树ライブラリー)。

从来不敢说自己是村上的忠实书迷,因为接触他的作品数量不算多,也未有把大师的历年书目如数家珍地一一拜读完毕。我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2004年的《黑夜以后》,相较于他名声大噪的《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黑》算是不太为人所熟知,却在我心中留下了重要位置。

而我真正热衷的村上文字魅力,反而是他写的杂谈和纪行随笔,记得当初读到《寻找旋涡猫的方法》时,那种信手拈来的笔意教我震撼,接着我便和许多人一样,掉进了村上筑构的文学隧道,着迷于他总是奇幻又写实的独特世界观。

据说畏研吾正是以“隧道”为灵感,将设计语言贯穿整座图书馆。村上春树图书馆坐落于村上毕业的母校早稻田大学内,是2021年秋天早大设立的国际文学馆,村上亲自捐赠了诸多私藏著作、手稿、翻译作品以及他热爱的古典爵士乐黑胶唱片(据说有两万张)等,让图书馆名副其实,并免费开放,书迷能在此近身感受村上勃发不辍的创作力与细致优雅的生活品味。

穿过周末早晨的清寂校园,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就是缠绕在长方形建筑物外头如扭曲隧道般的木制镂空顶棚,一路从正门口蔓延至建筑侧边的B1出入口,形成一道行云流水的视觉效果。站在宛如意识流裂变的正门口前,我想起《1Q84》的青豆,或许穿过这道拱门就会舍弃身后的现实,踏进拥有两个月亮的世界吧。

图书馆内的温馨木质格调与建筑外的极简白墙形成两种对比。馆内藏书丰富,有按照时间轴排列村上作品的实体Discography,顺着书架上的年序慢慢游移,从他初试啼声的处女作《听风的歌》到2023年出版的最新长篇小说《城与不确定的墙》循序渐进,仿佛也把作家的半生走了一遭。

通往村上文学世界的隧道

图书馆的访客不多,阅览室里分外安静,而我必须频频压抑住自己随时想要惊呼的冲动才行,因为每走几步,当我看见自己拜读过的村上作品静静立在书柜上时,总会兴奋得像看见橱窗里摆卖着最新糖果的孩子,对身边的你悄声指认着,说出“这本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原来原文版封面和中译版是一样的”诸如此类的读者共鸣。

村上图书馆搜罗了各种村上译本,因此在这里,除了能够瞧见日语原文书的封面,也有机会欣赏来自各国的装帧设计,而我熟悉的台湾时报文化出版的繁体中文版亦陈列其中。

看着那些同样搁在我老家书柜上也许早已泛黄的熟悉封面,或是当我小心翼翼从架上取下来轻轻翻阅时,我或许就像《刺杀骑士团长》里的主人公,无意识地走进了摇着响铃的洞窟,坠入了村上的隐喻时空,同时也回溯了20年前的我自己,那个伏首案前陶醉在小说里的纯稚少年。

一楼图书馆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往地下一楼的阶梯,挑高至二楼的天井再度具现了畏研吾“隧道”的主题元素,将两边墙体书架的木板延伸向上,彼此衔接,在室内形成一座巨大的镂空拱道,既壮观又柔美,可说是村上图书馆最具标志性的设计。

我沿着楼梯往下走,看见两边墙上继续展示着更多村上亲自翻译成日文的著作——村上除了写小说杂记,偶尔也翻译英语作品——然后一边忍不住这么想:这不就是一条通往村上春树文学世界的隧道么?这条隧道连接了无数读者和作家的过去与未来。那一年我没有在某种机缘下捧起那本《东京奇谭集》的话,我可能今天就不会来到这里,不会因一本书而试图走进这座文学的高墙……

于是我站在了这里,被一本本夹收着过去幽影的书作所包围,每轻轻触碰一次,就会像《城与不确定的墙》里的“梦读”触碰古梦一样,抖落了大量时间的尘絮。在这里你会终于忘却自己旅人的身分,在爵士乐轻柔的乐声中和自己轻声细语,宛如创作者在纸页前总是忘我地织缀天马行空的自由。

地下一楼除了咖啡厅和一台以前村上在国分寺经营爵士咖啡馆“彼得猫”(ピーターキャット)时用过的三角钢琴,还有一处复刻了村上春树写作书斋的角落。北欧风格的沙发与波斯地毯占据了大半个房间,一边的矮柜上摆了一对原木盒(Bandsaw box),另一面墙则做成了黑胶唱片展示柜。

写字台就在沙发后方,电脑前的笔筒插着每一根都削得刚刚好的铅笔(非常村上!),可以想像村上大叔先是站在唱片柜前挑选一张想听的黑胶,然后拿到书桌后方的唱机播放,再坐到电脑前开始写作的景象。

我幻想着我在遥远赤道土地上读到的那些角色那些场景那些物语,便是在这样的空间里一笔一画诞生出来的,想像年届76岁的村上仍在勤奋不懈地用文字砌砖造墙,如他风雨无阻的每日跑步一样,风雨无阻地在文学的跑道上迈步前进。

于是我逐渐明白,有些事値得你日复一日慢慢打磨,尤其在这个迅捷不迭的网路时代,比如谈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或是写一部自我完满的长篇小说;而写作与恋爱,于一位文学信徒而言,不过是同一件事情罢了。

等到我步出暖气充沛的图书馆来到寒气逼人的早大校园,便愈发肯定东京的冬寒是越来越浓了。那一排银杏并木依然花枝招展地炫耀着这个金秋的最后一抹神采,偶尔快步走过一两位学生或是教授模样的人,裹着大衣,藏着双手,绕过我眼前的校舍转角,消失在视线之外。而我,回头望了最后一眼那漂亮得惹人怜惜的银杏,便也准备离开校园,暂且告别身后的高墙,遁入俗常琐碎的光晕里。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